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世界历史知识归纳
北方取得胜利,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意义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2)推翻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领导阶级相同---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都处死了封建君主(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影响相同---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广泛
异: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
特点不同---英国反复曲折,建立君主立宪制
法国大革命是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
起源及时间
非洲(南方古猿) 约三四百万年前
过程
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露西)→完全形成中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洞洞人四个阶段)
主要动力
(劳动)在古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推动了对欧美的革命进程。
1、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2、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2、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有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
同: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需要掌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父系
氏族
1、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 3、男子占据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国家形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奴隶社会(野蛮)----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奴隶制文明)
(林肯)
重要
文件
期间
不填
《》
1776.7.4(国庆日)
《》
1789年 议会
《宅地法》1862
《解放黑人》1862
过后
《》
1689 英国议会
1787年宪法
联邦制国家建立
《法典》
1804 拿破仑
不填
导火线
苏
波
三
林肯当选总统
开端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1861年4月南方独立,挑起内战
(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1781年)
(6)结果: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
1、 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监狱
2、颁布
3、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处死国王
4、高潮: 的恐怖策
5、结束: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
1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古国名
河流
文明初现
统一时间
文明成果(或代表制度)
古埃及
尼罗河
约公元前3000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伊拉克)
公元前18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中国
黄河(母亲河)
注意:1、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对哪个阶层最有利:答案 刹帝利
2、归纳与古印度有关的文明: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2失利:初期北方军队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一再失利
3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
4胜利:1865年北方获胜
特点
革命较早但不彻底
双重性:既是,又是
革命最大最彻底
第二次资产阶革
结果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统治确立起来。
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3 真正独立
结束了封建统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战争性质
1、 革命性: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2、 侵略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对拿破仑的评价)
肯定的一面:
否定的一面
15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21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法国大革命(1789-1894)
美国南北战争
时间:1861--1865
原因
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新贵族(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
种植园主(华盛顿)
资产阶级
(罗伯斯庇尔)
资产阶级
1、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2、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发现“世界”和“人”的时代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原因
客观条件
主要经过
影响
1、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扩大
2、西欧国家“寻金热”
1、指南针的应用
2、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
3、航海技术的进步
航海家
事迹
支持国家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阿拉伯数字
印度人发明,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马可・波罗来华
①1271年沿丝绸之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 ②受到元世祖赏识,留在朝廷任职 ③17年后从海路回国,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注意:通过马可波罗对一大宫的描述可推知:马可波罗没到过日本
第8课、第9课 古代的科技与思想
补充:与西罗马帝国灭亡相距约一千年
1453―476=?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战争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希波战争
前5世纪
早期――中期
希腊获胜(马拉松战役)
东西方文明各自独立发展
亚历山大
东征
前4世纪后期
攻入埃及,灭波斯,达到印度建立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战争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经过
1、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溃王军
2、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共和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
3、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
4、1688年 ,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
(2)建军:华盛顿成为大陆军总司令
(3)建国: (1776年7月4日)
(4)转折: (1777年)
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意义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1、国家不统一,部落间相互仇杀 2、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的入侵
领导人
穆罕默德
经过
1、穆罕默德在麦加(610年创立伊斯兰教)传教 2、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元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公元630年,兵临麦加城,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4、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八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A、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平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平等关系)。
B、奴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是两大对立的阶级(占有关系)
C、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大主要的阶级(租佃关系)
D、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雇佣关系)
E、共产主义社会:无对立阶级(平等关系)
3、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实质一样:都是奴隶制文明
4、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答案因为:他们较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5、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朝)指南针(北宋)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
雅典
1、 公约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教会
罗马教廷至高无上
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表现:政治上和王权分庭抗礼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
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城市
1、10世纪时,西欧城市发展起来
2、市民阶级形成,早期资产阶级出现(来源与富裕商人和银行家)
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拜占廷
帝国
1、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2、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相同点:
①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进入垄断阶段
不同点
①前者科学技术联系不紧密。第二次的发明者大多是科学家②第一次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广。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艺
复
兴
时间
背景
地区
中心思潮
实质
代表人物
作用
14世纪前后
地中海地区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
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欧洲
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