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相关知识
(8)架空线架设与驰度观察; (9)杆上设备安装; (10)接户线安装;
2.2架空配电线路的竣工验收
架空线路工程的验收工作一般分为:隐蔽工程验收检 查、中间验收检查及竣工验收检查三个阶段。 (1)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是指在竣工后无法检查的工程部分。其内容大 致有以下几项: ①基础坑深。包括电杆坑、拉线坑。 ②预制基础埋设。如底盘、卡盘、拉线盘的规格与安装 位臵。 ③各种连接管的规格、压接前的内外径、长度及压接装 臵。
小于0.5ΜΩ;10kV线路绝缘电阻值不作规定,但要求每 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300ΜΩ。 ②测定线路的相位 ③冲击合闸试验(低压线路不要求)。在额定电压下对 空载线路冲击合闸三次,合闸过程中线路绝缘子不应有损 坏。 若以上试验结果均合格、正常,符合设计要求,则竣工 检查结束。最后,将规范规定应提交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全 部移交使用单位。
电缆直埋敷设的施工工艺如下:
挖沟 → 敷设电缆 → 回填土 → 埋标桩 (1)挖沟 电缆直埋敷设时,首先应根据选定的路径挖沟,电缆沟 的宽度与电缆沟内埋设电缆的电压和根数有关。电缆沟的 深度与敷设场所有关。 (2)敷设电缆 敷设前应清除沟内杂物,在铺平夯实的电缆沟底铺一层 厚度不小于100㎜的细沙或软土,然后敷设电缆,敷设完 毕后,在电缆上面再铺以一层细沙或软土。
④拉线的制作和安装符合要求。 ⑤导线的弧垂、相间的距离、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 及对建筑物接近距离符合要求。 ⑥电器设备外观应完整无缺损。 ⑦线位正确、接地装臵符合要求。 ⑧基础埋深、导线连接、补修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⑨沿线的障碍物、应砍伐的树及树枝等杂物应清除完 毕。 (4)竣工试验 工程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应进行下列电气试验: ①测定线路的绝缘电阻。1kV以下线路绝缘电阻值应不
架空线路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输送和分 配电能。架空配电线路是采用电杆将导线悬空架设,直接 向用户供电的配电线路。一般按电压等级分,1kV及以下 的为低压架空配电线路,1kV以上的为高压架空配电线
路。
架空线路具有架设简单;造价低;材料供应充足;分 支、维修方便;便于发现和排除故障等优点,缺点是易受 外界环境的影响,供电可靠性较差;影响环境的整洁美观 等。
耐张杆:为限制倒杆或断线的事故范围,需把线路的直线部分划分为 若干耐张段,在耐张段的两侧安装耐张杆。耐张杆除承受导线重量和 侧面风力外,还要承受邻档导线拉力差所引起的沿线路方面的拉力。 转角杆:用在线路改变方向的地方。转角杆的结构随线路转角不同而 不同:转角在15度以内时,可仍用原横担承担转角合力;转角在15度 ~30度时,可用两根横担,在转角合力的反方向装一根拉线;转角在30 度~45度时,除用双横担外,两侧导线应用跳线连接,在导线拉力反方 向各装一根拉线;
图1.1 架空配电线路电杆结构图
图1.2架空线路常用拉线金具 (a心形环;(b)双拉线联板;(c)花篮螺栓;(d)可调式UT线夹; (e)U形拉线挂环;(f)拉线抱箍;(g)双眼板;(h)楔形线夹
五、拉线:拉线是用来平衡导线拉力和风力而设臵的,以加强电杆稳 定性防止倒杆。 普通拉线:应用于终端杆、转角杆、分支杆、耐张杆等处,主要 用来平衡固定性的不平衡荷载力。 人字拉线:多用于中间直线杆,耐张段超过 10基直线杆或处于 风口的电杆应装设防风拉线,用来增强电杆防风倾倒能力。 水平拉线(跨越拉线):电杆附近有道路等设施不宜装设普通拉 线时,可安装水平拉线,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 离不得小于6m。 弓形拉线:又称自身拉线,用在受地形或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普通 拉线处。 配电变压器;线路开关;避雷装臵;配网自动化(自动控制系统; 计量)。
1
10kV架空线路组成及相关术语
2
架空配电线路施工
电缆线路施工
3
一、 杆塔:架空配电线路的主要组成部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 电杆、铁塔和钢管杆三种。按类型分为耐张杆塔、直线杆塔、转角杆 塔、终端杆塔、特殊杆塔、高压同杆架设杆塔、高低压同杆架设线路。
直线杆:又称中间杆或过线杆。用在线路的直线部分,主要承受导线 重量和侧面风力,故杆顶结构较简单,一般不装拉线。
③架线 检查内容包括:导线及绝缘子的型号及规格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金具的规格及连接情况;压接管的位臵及数量; 导线的驰度;导线对各部分的电气距离;电杆在架设导线 后的挠度;线位;导线连接的质量;线路与地面、建筑物 之间的距离等。 (3)竣工验收检查 竣工验收是在工程全部结束后进行的验收检查。其检查 项目如下: ①采用器材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线路设备标志应齐全。 ③电杆组立的各相误差应符合规定,不能超过标准。
2.1架空配电线路的施工步骤
(1)熟悉设计图纸,明确施工要求; (2)按设计要求,准备材料和机具; (3)测量定位:按图纸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确定电 杆的杆位; (4)挖坑:根据杆位,进行基础施工。 (5)组装电杆:将横担及其附属绝缘子、金具、电杆组装在 一起; (6)立杆; (7)制作并安装拉线或撑杆;
图1.4 电杆拉线的类型 (a)普通拉线;(b)人字拉线;(c)弓形拉线;(d)自身拉线; (e)水平拉线;(f)共同拉线;(g)V形拉线
档距:相邻两基杆塔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称为档距,一般用L 表示。 弧垂:对于水平架设的线路来说,导线相邻两个悬挂点之间的水 平连线与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或弛度。用f表示。 限距:导线对地面或对被跨越设施的最小距离。一般指导线最低 点到地面的最小允许距离,常用h表示。 水平档距:相邻两档距之和的一半,称为水平档距。 垂直档距:相邻两档距间导线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垂直 档距。 杆塔高度:杆塔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高度。用 H1表示。 杆塔呼称高度:杆塔最下层横担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呼称 高度,简称呼称高或呼高,用H2表示。
其他特征 外护层
D-不滴 流 F-分相 铅包 P-屏蔽 C-重型
两个数字 (含义 见表6.5)
表3.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缆外护层代号的意义
第一个数字
代号 铠装层类型
第二个数字
代号 外被层类型
0 1 2 3 4
无 - 双钢带 细圆钢丝 粗圆钢丝
0 1 2 3 4
无 纤维绕包 聚氯乙烯护套 聚乙烯护套 -
3.3 电缆的敷设
的影响小;传输性能稳定;维护工作量较小;且整齐美观
等优点。但是电缆线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投资费用较 大;敷设后不宜变动;线路不宜分支;寻测故障较难;电
缆头制作工艺复杂等。
3.1 电缆的种类与结构
电缆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分有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按 电压等级分有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按导线芯数分有一~ 五芯(电力电缆);按绝缘材料分有纸绝缘电力电缆、聚 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 绝缘电力电缆和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导电线芯、绝缘层 和保护层。其结构可参见图3.1所示。 电力电缆的导电线芯是用来传导大功率的,其所用材料 通常是高导电率的铜和铝。我国制造的的电缆线芯的标称 截面有2.5~800m㎡多种规格。
表3.1 常用电缆型号字母含义及排列次序
类别
电力电缆 不表示 K-控制 电缆 Y-移动 式软电 缆 P-信号 电缆 H-市内 电话电 缆
绝缘种类
Z-纸绝 缘 X-橡皮 V-聚氯 乙烯 Y-聚乙 烯 YJ-交联 聚乙烯
线芯材 料 T-铜 (省 略) L-铝
内护层
Q-铅护套 L-铝护套 H-橡套 (H)F- 非燃性 橡套 V-聚氯乙 烯护套 Y-聚乙烯 护套
图3.1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缆芯(铜芯或铝芯); 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3-聚氯乙烯护套(内护层); 4-钢铠或铝铠 (外护层); 5-聚氯乙烯外套(外护层)
3.2 电缆的型号及名称
我国电缆的型号是采用双语拼音字母组成,带外护层的 电缆则在字母后加上两个阿拉伯数字。常用的电缆型号中 汉语拼音字母的含义及排列次序见表3.1所示。 电缆外护层的结构采用两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一个数 字表示铠装层结构,后一个数字表示外被层结构。阿拉伯 数字代号的含义见表3.2所示。 例如:YJLV22 -10- 3 × 95表示3根截面为95m㎡,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压为10KV的铝芯电力电缆,铠装层 为双钢带,外被层是聚氯乙烯护套。
三、绝缘子:在架空配电线路的组成元件中,绝缘子用来支持或悬挂 导线,并使之与杆塔绝缘,它由绝缘材料制成,需要有足够的电 气和机械强度,同时对化学侵蚀有足够的抵抗能力,还架空配电 线路的绝缘子主要有针式、悬式和瓷横担绝缘子三种。直线杆一 般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耐张杆、转角转宜采用蝶式或线轴 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用于高压配电线路。 P—针式 ED—蝶式 X—悬式 XW—防污悬式 四、横担、金具:架空配电线路常用的横担有角铁横担、瓷横担和木 横担三种;金具主要分为:耐张金具(耐张线夹、弦垂线夹)、 连接金具( U型挂环、球头挂环、碗头连板、大连板、小连板、 U型螺栓、延长环等)、接续金具(并沟线夹、铝、铁接续管、 修补管等)、拉线金具(抱箍、楔型线夹、 UT 线夹、延长环等) 几种。
④接地装臵的安装。 (2)中间验收 中间验收检查是指施工班组完成一个或数个分项(基 础、杆塔、接地等)成品后进行验收检查。对架空线路施 工来讲,大致有以下几项: ① 电杆及拉线 检查的内容包括:电杆焊口弯曲度及焊接质量;杆身高 度及扭偏情况;横担及金具安装情况(应平整、紧密、牢 固、方向正确) 拉线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情况;回填土况。 ②接地 检查内容是实测接地电阻值,看其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 值。
(5)在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和文件 ①竣工图。 ②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包括施工内容明细表)。 ③安装设计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 ④交叉跨越距离记录及有关的协议文件。 ⑤原材料和器材出厂证明书和试验记录。 ⑥代用材料清单。 ⑦接地电阻实测值记录。 ⑧调整试验记录。 ⑨有关的批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