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基本资料

课程基本资料

教師講述:
(1)生產可能曲線指在生產技術既定之下,一定量的生產資源能夠生產兩種物品的所有不同的最大產量組合的軌跡。
(2)A點移至B點表示為增加生產一單位甘蔗所必須放棄的一單位稻米
(3)為了增加生產一單位X物品所需放棄的Y物品的產量稱為生產X物品的機會成本
(4)隨著甘蔗產量的增加,再增產一單位甘蔗所需放棄的稻米的數量不斷增加的現象,稱之「機會成本遞增法則」
5-2能明確說出經濟問題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




1.能培養並學習同儕間的合作互動
2-1能在討論中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
2-2能適時對於組員的意見給予回饋
2-3能尊重並包容與自己不同的想法2-4能在討論中互相合来自,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技



1.練習「機會成本」練習題
2.繪出「生產可能曲線」
1-1能計算「機會成本」的習題
5.PPC曲線與機會成本的關係
(1)學生由實際畫圖中得知PPC形狀與機會成本的關係
(2)每組推派一人上台畫
6.基本的經濟問題
(1)教師講述:由於經濟資源有限又每一資源具備多種用途,於是我們面臨選擇,這些選擇問題實際上就是基本的經濟問題:(詳細內容附註於「商科教材」檔案中)
a.生產什麼
b.如何生產
c.何時生產
2-1能根據教師所出例題,實際畫出「生產可能曲線」
教學活動設計
課程
名稱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備註
1、準備活動
(1)課前準備
1.準備多媒體教材-「經濟學-基礎篇」PPT
2.設計教案
3.設計「經濟學-基礎篇」學習單
(2)課間準備
1.教材、教具準備就緒
2、發展活動
1.經濟問題產生原因
2.播放多媒體教材「海綿寶寶-回歸自然」影片片段,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機會成本」的概念。
(2)海綿寶寶的機會成本為何?
2.教師舉例說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中所包含機會成本的概念
【當你選擇做一件事情時,必須付出放棄做其他事情中價值最高者。】
3.分組討論
(1)生活中曾經面對那些選擇,而其中所出現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2)限時2分鐘請各組討論1種以上的例子
(3)各組發表討論內容
4.由機會成本衍生學習生產可能線(PPC)
教學科目
經濟學I
教學日期
98年3月13日
單元名稱
第2章-基礎篇
經濟問題的產生
機會成本
生產可能曲線
基本經濟問題
教學時間
50分
學生人數
34人
演示者
陳佩絨
指導老師
陳文義老師
教材來源
1.「經濟學I」,李美金編著,龍騰文化事業公司
2.「架構式經濟學總複習」,涂武勝主編,廣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專心聽講
仔細觀看
回答老師提問的問題
分組討論
發表意見
專心聽講
實際演練
專心聽講
回答問題
專心聽講
「海綿寶寶-回歸自然」影片
學習單
5
5
2
8
2
8
3
3
5
5
4
(1)劇情內容:海綿寶寶在蟹堡王餐廳工作,他的工作是-製作漢堡。有一天他決定要回到大自然與水母一起生活,臨行前他與每位朋友一一道別。
(他離開了他最好的朋友-派大星)
(2)機會成本定義是:當你選擇做一件事情時,必須付出放棄做其他事情中價值最高者。
3.依據影片內容教師作提問
(1)影片中所出現(待學生回答)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2-1能具體舉例說明人類「慾望無窮」的事實。
2-2能具體舉例說明「每一資源具備多種用途」。
3-1能具體說出「機會成本」的定義
3-2能明確說出機會成本與生活的相
關性。
3-3能將「機會成本」概念應用於生
活中。
4-1能明確說出「生產可能曲線」的
定義。
4-2能實際演練畫出「生產可能曲線」。
5-1能具體說出現代社會所要解決的基本經濟問題。




1.能知道基本的經濟問題源自「稀少性」
2.能了解「資源有限,慾望無窮,必須做選擇」的觀念
3.能了解「機會成本」相關概念
4.認識生產可能曲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ppc)
5.認識基本經濟問題
1-1能明確說出經濟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為「稀少性」和「每一資源具備多種用途」。
d.為誰生產
e.如何維持經濟的安定
f.如何促進經濟成長提高生活水準
3、綜合活動
1.進行”經濟”問題大哉問
2.教師總結與歸納
(1)經濟問題產生原因:1.資源有限慾望無窮。2.每一資源具備多種用途
(2)機會成本:當你選擇做一件事情時,必須付出放棄做其他事情中價值最高者。
(3)PPC形狀與機會成本的關係
(4)基本經濟問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