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箱作业指导书濮阳龙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一、生产流程二、端子箱技术规范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IEC439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2.2 工作环境条件2.2.1 环境温度:-20~+40 ℃2.2.2 相对湿度:≤90%2.2.3 相对海拔:1000 m2.3 技术要求2.3.1 端子箱、动力箱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表面进行喷塑处理,颜色由建设单位定,表面应平整光亮,永不生锈。
端子箱、动力箱正面应有明显标识。
端子箱、动力箱下部要加装百叶底座,端子箱、动力箱底下加装防潮板。
不锈钢板材厚度不小于1.5mm。
2.3.2 端子箱、动力箱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箱体正面应设有铰链,应具有限位功能,箱门和箱体结合面压力应均匀,密封良好,应能防风沙、防腐、防潮,防护等级满足IP44的要求。
端子箱、动力箱前、后箱门各设把手及碰锁,开启和关闭箱门后,箱门应保持平整不变形。
2.3.3 动力箱、落地安装的断路器端子箱内装有温、湿度控制器和梳状电加热器,用于防止凝露生成和预调温度,其传感器采用固定安装方式。
端子箱内安装转换开关,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需要,对箱体内加热器可任意转换手动、自动控制方式。
2.3.4 端子箱内装用于保护电路的交、直流断路器采用施奈德产品。
端子箱内交流空气开关与二次回路的端子排中间要以绝缘板隔开。
端子箱内应有工作接地用铜排。
工作接地铜排与箱体之间绝缘。
2.3.5 端子箱内装接线端子应为阻燃型端子,除满足图纸所示端子接线要求外,还应有15%的备用端子,各端子应编号,并与电缆进口间距离不小于150mm。
端子箱内的接线端子全部采用南京菲尼克斯产品,以确保端子箱内部接线连接的机械和电气可靠性。
2.3.6 落地安装的断路器端子箱内部安装一个单相三孔220V、16A电源插座和一个维修照明灯,以方便用户在日常检查维护时使用。
2.4 端子箱主要元器件技术指标2.4.1 温、湿度控制器2.4.1.1 供电电源:AC 220V±10% 50Hz2.4.1.2 温度控制范围:0℃~50℃2.4.1.3 温度控制精度:±1℃2.4.1.4 湿度控制范围:10%RH~98%RH2.4.1.5 凝露启控:93%RH (也可由用户指定)2.4.1.6 输出接点:阻性AC 220V 3A2.4.1.7 可靠安全性:符合IEC 834-1 要求2.4.1.8 三防功能(TH):防含有酸、碱、盐的气体2.4.1.9 工作环境:温度–20℃~70℃湿度≤95%RH2.4.2 带辅助触点的断路器开关2.4.2.1 施奈德产品。
2.4.2.2 工作电源:DC220V,AC 220V±10% 50Hz,AC 380V±10% 50Hz2.4.2.3 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符合标准:IEC 60 8982.4.2.4 工作环境:-20℃~+70℃2.4.2.5适用范围:用于配电导线短路保护2.4.3 加热器(梳状电加热器)2.4.3.1工作电源:AC 220V±10% 50Hz2.4.3.2功率:100W×22.4.4 接线端子2.4.4.1 型号:URTK/S2.4.4.2 动力回路的端子接线截面≥25mm²。
2.4.4.3 制造商:南京菲尼克斯端子箱内留有箱体外壳接地的接地端子和设备二次接地的接地铜排,二者相互独立。
2.5动力箱主要元器件技术指标2.5.1温、湿度控制器2.5.2供电电源:AC380V±10% 50Hz2.5.3可靠安全性:符合IEC 834-1 要求2.5.4三防功能(TH):防含有酸、碱、盐的气体2.5.5工作环境:温度–20℃~70℃湿度≤95%RH2.5.6施奈德产品2.5.7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符合标准:IEC 60 8982.5.8动力回路:进线开关63A 3级塑壳断路器出线开关40A 3级微型漏电断路器25A 4级微型漏电断路器25A 2级微型漏电断路器16A插座10A插座三、端子箱组装作业指导书一、概况及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承接项目变配电站内场地端子箱、检修电源箱集成安装钣金车间生产设备数控液压摆式剪板机、开式可倾压力机、开式固定台压力机、数控液压板料折弯机、母线加工机、剥线机、焊机、喷塑设备、搪锡炉、台钻。
装配规范1、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
2、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
3、门应能在大于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到冲击,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
检验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2mm。
4、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mm为1mm,大于1000mm为1.5mm,门与门框之间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2mm,大于1000mm为2.5mm。
5、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6、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
7、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
集成车间1. 编制依据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3、中国建工出版社《实用电气安装技术大全》4、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通用教材《电气识绘图》3.车间组装设备按照料单要求找到合适的箱子。
经组长确认后方可安装。
4.领料按照料单名目去供应部领取所需的电气元件。
仔细核对规格、型号、厂家。
5.标号标号规则,一般情况下按照图纸中的标号来打线号。
如没有则按照下面要求的来打。
二次回路的标号是按用途分组,每组给以一定的数字范围。
回路标号一般由三位以下数字组成,当需要注明回路的相别或其它特征时,可在数字的前面或后面增注文字符号。
回路标号等电位原则进行,即回路内连于同一点的所有导线用一数字号码,由线圈、电阻、电容、连接片、触点、电流试验端子等元件所间隔的线段要看为不同电位线段,标以不同的数字标号。
6.电线选用导线和电缆芯截面的选择还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流回路电流测量回路保证表计工作在规定的准确度范围内;保护回路应保证电流互感器工作在10%误差范围内。
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到计费用电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0.5%额定电压;在正常负荷下,电压互感器在测量仪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电压的1%~3%;当全部保护装置和仪表工作(即电压互感器负荷最大)时,电压互感器到保护和自动装置屏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控制回路在正常最大负荷时,控制母线至各设备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在绝缘导线可能受到油浸蚀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绝缘导线7.二次回路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操作电源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等全部低压回路。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
是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
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所组成电气连接的回路均称为二次回路或称二次接线。
8.直流回路使用所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源。
按用途区分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操作电源回路。
操动回路包括从操动(作)电源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之间的所有有关元件,如:熔断器、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接线端子等。
信号回路包括光字牌回路、音响回路(警铃、电笛),是由信号继电器及保护元件到中央信号盘或由操动机构到中央信号盘9作业流程1) 作业(工序)流程图10人员准备在二次接线工作中应由至少3人组成合作小组,组长应为技能纯熟者,组长可以安排接线13作业方法1 整理《二次接线表》接线组长根据《二次接线表》制作接线用表并注明工程及装置名称,组织接线人员,安排好工作进度。
2 打线号管接线人在拿到《电气二次接线表》后应根据表中内容进行打号。
打号应按一根多芯电缆为一个单位。
线管号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相配,线管号裁切长度一致,,字体大小一致,线号的内容应包括回路编号和电缆编号。
3 准备工器具主要工器具、材料有:斜口钳、尖嘴钳、钢丝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电缆勾刀、电烙铁、万用表、500V摇表、试灯、对讲机或电话、号头机、号头管、绑线、扎带、塑料带、粘胶带、电缆牌。
4 安全及技术交底组长对组员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对危害人身设备安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讲解。
同时设立安全警示牌、悬挂安全警界线,根据现场条件构筑现场安健环设施。
特别注意对接线员宣讲5.4节中的危险点及危害。
5 根据《接线表》检查核对每块屏、端子箱接线完毕,对照《接线表》检查接线是否正确,使用兆欧表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范,每一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小母线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6 对屏蔽层接地电缆的屏蔽线宜在电缆背面成束引出,编织在一起引至接地排,单束的电缆屏蔽线根数不宜过多,引至接地排时应排列自然美观。
屏蔽线接至接地排时,可以采用单根压接或多根压接的方式,但多根压接时根数不宜过多,并对线鼻子的根部进行热缩处理,以确保工艺。
屏蔽线接至接地排的接线方式一致,弧度一致7 收拾工具,清扫现场接完线后,应全面清扫干净线头杂物,屏柜及端子箱下部电缆孔洞均应该用耐火材料严密封堵。
14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1二次回路结线要求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2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3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4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5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6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7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8二次回路接线应设专用螺栓。
9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引入盘、柜的电线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
其屏蔽层应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接地。
盘、柜内的电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