大学生岗前培训大学生新员工岗前培训,应该培训什么内容呢?如何进行大学生岗位训练,加快大学生新员工的角色转变,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呢?笔者,结合多年来大学生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与岗位教练经验,谈一点个人的经验和看法。
首先,大学生新员工岗前培训应该培训什么,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培训?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做法,笔者不敢诟病,但也不甚苟同。
笔者大学生新员工岗前培训必须根据大学生新员工的心理特点、学习模式、生理特点结合企业实际及岗位特点展开岗前培训。
大学生新员工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盲目自信,目空一切,对事物否定心态大于肯定心态,充满怀疑精神;另一个极端是缺乏自信,盲目悲观,否定自我,畏惧现实。
这两种反差鲜明极端心态在大学生新员工个体身上呈交织状态,并不是甲存在第一种极端心态,乙存在第二种极端心态。
因此,心态健康培训必须是大学生新员工岗前培训和岗位训练的重要内容。
而大多数企业忽视了这一点,在大学生健康心态培训方面一片空白。
那么,如何开展大学生健康心态培训呢?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开展大学生新员工求职经历、求学经历、兴趣爱好、家庭出身等方面的交流,从而区分大学生新员工不同的心理状态;第二、大学生新员工心理状态大致区分为三类:A、<a name=baidusnap0></a>一帆</B>风顺,盲目自信;B、经历坎坷,不失自信;C、饱经挫折,悲观失望。
第三、针对A类人员,通过强调工作难度,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挫折教育,从而改变其自满、自大、骄傲心态;针对B类人员,通过鼓励、肯定,进行自信训练,针对C类人员结合其自身优势,设置训练课目,放大其优点,从而进行自信训练。
第四、大学生健康心态训练的关键是组织开展团体游戏活动,根据各自的心理特点和能力特点分配角色。
譬如让C类人员担任团队领袖,分配A类人员充当基层成员。
B类人员担任中层干部。
对A类人员进行批评指导;B类人员给予肯定、表扬;C类人员单独沟通,表扬、鼓励、肯定。
第五、通过健康心态培训,从而改变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不健康心理状态,避免大学生新员工步入工作岗位后由于不良心态产生不良的工作态度,从而促进新员工尽快实现心态转变,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避免A类人员由于自大、自满,好高骛远,不甘从事基础性工作,甚至产生对老员工的否定、轻视、排斥心理,对公司制度的逆反心理,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氛围,得不到团队成员的认同,游离于团队之外;B类人员,按部就班,表现平庸;C类人员猥猥琐琐,不敢承担责任,进入角色缓慢。
其次,根据大学生新员工的学习模式特点,从而设定岗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企业的一般做法是:新员工入司以后,必须开展企业荣誉、发展史、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人事福利制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等相关知识培训,却很少关注大学生新员工的岗位素质、基础能力、职业素养及生涯规划培训,认为这是新员工步入工作岗位后,自己应该学习修炼的部分。
采取的培训方法,几乎无一例外采取授课讲解形式培训。
考核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比试。
其实,企业岗前培训采取传统的学校教育方法和形式,存在诸多的弊端:首先是:大学毕业生十年寒窗,形成了对于传统授课方法的麻痹心理,同时形成了一套应付应试教育的方法;加之,企业培训人员与学院派教授在教育心理分析、授课经验和水平、知识结构表达水平等方面相比相形见绌。
显然,采取授课和笔试相结合的传统教育方式培训,相对于大学毕业生学习模式而言,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因此,也无法实现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根本目标。
其次是:大学毕业生对于注入式教育缺乏新鲜感,但是在岗位技能、职业素养、职业前景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经验和能力的渴求远远胜于对知识的渴求。
因此,企业针对大学生新员工的培训,应该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方面加以创新,形成与学院教育想区别的培训体系。
第三,学院教育注重知识的吸收,而企业培训则必须注重能力的转化;学院教育的重点传授知识,转变对象的观念;而企业培训的则重点是训练能力,改变对象的行为。
因此,必须明确企业培训与社会教育的区别。
从而构建企业针对大学生新员工的培训体系。
员工培训能使公司成功美娜湖公司是一个位于L旅游城市,拥有3000间客房的酒店的度假村。
美娜湖度假村拥有并经营着三家娱乐公司(美娜公司、金块公司和宝岛公司)――每年都会吸引3000万左右的游客。
由于L城市还有其他89家酒店,再加上L市还有几家国际性娱乐集团公司,因此,娱乐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美娜湖度假村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公司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每年达到22%,公司是L市最令人羡慕的企业。
该公司的酒店始终保持着98.6%的入住率,而当地其他酒店则为90%。
美娜湖度假村成功的关键在哪呢?它主要是以高质量的服务来赢得顾客的回头率。
宝岛公司45%的收入和美娜55%的收入来源于到L市度假游客的客房出租。
回头客在美娜湖度假村经营成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认为客户服务的关键在于员工的热诚。
除招聘最好的员工外,公司还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让其从事感兴趣的工作,同时美娜湖度假村还将员工的培训放在公司经营的首要位置。
为了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包括培训),公司研究了200多家包括酒店和生产型企业在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探索员工的成功行为、无效行为,以拟定培训基准。
研究结果使公司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因此,公司每年用于培训的支出大约为1000万元。
美娜湖度假村之所以投资于员工培训,不仅是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而且是为他们在美娜的职业生涯发展作准备。
例如,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职业成功所必须的关键技术和战略,以此来取悦客户。
公司还制定了工作说明书,详细说明了每项工作的职责和最低任职资格要求,这种说明书不仅能满足员工选择感兴趣的职业的需要,还为员工提供了L市5亿元的在建旅游项目的需求岗位信息。
此外,美娜公司还投资于提高雇员非工作时间里的生活质量的培训上。
培训课程从如何贴墙纸到营养学以及个人理财,无所不包。
美娜湖度假村确信通过这些培训,雇员能更好地安排业余时间,以促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完成公司的本职工作。
除了员工的培训外,公司的经理人员也要求接受培训。
这种培训教会经理如何营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
对经理培训的重点在于:经理们不仅要告诉员工做些什么,而且还要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要做。
这一切都使美娜湖度假村中的人际关系也非常融洽。
美娜湖度假村的成功经验表明:培训商业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娜湖度假村的培训通过让员工学习所需知识、技能,并激励他们与公司一起发展,使公司能够提供让顾客满意的服务,使公司在同行业中保持并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能力,由此获得竞争优势。
并且还将培训与公司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招聘、遴选、工作设计、职业生涯管理等结合起来,从公司的战略经营角度出发,开展员工培训,以使其更为有效。
本章将从培训定义及培训作用出发,论述21世纪的企业在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中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有效地设计员工培训系统、员工培训模式与方法、培训内容、特征与培训体系以及员工职业开发的方法系统和员工职业活动等内容。
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是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
员工培训与开发概述一、培训与开发的涵义(一)培训与开发的区别培训(Training)与开发(Development)两个术语有时可以混用。
实际上两者是有差异的。
员工培训,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
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
培训是使员工在自己现在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组织的要求而进行的培养及训练。
员工开发,是指为员工未来发展而开展的正规教育、在职实践、人际互动以及个性和能力的测评等活动。
开发活动以未来为导,要求员工学习与当前从事的工作不直接相关的内容。
培训与开发的区别:(1)在传统意义上,培训侧重于近期目标,重心放在提高员工当前工作的绩效从而开发员工的技术性技巧,以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工作知识、方法、步骤和过程;开发则侧重于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有关素质(如创造性、综合性、抽象推理、个人发展等),帮助员工为企业的其他职位作准备,提高其面向未来职业的能力,同时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由新技术、工作设计、顾客或产品市场带来的变化。
(2)培训通常侧重于提高员工当前工作绩效,故员工培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开发活动只是对认定具有管理潜能的员工才要求其参加,其他员工要有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3)传统观念认为培训的对象就是员工与技术人员,而开发的对象主要是对管理人员。
然而,随着培训的战略地位的凸现,员工培训将越来越重要,培训与开发的界限已日益模糊。
现在,两者都注重员工与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且员工、经营者都必须接受培训与开发(见表5-1)。
表5-1 员工培训与开发比较比较因素传统的现代的培训开发培训开发侧重点当前。
着眼于近期目标,即提高员工当前绩效,从而开发员工的技术、技巧未来。
着眼于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有关素质当前与未来当前与未来达到的目标为当前服务。
使员工掌握基本的工作知识、方法及步骤为适应未来变化服务。
帮助员工为企业的其他职位作准备当前与未来变化当前与未来变化参与性强制性自愿自愿自愿培训对象员工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员工、技术及管理人员员工、技术及管理人员据专家预测,在21世纪,员工要胜任工作应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要求员工必须学会分享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改造产品或向顾客提供服务,并能更好地理解服务或产品开发系统。
因此,许多企业建立了对员工进行与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宗旨联系在一起的高层次培训的观念。
在企业中营造鼓励持续学习的工作环境,构建学习型组织,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