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三、信息技术基本课型
➢ 以知识的新旧划分:
分为新授和复习(但这种划分太笼统)
➢ 以学习内容划分:
信息常识课 技能学习课 学科整合课 活动实践课
三、信息技术基本课型
1、信息技术常识课 以了解信息技术常识为重点。 学习特点:以讲授、阅读、观察、交流为主。 内容如:计算机的认识
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的方法 新设备或技术的了解 …… 忌:方法单一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秧田式教学的不足: (1)大多实行灌输式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2)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不适宜完成动作技能目标,情感领域目标效果甚微。 (4)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2、小组合作式教学 小组合作式学习指的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
直面问题 寻求对策
——”信息技术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探讨
武昌区珞珈山小学
直面的五个问题:
一、课堂组织管理的意义 二、课堂常见的组织形式 三、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型 四、信息技术课堂质量取向 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组织管理的意义
课堂组织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 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 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 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等问题。教学 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课堂组织管理的意义
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 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 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 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生为本的课堂 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 流的开放性课堂,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 断地位。
一、课堂组织管理的意义
1、课堂管理的功能 组织功能、促进功能、维持功能。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左右两个大组,便于开展一些对 抗性的教学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和分组比赛等。 他们既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便于老师走近 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对于教师监控整个课堂也 没有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组织形式。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几个问题:
1.你所了解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哪些? 2.小组合作式教学有哪些优点? 3、请举例具体阐述你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的利弊。
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1)教师不熟悉程式; (2)学生无合作习惯; (3)没有明确的目标; (4)没有明确分工; (5)没有具体步骤; (6)没有与年龄想适应的方法。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3、其它的教学形式 马蹄式 双翼式 半圆式 席地式 共同优势是: 留出的空间大,可以开展活动量较大的教学活动。
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这 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弥补集体教学的某些不足,给 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接触、相互交流的 机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培养健全人格、 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有下列优越性: (1)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利于开展项目或作业活动,学生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
三、信息技术基本课型
2、技能学习课
以操作学习为基础。 学习方法:在任务驱动下的阅读、观察和操作,
最后回归任务。 内容如:开机、关机
桌面的设置 几个常用的应用软件 网络操作 忌:技术核心
三、信息技术基本课型
驱动任务的作用:
➢ 驱动任务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 驱动任务是师生活动内容的核心点 ➢ 驱动任务是教学环节的连接点 ➢ 驱动任务是教学过程的转折点 ➢ 驱动任务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兴奋点 ➢ 驱动任务应该融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智慧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1、秧田式教学
规范地进行同一内容、同一进度的接受式 学习。是当前最为普遍的课堂组织形式,为 学校广泛运用。
二、课堂常见组织形式
秧田式教学的优势: (1)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2)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的学习系统完整。 (3)能保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利于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和方法。 (5)内容及活动有计划的安排和管理,从而可赢得教学的速度。 (6)班级内的群体活动有利于形成集体品质。
解决和决策)能得到较充分发展。 (3)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向其他同学解释要点
和原理,强化自己的学习。 (4)可以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形成团体性思考和创造。 (5)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减少,个人意见的交换变得十分容易。 (6)教师此时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在心理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这样更有
2、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类型 权威型、独断型、放任型、理智型、
情感型、民主型。
一、课堂组织管理的意义
3、教学组织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 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 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 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
一、课堂组织管理的意义
4、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形式——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 设计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内涵:以解决社会、自然难题为目的、众多群体参与 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为宗旨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的各类活动。
七个环节:小活动 小问题 小策划 小制作 小桥梁 小评价 小发现
三、信息技术基本课型
活动实践课基本流程——逻辑关系:
七个学习环节的逻辑关系是:
学习从相关的法进行“策 划“和预设;对策划进行论证式的“实践”活动;当实 践活动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时就要寻求解决困难的“小 桥梁”,利用“小桥梁”解决困难;每次活动结束前要 进行反思性“发现”,发现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疑惑; 活动结束后要对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信息技术基本课型
3、学科整合课
以技术为平台的学科学习。可以划分为三种小形式:
偏重技能的整合 技能学习与学科学习并重 辅助学科学习(重点在应用)
学习特点:操作学习与学科学习相辅相成。
如:《字母的输入》、《语文的宝石王国》 《给文章加符号》 《密铺》
忌:离开技术的学科中心
三、信息技术基本课型
4、活动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