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苗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育苗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案例内容:凯凯是个行为问题较多的孩子,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老师,凯凯
咬我了!”“老师,凯凯打人了”“凯凯下地用脚踹我了
提出要求:“别让我们的孩子和凯凯在一起玩!”“我们的孩子不能和凯凯坐在一起!”“凯凯不 能睡在我的孩子旁边!”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通常都很为难,老师该怎么解决和处理呢
教师互动研讨:
初老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像凯凯这样的孩子经常出现,我们也的确觉得比较难处理。
我认为处理这种问题教师的导向作中很重要,因为在孩子们的管理中教师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首先老师不要过分强调凯凯的不足,在小朋友中间应当给孩子们适当的疏导,扭转小朋友对凯
助家长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和班级中的小 朋友间产生的矛盾,相信老师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张老师:我非常同意初老师的想法,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要把握好方向,要关注凯凯这 样的小朋友,积极与家长沟通。凯凯这样的孩子在班级中已经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特殊关注,观察他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以教师对凯凯的关注来启发诱
导其他孩子,帮助他们认可凯凯小朋友,进而帮助凯凯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小朋友的行为教师应主动与凯凯的家长联系,就一些具体的事情进行沟通,反映孩子的现实表 现,争取家长的共同教育;对于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教师也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细致地做好工作,多 讲一些具体的事宜与家长交流使他们主动地将关注的目标从凯凯小朋友的身上转移到具体的事 情上,就事论事。
钟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
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 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 纵向排队,孩子要么这里断开来了、 要么那里挤在一起了、 要么这里弯曲了、 要么那里有几排了, 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刘老师:我的想法与初老师和张老师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教师正确引导和关注的同时我 认为还应该更多地去挖掘深度的原因,由于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是非观念的建立是不完全 的,因此我们应从找到凯凯小朋友产生这些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本挖掘坏习惯形成 的原因,以方便教师选择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他,教育他。
主持人:刚才三位老师都就案例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她们三个人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
育苗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时 第一周
间 午
星期二下
教师办公

教研
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 的互动式研讨
主持园长
应参加学习人员
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现在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能力却越来越“疲软” 了,今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 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候,排不整齐。
主持人: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要适应集体生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刚才张老师讲到了利用孩子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练习,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虽然排队这 是个简单的规则,但是,我们也是要让孩子在有兴趣的情感氛围下自然接受规则意识,让孩子主 动获得,而不是教师的灌输。老师们还有其它的策略吗?
教师互动研讨:
刘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达到教师预
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 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 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主持人:冈財两位老师结合了自己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己的困惑一一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
要让孩子排成一个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接受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
体现。
孙老师: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曲线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队的时
朴老师: 我觉得,孩子来到幼儿园,首先一定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这是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开始有序活动的第一步,记得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刚上幼儿园还小,情绪还不稳定,所以不大在意 孩子行为习惯的习得,也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慢慢来吧,不着急的,但后来我觉得自己的这 种想法不可龋因为我发现,在我组织孩子集体活动时,总有孩子进进出出的,一会儿要小便,一 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我抱,这个时候,我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班级常规有问题了。这是 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开始,我就在班级常规方面做了很大的实践,比如我要让
幼儿园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坚持正面教育,因此这三位老师的观点很明确教师要积极引导,发 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特殊的关注凯凯这样的孩子,正确的引领和疏导其他孩子对凯凯 的反感,使他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而不是越来越被排斥。我们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都 遇到过与凯凯类似的小朋友,那么实践中你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呢?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一下:
孩子养成举手的习惯,那我就有时候一个星期就抓孩子的举手问题,一个星期不行,那就两个星
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效果还是蛮好的。
张老师:刚才朴老师说的方法我感觉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级常规一定要抓好,不抓好,老师的
活动多半是很无效的,有了一些不要听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课堂常规不好,会影响其他孩子 的倾听,我觉得教师在培养孩子课堂常规时,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 导为主,我以班上上课认真的孩子为榜样,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眼睛亮亮 的,就引导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稳稳的,我会及时表扬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课举手积
极,我也会引发其他孩子给予响亮的掌声……,孩子是喜欢听好话的,也很想被老师表扬,所以 这些方法还是满可行的。
考勤

公假病假/事/

主持人:在上次的教研活动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每个班级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以这个案例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 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