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州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一、“十一五”以来水利建设主要措施及成效**州水资源十分丰富,共计拥有水资源总量为21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为万立方米,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
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雨水多而且集中,时空、地域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全州水利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占水资源总量的%,低于全省7%、全国20%的水平,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战胜了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和地震灾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全州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69座,总库容亿立方米,堤防公里,引水渠道9858条,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能力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水电装机容量达万千瓦,水利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2016年来,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投入,多措并举惠民生,创新机制促改革,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推动水利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兴水强州”战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现**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跨越,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州”战略的决定》,明确了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提出了强化增加水利投入四大措施,加快推进水利发展八大工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的五大体制,加强水利服务四大能力建设。
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及时出台了《关于落实加快实施“兴水强州”战略决定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落实责任,将各项任务逐一细化和分解到各相关部门。
根据六届州委第12次常委会议决定,州委、州政府于4月份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兴水强州”战略决定情况进行了督查。
(二)积极应对,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十一五”以来,我州水旱和地震灾害频繁发生,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特别是2016年盈江“8·20 ”、“8·21”地震、2016年盈江“3·10”地震和连续三年旱灾造成了巨大损失。
盈江“”地震发生后,我州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投入水利抗震救灾工作。
灾后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工程审批概算总投资亿元,其中:公里的大盈江震损堤防应急除险加固工程已于2016年5月30日全部完工,完成投资万元。
第一阶段灾后恢复水利重建项目已下达投资计划亿元,工程建设内容为:大盈江防洪堤除险加固公里,盈江县、梁河县、陇川县、芒市、瑞丽市人饮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等,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亿元。
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我州各县市累计降雨量偏少,致使部分河流断流,库塘蓄水减少,各县市(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灾。
截止2016年5月22日,农作物受旱面积达万亩,因旱人畜饮水困难万人、万头。
针对严峻的旱情形势,州委、州政府及早谋划,及早安排部署,水利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全力做好抗旱救灾。
截至5月22日统计,全州累计投入抗旱人数万人次,机动抗旱设备11955台(套)次,机动运水车辆409辆次,应急打井1976眼。
累计投入抗旱资金545万元,抗旱用油吨,累计抗旱浇灌面积万亩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万人、万头。
全州共犁田万亩,撒秧万亩,积农家肥30万吨、送农家肥15万吨,双季早稻移栽万亩,种植早熟玉米万亩、蔬菜万亩。
(三)抓住机遇,加大投入,重点突出,整体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十一五”以来,针对水利建设资金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州和各县市(区)抓住机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水利投入力度。
一是做好争资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3/ 15工程和资金扶持;二是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三是按政策规定提取征收水利专项资金;四是加强水资源费和水保两费征收;五是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和税费支持;六是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十一五”期间引导农民累计投劳万个工日。
全州各级各部门迎难而上,抢前期,快立项、抓落地、促开工、保质量、强推进,使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在我州落地,并相继开工建设。
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州累计完成水利水电投资亿元,其中:水利投资亿元,水电投资亿元,水利水电建设规模空前。
2016年全州水利投资仅亿元,2016年达到亿元,投资逐年大幅度增加。
一是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加快,水利供水能力明显增强。
陇川县麻栗坝大(二)型水库枢纽工程完工,建成盈江县回龙河、瑞丽市芒林中型水库、芒市勐板河小(一)型水库和陇川县吕门小(二)型水库等一批水库工程,芒市清塘河中型、畹町红石河、梁河县丛岗、陇川县弄回、瑞丽市帕色河小(一)型水库先后开工建设,新增库容亿立方米。
二是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建设明显加强。
完成芒旦中型、勐卯、油竹坝、红卫、海岗、大草坝、蚌相6座小(一)型、9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正在进行11座小(一)型、14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先后实施大盈江、瑞丽江、芒市大河芒市坝段一期、陇川县南宛河陇川坝子段治理工程和陇川县章凤口岸南宛河、盈江县那邦通道、芒市勐古河芒海通道界河治理工程。
开工建设梁河县、盈江县、瑞丽市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
大盈江、瑞丽江防洪标准达到了二十年一遇,瑞丽江部分河段达到三十年一遇,其他中小河流达到了10年一遇,设防标准显著提高。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实施了盈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和陇川县、梁河县、芒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瑞丽市专项县项目,陇川麻栗坝大型灌区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工作。
完成公里干支渠防渗,建成20268件“五小水利”工程。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万亩,改造中低产田万亩。
四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提速。
完成投资亿元,解决了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全州饮水安全达标人口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到2016年“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五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先后实施了梁河县芒东河、梁河县勐养项目区南庆河、芒市轩岗项目区南懒河和芒市轩岗项目区南目变河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9平方公里。
六是农村水电建设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
瑞丽市、芒市、陇川县、盈江县的“十一5/ 15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先后通过了省级达标验收。
开工建设芒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项目。
建成了大盈江一、二、三、四级水电站、弄另水电站、龙江水电站等68座水电站,新增水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截止目前,全州共建成投产水电站129座,总装机容量万千瓦;在建水电站共25座,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2016年,全州计划完成水利水电建设投资亿元,其中水利投资亿元,水电投资亿元,截至5月底,已完成水利水电投资亿元,占计划数的%,其中:水利投资亿元,水电投资4亿元,工程进展顺利。
(四)创新体制机制,水利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全面完成了30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按照纯公益、准公益和经营性三类对水管单位进行分类定性,核定了管理人员和岗位,核定了管理经费和日常维修养护经费。
启动了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工作,水利工程水价基本得到调整,水费收缴率得到提高。
有序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时完成各县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并通过州级验收。
加大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的培育和推广力度,已建立了515个农民用水户协会。
(五)严格标准,水利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依法治水管水。
一是健全了工程建设机制。
全面落实和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保障质量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干部安全。
二是落实了项目管护机制,明确了重要江河、水库、防洪城镇行政责任人和管理负责人。
三是完成了“五五”普法工作任务,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水法宣传活动;四是州政府先后召开了河道采砂管理暨重点水利工程推进会议、全州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等,推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认真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开展了以河道采砂、水工程安全、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监督为重点的执法监督活动,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二、当前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全州水利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积累矛盾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随着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工程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水利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一)水利设施薄弱,与建设现代农业不相适应。
全州骨干水源工程较少,供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已建蓄引灌7/ 15溉工程以引水工程为主,工程配套差,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率低,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现有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病险水库较多。
中小河流防洪安全标准低,山洪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御、治理难度大。
(二)资金投入虽有增长,仍存在很大缺口。
由于州和县市财政十分困难,对水利的投入特别是“五小水利”的投入十分有限,致使山区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有的重点工程由于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及时足额到位,致使工程建设进度受到影响,无法按时完工。
据统计,州县配套资金未能足额到位的水利建设项目共有27项,州、县(市)应配套资金万元,其中:州级应配套万元,县(市)应配套万元,州、县已配套万元,配套率60%,其中:州级已配套万元,未到位万元,县(市)已配套6197万元,未到位万元。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财政预算对水利的投入,省委、省政府也加大水利投入力度,但由于我州水利项目缺乏前期工作经费,影响了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和项目争取,项目储备严重不足。
据统计,全州前期工作经费投入2016年仅381万元,2016年811万元,2016年预算安排1888万元,实际到位1828万元,2016年预算安排万元,实际到位万元。
(三)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兴修农田水利发动困难。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愿和积极性明显减弱,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民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不高,投工投劳发动较难,农田水利投入政策、组织方式、管理模式都面临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