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学,剖开你的所有秘密

解剖学,剖开你的所有秘密

解剖学,剖开你的所有秘密
今天是法医秘史小组年后的第一次更新,想必大家已经开始紧张繁忙的生活。

所以,今天我们聊个不太费脑筋的话题吧!这话题还要从我们组年初六的特别刊(《写出法医秘史的人,正和你们擦肩而过!》)说起。

特别刊中提到,我们组的成员在入组时都会得到一套完整的《人体解剖学》课件。

理由也很简单: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有体会,无论哪一门学科,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该学科的绪论部分,并且强调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是一门桥梁学科,衔接了今后你要学习的所有学科。

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生的必修课,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学科”。

无论你从事的专业是护理学、临床医学,还是法医学、药学,都离不开解剖学。

从一句医科院校对医学生主干课程的总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解剖学的重要性:所谓“三理一剖”中的那一“剖”,指的就是解剖学!也正因为如此,作为经常撰写医学相关文章的我们,才要求组内每一位成员手中都要有一套解剖学课件,以便对自己撰写文章的专业性起到参考作用。

这更是基于我们组的座右铭: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假如你不专业,那么就学得专业。

”——我在你左右好了,下面进入今天的正题。

题图,素材来自500px图片网
法医秘史|第22辑解剖学,剖开你的所有秘密!今天的文章,我不打算像教科书一样面面俱到地和大家聊解剖学,这不是一天能说完的,更不是简简单单一篇稿子就能概括的。

所以,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门在不学习医学的同学眼里,既神秘又陌生的学科——解剖学吧。

1 解剖学的发展史像学习其他的学科一样,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史。

国内: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00~200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出,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了对人体的探索。

还有史料记载,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下令将公孙庆处死,并命太医尚方与巧屠一起解剖尸体,不仅度量其五脏,且“以竹筵导其脉,知其始终”。

而在两宋时代,出现了很多与解剖学有关的书籍,在这里我只提一本与我们小站题材有关的书籍——宋慈的《洗冤集录》。

这本书详细记载了人体的骨骼和胚胎学知识,但是唯独没有内脏!没有内脏!没有内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解剖人的尸体是绝对的禁忌,虽然也有医书对解剖学有一定的介绍,但那仅仅是凤毛麟角。

在当时,没有人愿意背负着叛逆孔孟之道的恶名,去干解剖尸体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这一思想,直到晚清,还在影响着中国人,这就造成了我国近百
年来解剖学发展的停滞。

直到中国近代第一代西医黄宽(1828~1878年),于咸丰七年(1857年)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南华医学校承担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的教学工作。

他在1867年亲自解剖了一具尸体来进行教学。

关于中国近代早期的解剖,我们小组也有专门的文章《从102年前,中国第一次公开的人体解剖说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

西方:介绍完中国,我们来看看西方。

首先在解剖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两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

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比较正确的描述,被视为解剖学的鼻祖。

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他进行了大量的动物解剖,提出心是血液循环中心,并且对神经与肌腱进行了区分。

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将动物解剖所得到的结论,盲目地用于对人体结构的解释,其错误理论影响了后世医学数百年。

在之后的西方医学界,解剖学人才辈出。

例如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著有《医经》一书。

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记载有许多解剖学的知识,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都有较具体的描述。

此后,由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教会黑暗统治被动摇,反而为“尸体解剖”创造了发展的温床。

这一时期
的代表人物有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他解剖了30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并且制作了人体骨骼解剖图谱,描绘精细正确,为后世的骨骼解剖奠定了基础。

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

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工作,对人的构造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划时代的解剖学巨著。

全书共七册,系统地记述了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当时人们提出的一些错误论点予以纠正,为医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基础。

威廉姆·哈维(W.Harvey)(1578~1657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以事实证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

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道路,对生理学从解剖学中划分出去,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之后,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发明了显微镜,使人们终于有机会观察到人体的微观结构。

这一时期的解剖学的代表人物是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年),他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微观的形态学基础。

解剖学家相片,A:希波克拉底,B:盖伦又名伽林,C:哈维,D:维萨里又名维扎里;图片来源网络。

2 解剖学的分支介绍完解剖学的发展史,下面我们聊一聊解剖学的分支。

解剖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形态科学,分为微观与非微观两种。

非微观也被称为巨视,故而相应的解剖学名词为巨视解剖学和微视解剖学,二者又各自有自己的分支。

一、巨视解剖学:有四个分支1系统解剖学:以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来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局部解剖学:以人体的某一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等)或某一器官,重点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等。

3断层解剖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人体标本切割成相同厚度的切片,从而研究人体每一层次的结构。

这一学科最大的应用是在CT与MRI技术上。

4外科解剖学:基于外科应用的解剖学,主要知识均为了在手术操作中的应用。

二、微视解剖学:一共有三个分支,他们的共性是:都是在显微镜下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分别是:组织学,胚胎学和细胞学。

3 解剖学著作以上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分支了。

那么在解剖学领域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书籍著作呢?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

首先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Gray’s Anatomy》(《格氏解剖学》),该书一经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学界,并且很快被翻
译为多国文字。

书中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结构说明。

目前我国的版本为中文版第39版,另外还有配套阅读的《格氏解剖学英文版学生用书》。

第二本,就是著名的《奈特解剖学图谱》了,作者奈特博士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学习艺术,后来转攻医学。

作为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这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奈特博士去世后,留世的图谱作品据说有20余万张,由他的学生整理并陆续出版,目前国内已出版的奈特图谱一共为13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