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彩的季节

多彩的季节

《多彩的季节》(中班)设计意图:经过了火辣辣的夏天,秋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树叶开始变黄,天气开始变凉,各种各样的水果开始上市。

这些发生在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是那么有趣,那么美丽。

秋风吹去了夏日的酷热,天气慢慢地开始变凉,大片的树林脱下绿装,树叶开始飘落,桂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菊花争艳,蟹儿肥黄,果实丰硕,孩子们开始准备秋游的食品与物品……这多姿多彩的秋天在孩子们的眼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充满了无穷的探索乐趣。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主题,让孩子们感受秋天这个多彩的季节。

主题目标:1、感受和探索秋天的季节特征和变化,了解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秋天的美。

主题网络图环境创设:教室墙面1、将幼儿收集的水果、种子、叶子等进行展示,并附上相应的汉字,布置成水果乐园、丰收的种子和叶子展览会等。

2、利用幼儿捡到的各种落叶布置出秋天的果园,供幼儿互动。

家园共育:1、请家长帮孩子准备一件夏装和一件秋装,以便进行“秋天我们穿什么”的大讨论。

2、帮助孩子带1~2种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特点、口味和营养价值等。

3、了解秋天的水果有哪些?为什么其他季节的水果也会有?4、让孩子到田间感受一下秋天丰收的场景,收稻谷、挖山芋、采毛豆等。

5、收集一些花生、玉米、瓜子、黄豆等,分别放在盒子里,自制标签,做成种子标本。

6、和孩子一起去拣一些落叶,制作树叶标本,或树叶拼贴画。

7、和孩子一起捉螳螂、蚱蜢,并养起来,了解它们都吃些什么,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并做观察记录。

8、家长以蔬菜为主和幼儿一起购买,制作,帮助幼儿记录好菜的品种、价格和制作的过程,注意色彩的搭配。

活动1:科学—《摘星星》设计意图:4-5岁是幼儿数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中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识10以内的基数,孩子是从感知10以内的物体数量开始的。

因此,我们勐统镇幼儿园所设计的这个数学活动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能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知道7的形成及意义。

活动中,用孩子好奇的月亮、星星、激发孩子的探知欲望。

根据乡镇幼儿园的实际,提供农村孩子常见的和喜欢的物品作为操作材料,给孩子充分的动手机会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建立起初步的数概念,从而感知数与量的关系。

让孩子在赋予游戏的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愉快,从而激发孩子学数学得兴趣。

活动目标:1知道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2认识数字7,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引导孩子发现日常生活中7的数量关系,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月亮船和小星星 2、数字卡7,水果图片若干,3、各种豆子、石头、桌面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老师和孩子唱着歌《小星星》入场。

二、谈话激趣。

1、小朋友小星星的家在哪里?什么时候后会见到小星星?2、出示“星空”。

启发孩子摘星星。

月亮姐姐告诉我,小星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小朋友我们一起把小星星摘下来吧!三、在摘星星游戏中知道7的形成。

1、引导孩子念着儿歌摘下6颗星星。

并用数字“6”表示出来。

2、老师再摘下一颗星星。

演示并总结:小朋友摘了6颗星星,老师摘了一颗星星,我们一共摘了几颗星星?3、引导孩子用“7”表示七颗星星。

4、引导孩子观察7像什么?认识数字7。

四、给7颗星星送礼物,让孩子进一步理解7的实际意义。

1、出示各种水果图片,引导孩子用数字7来表示水果的数量。

2、引导孩子给小星星送数量为7的水果。

3、游戏《我给星星的礼物》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星星送礼物,教师帮助孩子检查礼物的数量。

4、送小星星回家唱着《小星星》结束教学活动活动延伸:我给星星写封信游戏,制作7的点卡作为给小星星的信。

理论分析:此次活动通过这4个教学环节,既遵循了概念数学规律,又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活动2:语言—《落叶》设计意图:散文诗《落叶》是大班语言领域活动中的一课,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

《纲要》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活动目标:1、能专心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2、初步领会散文中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并能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仿编。

3、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征。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家长、幼儿、教师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幼儿感受秋季气候的变化;了解相关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类、动植物的影响。

2、物质准备:(1)、拍摄幼儿秋游时观赏秋景和收集落叶的相关活动录像资料。

(2)、动画课件、电视机、摄像机、录音机、音乐磁带。

(3)、准备各类落叶、玩偶、插入式仿编操作卡、落叶做成的表演道具(皇冠、面具、扇子、服饰等)、落叶图书一本、供幼儿拓印及拼贴活动的材料(如图纸、胶纸、剪刀、彩笔、颜料)等。

活动过程:一、引题:经验讲述。

(播放幼儿秋游的录像资料片段,让幼儿根据自身已有经验谈谈观赏秋景、捡落叶时的发现。

)1、谈话引题:小朋友,上次老师带你们去秋游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发现?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教师相机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本领:散文诗《落叶》二、播放动画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散文,并通过看、听、说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一)欣赏散文。

(利用动画课件资料,引导幼儿欣赏配乐散文诗,让幼儿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1、师引入:小朋友,现在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吧。

(播放动画课件,幼儿欣赏。

)2、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有什么感受?3、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4、再次提问: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5、幼儿手舞足蹈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激发兴趣,并根据回答作进一步的引导。

(二)、分段演示课件同时配以肢体动作引导幼儿领会并理解诗歌内容。

(利用课件动画画面以及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分段欣赏作品中拟人与夸张的内容(如: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1、播放动画,分段学习,运用问答式的方法以及肢体动作来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a、播放课件1,师提问: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丰富词汇:飘落)b、播放课件2,师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c、播放课件3,师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d、播放课件4,师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e、播放课件5,师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是怎么说的?2、组织幼儿讨论: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1)、幼儿分组讨论;(2)、集体交流与分享;(3)、根据幼儿的回答,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的,叶子变黄落下来就是秋天告诉燕子,天气变冷了,提醒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了,因为南方可暖和了。

3、师总结:小朋友今天表现得真好,通过这首散文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季节的变化特征,同时也知道了季节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就像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离开妈妈的怀抱;以及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小燕子就要飞到暖和的地方去。

(三)、朗诵散文诗,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起分段学习了散文诗,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动画一起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吧。

三、仿编散文诗。

1、师引导:落叶可以当做房子,当做小船,当做伞和信,落叶还会落在哪儿?还有谁看见了?又把它当什么?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2、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3、分享与交流: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出来。

4、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内容画出来。

5、展示作品并相互评价。

延伸活动1、利用叶子制作成的皇冠、面具、服饰等表演道具,播放配乐散文诗、乐曲《小树叶》等,让幼儿表演散文内容或进行歌表演。

2、提供玩偶,让幼儿操作手中的玩偶进行角色表演或进行讲述活动。

理论分析: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同时也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从而让幼儿多维度地去感受美、欣赏美、体会美与表现美。

附:散文诗《落叶》秋风起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小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活动3:社会—《秋天的画报》设计意图:孩子在秋天里是快乐的,有数不清的发现:形状各异的秋叶、五颜六色的果实。

经过孩子们的一系列观察、种植及制作,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此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感受秋天的丰富性。

2、学习用剪、切、拼、贴等技能,会使用自然材料进行创造的愉快情感。

3、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设置秋叶、干果拼贴区,水果拼盘区三个区域环境。

2、各种秋叶、各种果实适量,砧板、小刀、桌布、圆盘、牙签、双面胶、木胶、白纸、剪刀若干。

3、游戏前幼儿洗净双手,围上围裙。

活动过程:(一)、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1、让幼儿自由观察三个区域的环境,并说一说、议一议。

2、把幼儿召集到老师身边,老师: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让幼儿结合生活进经验,选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对秋天的认识。

)3、教师总结:老师也喜欢美丽的秋天,因为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的礼物:五颜六色的果实、各种各样的秋叶,她想让我们用这些礼物做成秋的画报,你们愿意吗?我们用水果做拼盘、秋叶和果实做拼贴画,老师用照相机拍下来去送给秋姑娘好吗?(二)、幼儿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由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学会协商,选择合作伙伴。

(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区域,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来解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从而使幼儿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游戏中去。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秋叶、果实的形状颜色,并进行合理想象。

(如:这片银杏叶象什么?可以把它拼成什么图案?)(三)、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幼儿相互介绍作品或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一边听一边拍照。

这样,不仅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也促进老师与幼儿情感交流。

最后,师生共同与作品合影留念,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让幼儿把自己的小制作带会回家。

理论分析:此次活动是对“秋天的画报”主题的总结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