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六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
他的小说以异常浓烈的色彩和极具阅读快感的语言,渲染出山东高密乡村的隐晦世界。
这个世界常常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能让人闻到其中的泥土香,看到那浓郁的高粱地。
是的,在莫言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鲁迅、赵树理笔下迥然不同的乡村,那里充满原始的生命力、野性的思维、对命运无常的悲悯,他触摸到了意识之下巨大的心理冰山。
A . 隐晦B . 身临其境C . 迥然不同D . 悲悯2. (2分) (2017高三下·成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2016年12月08日13时15分03秒在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发生6.2级地震,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灾区,随着救援的深入,伤亡人员还会不断增加。
B . 进入冬季以来,由于天气等多方面原因,成都市空气质量令人堪忧,众多网友发帖呼吁政府出台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C .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这场选举和上半年英国退欧公投、以及今年国际政坛发生的其他一系列突然变故,共同构成了2016年世界进程的标志性事件。
它们表明,21世纪正在出现不同于20世纪的世界政治新趋势。
D . 航天员陈冬的两个双胞胎儿子“给这个小朋友5颗星星、那个小朋友3颗星星,给老师月亮”的许诺让陈冬发愁了。
陈冬说,“幸好后来想到我这次在太空拍了很多星星的照片,可以把这些照片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3. (2分) (2017高二上·佳木斯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地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B . “以自身的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C .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D .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4. (6分) (2015高一上·株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论散文梁实秋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
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
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
头脑笨的人,说出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
由此可以类推。
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
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
”布丰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截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散文的文调虽是作者内心的流露,其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是所不可少的。
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
福楼拜是散文的大家,他选择字句的时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
在万千的辞字之中他要去寻求那一个——只有那一个——合适的字,绝无一字的敷衍将就。
他的一篇文字是经过这样的苦痛的步骤写成的,所以才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
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
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求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
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
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毛病,大概全是与这个简单的理想相反的现象。
散文的艺术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
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段题外的枝节,与全文不生密切关系,也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
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散文的美,美在适当。
不肯割爱的人,在文章的大体上是要失败的。
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
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
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
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是要写得自然。
(有删改)(1)对“散文的文调”的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散文的文调”是指作家在文章中表现的人格思想。
B . “散文的文调”是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性格。
C . “散文的文调”是指作者散文作品中特有的风格。
D . “散文的文调”是作品中不可形容的妙处。
(2)下面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 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即能真实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B . 散文的美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C . 散文要写得亲切、活泼、自然,避免堆砌、用典。
D . 散文美妙多端得力于作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
(3)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 散文最不容易处置是因为散文没有一定的格式,是最自由的。
B . 因为散文的美妙不可捉摸,所以不必太在意散文的艺术。
C . 福楼拜的散文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与他锤炼语言是分不开的。
D . 作者个人的心情在文中真实地流露出来,散文的文字就自然流畅。
5. (18分) (2016高二上·郸城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小人物契诃夫“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
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
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
”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
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
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
而且每年都是如此!”“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
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
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
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
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
钟声变得越来越响……“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
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囚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
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
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
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
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 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B . 小说情节紧凑,所写事件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复活节之夜,为了挣点小钱,辛辛苦苦替人值班,一边发牢骚,一边违心地给上司写节日贺信。
C . 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D . “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即使逃跑了,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