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目标检测题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其番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题号l 2 3 4 5 6 7 8正确选项1、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己的A.形象 B.服饰 C.自尊 D.地位2.自尊是A.人人都是需要的 B.唯我所需 C.是老师所需 D.长辈所需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了A.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 B.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C.武力不能战胜正义 D.做什么事都要讲实效4.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这就说明在生活、学习中我们A.自尊要适度 B.自尊不要强求C.自尊可有可无 D.自尊要量力而行5.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都不相信自身的潜力 B.都是过度自信的表现C.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的 D.都以自我为中心6.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A.自尊 B.自大 C.自信 D.自傲7.自信的基础A.找出自己的短处 B.发现自己的长处 C.善于挑战 D.接受挑战8.撑起自信的最重要的支柱是A.实力 B.魄力 C.精神 D.动力A.人生的一门学问 B.为了讨好他人 C.人生的一片风景 D.没出息的表现10.生活中,人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只要我们()就可以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乐趣A.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 B.相信自己C.尊重自己 D.看得起自己11.虚荣心重的人A.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 B.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C,总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D.只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12.每个人都要通过其他人的()来感受自尊。
A.尊重 B.欣赏 C.鼓励 D.期望13.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A.对人有礼貌 B.尊重他人的劳动 C.专讲他人的好话 D.尊重他人的人格14.自信者往往具备的心理品质主要有A.乐观 B.好奇 C.谦虚 D.专注15.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A.不知所措 B.泪丧 C.颓废 D.走向自卑16.我们要学会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需要别人的承认,我们也需要承认别人。
事实说明:尊重可以A.使人理智 B.使人悔过 C.唤醒人的良知 D.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7.小萍和小莉是好朋友,她俩学习成绩不相上下。
可小萍每当看到小莉比她成绩好时,她就很不舒服,甚至暗暗希望小莉下次考得不好,或考试时生病。
()18.小明说:“尊重他人是要以丧失自己的自尊为代价的。
”()19.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0.在生活中,面对恶意的侮辱与低毁,我们要及时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21.小明说:“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然会孤傲于天下。
”()22.小茜说:“在学习中,只要在思想上坚定‘我能行’,学习就一定会好。
”()23.小娟说:“我常常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就会获得自信心。
”()四、简答题。
24.根据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要求,在下列情况下,你会怎么做!A.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你会B.面对同学的优点、长处,你会C.对于他人的缺陷,你D.当好友犯了错误,你会25.有一位中学生,曾经因为外语考得不好,便对学习外语逐渐失去了自信。
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点,先不要和其他高手比,有进步就是成功。
”第一次他定的目标是得50分,经过努力得了52分,老师鼓励说:“有进步,下次争取及格。
”这就样,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终于冲到了中上等成绩的行列。
请问:这位中学生的经历对你有何启发?26.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五、材料分析27.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
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
”接着,他一定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
怎么样?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
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生物学界引起了轰动,被推荐给学术委员会。
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结合上述材料,回答:①你认为童第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②在当今社会,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应怎样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七年级下《思想品德》目标检测题第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其番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题号l 2 3 4 5 6 7 8正确选项1.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A.自己的衣服自己洗B.父母病了,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2.关于自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B.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C.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D.走上了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学习进步 D.独立生活4.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在水中反复练习。
这告诉我们A.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做到自立B.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C.告别依赖,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D.梨子的味道很好吃,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5.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A.自强 B.自立 C.自主 D.自大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自强精神的是A.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B.志存高远,执著追求C.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D.得过且过.不思进取7.关于自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自立的人必定是一个事事出色、拔尖的人B.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C.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D.自强是一个活出尊严和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8.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A.有理想 B.有抱负C.为了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 D.为了人生的理想抓住瞬间二、多项选择题(请把下列各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番号填入下表中)。
9.课本中少年牛顿的故事告诉我们A.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B.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同龄人C.多看自己的长处,少看自己的短处 D.能够自强的关键是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10.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这句名言主要告诉我们A.信念是事业成功的最可怕的敌人B.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C.有了理想,就有了奔头,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D.真正的强者应不屈不挠地坚持目标,矢志不移地奋斗11.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l:10。
这表明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能够A.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 B.锻炼我们的心理和道德品质C.完善自己 D.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12.有些同学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愿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
这种依赖思想A.对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B.会使人丧失独生活的能力和精神C.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 D.会使人造成人格的缺陷13.自立是A.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想干什么就干什么C.是一种权利 D.是一种能力14.自古以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比比皆是,如A.詹天佑 B.林则徐 C.戚继光 D.屈原15.真正自强的人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会A.投机取巧走捷径 B.不屈不挠地坚持C.完全借助他人的力量 D.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16.许多人碌碌无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A.意志软弱,不能克服自己 B.命运不佳C.不愿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 D.不愿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自己眼前的享乐三、简答题17.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谚语、俗语有很多,请写出4条18.陶行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句话对于你理解自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什么启示?19.自强不息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
请问:你曾经有什么弱点?你是怎样克服的?四、材料分析题20.在美国,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
此外,还要外出干体力活,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
法律还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擦皮鞋等。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背一个小背包。
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
”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
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阅读材料后回答:( l )上述各个国家中,父母教育孩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 )与上述各国相比,你能发现在我国父母教育子女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吗?( 3 )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目标检测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其字母番号填入下表中)题号l 2 3 4 5 6 7 8正确选项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都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的这句话就是要求我们A.依赖自己 B.自立自强 C.自尊自信 D.自怜自爱2.小娟因为别人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胖”,就觉得自己难看,想尽办法节食,以至得了厌食症,身体极度虚弱,不得不休学。
这说明,该同学具有A.自强的优良品质 B.自信的优良品质C.自尊的优良品质 D.虚荣心3.走在大街上,有人用责怪的目光盯着小明,因为小明毫不在乎地学一位残疾人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