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城市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方案概述 (5)1.1 设计原则 (6)1.2 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描述 (6)1.3 系统结构 (9)第2章各系统功能设计 (11)2.1 应急指挥应用系统建设 (11)2.1.1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11)2.1.2 预案管理与事件分级处理系统 (11)2.1.3 GIS地理信息应用系统 (13)2.2 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建设 (14)2.2.1 数据中心的组成 (14)2.2.2 网络连接的选择 (16)2.2.3 数据中心的环境 (16)2.3 应急指挥大厅基础设施建设 (16)2.3.1 指挥大厅功能分区 (16)2.3.2 大屏及显示系统 (17)2.3.3 视频会议系统 (17)2.4 呼叫中心系统 (18)2.5 视频监控系统 (18)2.6 有/无线通讯系统 (19)第3章应急指挥中心基础设施设计 (20)3.1 指挥大厅建设 (20)3.1.1 场地规划标准 (20)3.1.2 指挥大厅规划实施标准 (22)3.2 核心机房建设 (34)3.2.1 概述 (34)3.2.2 机房建设标准 (34)第4章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8)4.1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38)4.1.1 建设需求 (38)4.1.2 系统建设目标 (38)4.1.3 系统建设功能 (38)4.2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39)4.2.1 建设内容 (39)4.2.2 视频监控网络方案 (39)第5章网络中心设计 (40)5.1 网络建设的目标 (40)5.2 总体网络结构及设计标准 (40)5.2.1 核心交换机区 (41)5.2.2 服务器区 (41)5.2.3 子系统接入区 (41)5.2.4 监控管理区 (42)5.2.5 本地接入区 (42)5.3 其它考虑 (42)5.3.1 IP地址规划 (42)5.3.2 NAT的配置 (43)5.3.3 安全访问控制标准 (43)第6章数据中心设计 (44)6.1 服务器多层结构设计 (44)6.1.1 设计原则 (44)6.1.2 应用区设计标准 (45)6.1.3 管理区设计标准 (46)6.2 存储/备份体系设计 (47)6.2.1 存储/备份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47)6.2.2 存储/备份系统方案设计标准 (48)6.2.3 存储中心标准 (50)6.2.4 备份中心标准 (51)6.3 系统管理详细设计 (55)6.3.1 需求分析 (55)6.3.2 系统管理目标 (56)6.3.3 系统管理的建设原则 (56)6.3.4 系统管理方案 (57)6.3.5 系统管理方案设计标准 (58)6.4 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 (60)6.4.1 安全架构 (60)6.4.2 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设计标准 (61)第7章应急调度系统设计标准 (69)7.1 指令录入 (69)7.2 确定事件类型 (69)7.3 输入事件内容、建立事件 (69)7.4 指挥调度、资源管理 (69)7.5 结案 (70)7.6 预警处理 (70)7.7 报表、统计与查询 (70)7.8 事件分级处理 (70)第8章呼叫管理系统设计标准 (72)8.1 呼叫中心结构设计 (72)8.2 交换机系统(PBX) (73)8.3 呼叫管理(CTI/IVR)设计标准 (73)8.3.1 概述 (73)8.3.2 CTI平台 (74)8.3.3 IVR平台 (75)8.3.4 CTI/IVR平台方案 (75)8.4 录音系统设计标准 (76)8.4.1 系统结构图 (76)8.4.2 系统组成 (76)8.4.3 与CTI和应用的集成 (77)第1章方案概述随着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化,其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

各类安全事故对社会造成的损失程度通常与应急策略紧密相关,传统的城市应急管理方式存在消息延迟,人员组织、部门协调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延误救援,使社会经济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建立城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并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应急救援程序十分必要。

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在充分收集整合城市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提供检索、定位、追踪等基础功能,并与城市各个部门系统相连接,统筹指挥事故应急工作,以保障公众安全为首要前提,把事故损害降到最小,保证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政府形象,保障和谐社会建设。

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

该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为指挥首长和参与指挥的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以及指挥命令实施部署和监督方法,能及时、有效地调集各种资源,实施灾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突发事件对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小的资源投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方案中体现了六个重点建设:(1)‘平战结合’的功能设计–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设施不止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作用,在平时也应加以利用。

力求做到设施的平时共享使用。

(2)机制建设和运行管理设计 - 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要克服‘重硬件,轻应用’的信息化建设中的通病。

完善的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和预案运行管理,是保证整个系统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3)标准化建设 - 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向上应遵循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化建设。

向下应制定和引导各专业子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技术路线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临场指挥的功能建设 - 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方案要实现对各专业系统的实施访问。

突出建设指挥系统的临场指挥系统的功能建设。

(5)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未来业务调整的变化。

1.1设计原则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目标是针对城市的政府职能结构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

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1)全市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原则。

(2)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原则。

(3)建立相应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体系保障原则。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集通讯、交通、信息处理和资源调度为一体的复杂的体系。

目前的现状是城市除公安局、消防局已先后建立了110、122、119指挥中心,建成了连通市、区、派出所的公安三级网络以外,还建设了水利防汛系统、防火系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防震减灾计算机网络等。

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自成体系,功能需求也不完善,更不能互联互通。

无法满足处置重大应急事件的要求。

根据这种情况,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首先要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原则。

同时会针对已经建成的系统进行整合,在统一标准的规范下保证指挥中心到各个职能系统的访问、信息的提取、视频系统和语音系统。

这种技术的连接应符合各职能部门对访问安全,数据安全和各方面的保密要求。

1.2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描述系统基础组件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基础支撑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网络中心)三部分。

(1)统一的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应包括:①指挥中心的基础设施,包括:指挥大厅、大屏幕指挥室、指挥台、视频会议系统;②呼叫中心系统;根据市政府的规划,城市应急指挥体系分为两级体系,第一级为市应急指挥总中心平台(含呼叫中心系统)。

第二级为各职能部门的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含呼叫中心系统),如现在的110、119、120、122等呼叫中心。

对一般事件,由第二级指挥中心自主接受、指挥和处理。

对重大、特大事件,由第一级指挥中心统一接受、指挥和处理。

两级指挥体系的功能划分和作业流程,是要在项目组的管理下,协调各职能部门,整理相关的需求,在预案管理设计中具体实施。

应急指挥中心有多间具有视频功能的会议室,供指挥人员使用。

视频会议系统同样具有以上功能。

(2)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基础支撑系统:信息系统、视频系统、语音系统和现有的指挥系统连接整合到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信息获取。

应能够从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获得数据。

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要实现以下几项功能:➢可以动态进入(切换)各个职能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如果已经建立)。

➢可以进入(切换)各个职能部门的视频监控系统(如果已经建立)。

➢可以显示和控制,通过前线指挥车采集的现场画面(在有关章节详细描述)。

➢利用数据库和GPS定位系统实现的地理图像和人员、车辆定位显示的功能。

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中,要在中心建设多个物理上独立的局域网。

局域网可以连接(切换)到各职能部门的内网上。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预案管理流程,指挥人员可以访问到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

鉴于各职能部门的安全保密的要求,独立局域网及网上设备与职能部门的内网连接,由职能部门自己派人操作,也可委托指挥中心人员操作。

进入各职能部门的视频系统也要采用同样的管理方法。

根据各个部门的不同安全要求,各个局域网之间和局域网与指挥中心网络可以通过防火墙相连,也可以做到物理隔离。

应急现场指挥调度系统:在方案中,设计了现场指挥调度功能。

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通过城市GPRS通讯网络,可以延伸到现场指挥车上。

在现场指挥车上的功能有:➢与指挥中心一样的视频功能。

➢通过指挥中心的操作,可以进入任何的职能部门的系统,访问信息资源。

➢利用无线语音系统做现场指挥调度。

➢现场显示有关人员,车辆的位置。

在项目建设中,将利用现有的现场指挥车作为现场指挥单元,配备便携式电脑和通讯设备,通过租用卫星通讯线路或者城市GPRS通讯网络的方式将指挥车接入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现场指挥调度。

(3)建设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需要从各个数据源进行数据搜集后进行数据加工的系统结构。

因此,系统有:➢数据量大➢数据交换频繁➢数据安全要求高➢任务分割严格➢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

因此,如何确保数据在应急指挥的过程中能够保持高效和安全,在指挥系统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了。

建议采用数据中心的模式进行建设。

同时,为了能够确保和各个系统联系的通畅,需要按照网络中心的规格来设计应急指挥中心的网络环境。

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对网络系统的具体要求是:➢整合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为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网络基础;➢可以承载并整合数据、实时语音、视频等各种内容;➢提供无线接入手段、为相关领导提供在灾情现场进行指挥的能力;在对各子系统进行整合的同时保障各子系统的网络安全性,防止越级访问或非法访问的发生。

(4)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基本资源数据库、GIS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在后期建设中通过网格技术,实现信息整合及交换平台,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可以信息共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