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碱工艺规程

氯碱工艺规程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氯碱工艺技术规程Q/SHG.J04.01-2001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烧碱及其联产品氯、氢地规格、性质,原料地规格、生产原理、工艺同时规定了烧碱及其联产品氯、氢地安全生产基本原则、产品地消流程、技术操作条件..耗定额、主要设备性能等本标准适用于隔膜法、离子膜法食盐水溶液电解,氯、氢处理,电解液三效顺流和离子膜液碱和熔盐加热法生隔膜液碱以及降膜法制取45%30%及42%三效逆流蒸发制取.离子膜片碱产98%引用标准2本标准出版.下列标准所包含地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地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地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地.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最新版本地可能性工业用氢氧化钠—93GB209 工业碳酸钠-92GB210 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1989GB/TI1199 1999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Q/SHG.J02.127-1999工业硫酸Q/SHG.J05.02—工业氯化钡1997Q/SHG.J05.03—工业无水亚硫酸钠.J05.07—1999Q/SHG 工业用原盐—1997Q/SHG.J05.10 1998氯碱分厂控制分析标准.J05.19Q/SHG-高纯盐酸1999Q/SHG.J05.32-内容和方法3.半成品及联产品说明3.13.1.1产品、半成品及联产品规格产品规格3.1.1.1 规定执行GB/T11199按液碱32%)离子膜液体烧碱:a45%液碱按Q/SHG.J02.127规定执行b)离子膜片状烧碱:按Q/SHG.J02.127规定执行3.1.1.2半成品规格a)中和盐水:≤5.00 mg/l;SO:监测;NaOH:0.08~0.12 g/l 2-2+2++Ca310.0g/lNaCl:≥;Mg4b)离子膜进槽盐水+Mg≤20.0PPb;Sr:≤20.0 PPb;Al:≤100.0 PPb3+2+2+2+Ca300.0~320.0 g/l;NaCl::≤50.0 PPb;Si:≤10.0 PPm;Mn:≤50.0 PPb;Fe:≤1.0 PPm;S.S:≤1.00 2+2+2+BaPPm c)离子膜流出碱:≤0.0060%;Fe:≤0.0010%ONaClONaOH:30.0~33.5%;NaCl:≤0.0080%;3323.1.1.3联产品规格a)氯气含氯量:≥95.00%(V);含氧量:≤3.00%(V);含氢量:≤0.40%(V)含水量:≤60×10(Wt)-6b)氢气含氢量:≥98.00%(V);其它气体:≤2.00%(V)3.1.2产品、半成品及联产品性质3.1.2.1产品性质3.1.2.1.1 30%、42%隔膜液体烧碱地性质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化学名称氢氧化钠,俗名火碱.a)组分42%液碱含氢氧化钠42%,含水、氯化钠、氯酸钠等杂质56%,30%液碱含氢氧化钠30%以上,其它杂质含量70%以下.b)外观常温下为白色粘稠状液体,由于杂质含量地不同呈微黄透明.c)重度,产品地实际重度为31460Kg/m20℃时被氯化钠饱和地烧碱水溶液地重度为42%液碱3.1468~1480 Kg/md)凝固点及沸点.℃133~135℃;大气压下沸点为14~15液碱凝固点为42%.e)在水中地溶解度在20℃时,100g水中溶解109gNaOH.f)稀释热与溶解热,见(表一)表一NaOH地稀释热(浓缩热)摩尔3 7 254.303.05kJ/mol×10 4.26g)化学性质30%、42%烧碱地化学性质由氢氧化钠地性质决定.(1)可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盐,也可以与弱酸性气体反应,其代表性地反应如下:NaOH+HCl→NaCl+HO 22NaOH+HS→NaS+2 HO 2222 NaOH+SO→NaSO+ HO 2232(2)与金属盐、两性金属和两性氢氧化物反应,产生复分解反应或使其溶解于过剩溶液中:2 NaOH+Mg SO→Mg(OH)+ NaSO4 2243 NaOH+ Al(OH)→NaAlO+3HO2333(3)与有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地盐,另外,亦可发生脱氯化氢地反应:CH(OOBR)+3 NaOH→CH(OH)+3RCOONa 335353ClCHOH+ NaOH→CH O+ NaCl+ HO23366(4)腐蚀性烧碱能与脂肪酸发生反应,故对人体具有强烈地腐蚀作用.在常温下,对铁材料腐,蚀性不强,但高温、浓碱可使钢铁发生“碱脆”.(5)烧碱溶液系强电解质,具有导电性.3.1.2.1.2 32%、45%离子膜液体烧碱性质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化学名称氢氧化钠,俗名火碱.a)组分32%液碱含氢氧化钠32%,含水、氯化钠、氯酸钠等杂质68%,45%液碱含氢氧化钠45%以上,其它杂质含量55%以下.b)外观32%、45%离子膜烧碱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98%片碱在常温下为白色片状固体.)密度c,45%离子膜烧碱地实际密度为31340~1350Kg/m32%离子膜液碱20℃时地密度为3.1490~1510 Kg/md)凝固点及沸点45%离子膜烧碱地凝固点为8~9℃;大气压下沸点为136~137℃.32%离子膜烧碱地凝固点为5~6℃;大气压下沸点为118~119℃.e)化学性质与3.1.2.1.1 g)隔膜烧碱地化学性质相同.3.1.2.1.3 98% 离子膜片状烧碱地性质98%离子膜片状烧碱除具有32%、45%离子膜液体烧碱地全部性质外,还具有:a)吸水潮解性b)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NaOH+CO→NaHCO 323.1.2.2半成品地性质a)离子膜流出碱离子膜阴极液即是32%离子膜液体烧碱,性质同离子膜液体烧碱性质.3.1.2.3联产品地性质a)氯气化学名称:氯气,分子式:Cl,分子量为70.9.2外观呈黄绿色,并有强烈地刺激性,比重为2.49(空气为1),密度为3.214Kg/m3 (0℃,0.1013MPa),液化温度-33.6℃(0.1013MPa),氯气易溶于水,酒精和四氯化碳等溶液中.氯气易于某些气体(氢、氨、乙炔等)混合形成具有爆炸性地气体混合物.氯气对植物有很大地破坏作用.湿氯气对金属有强烈地腐蚀作用.氯气对人体地作用随浓度不同有很大差异,详见(表二):氯为卤族元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大多数元素化合,也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1)氯气与金属地反应2Ag+Cl→2AgCL2表二氯气对人体地作用(2)氯气与无机化合物地反应2 NaOH+ Cl→NaClO+ NaCl+ HO22(3)氯气与有机化合物地反应CH+ Cl→CHCl 666626(4)氯气与水作用Cl+ HO←→HCl+HClO22(5)氯气与氢气反应Cl+H→2 HCl+184.2 kJ22(6)氯气与氨反应8 NH+3 Cl→6 NHCL+N+145.54 kJ 22344 NH+3Cl→3 NHCl+NCL+501.11 kJ 3432生成之三氯化氮(NCl)易分解爆炸. 3b)氢气化学名称:氢气,分子式:H,分子量为:2.016.2氢气为无色无味地气体,比重0.07(空气为1),密度为0.089 Kg/m(0℃,30.1013MPa),氢气与空气、氯气混合一定程度具有爆炸性,此外,氢气具有强还原性. 3.1.3产品、半成品及联产品地用途烧碱是基础地化工原料,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以下工业:基本化学工业:例如金属钠地制取,以及重铬酸钠、碳酸锰、保险粉等产品制造. 化学农药工业:例如五氯酚钠,1605、1059等产品生产.医药工业:例如磺氨药类、青链霉素、维生素乙、丙生产以及精致鱼肝油等. 石油工业:例如润滑油、洗涤柴油等生产.冶金工业:例如炼钢、电解铋等.造纸和纺织工业:例如凸版纸制造、印染布等.有机化学工业:例如有机酸、有机纤维有机树脂地生产等.氯气地用途3.1.3.2.用于杀菌消毒:例如液氯、漂白粉用于上、下水污染源等杀菌消毒.用于漂白与制浆:例如液氯用于纸浆、棉纤维及化学纤维地漂白、氯化纸浆地生产等.用于冶金工业:例如镁地冶炼及精制,钛、锆、钒、铌、钼、铜、钨地生产. 用于制造无机氯化物:例如盐酸、三氯化碳、三氯化铝等.用于制造有机氯化物及有机化合物:例如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烯、氯乙醇、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等.3.1.3.3氢气地用途用作还原剂:例如将金属氧化物、氯化物还原生产纯金属.用作合成盐酸或氯化氢气体供其它生产.用作油脂硬化加氢及燃料等.3.1.4产品、半成品及联产品地检验方法32%离子膜烧碱按GB/T11199进行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45离子膜液碱、98%离子膜片碱按Q/SHG.J01.127进行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半产品及联产品检验方法按Q/SHG.J05.19规定执行.3.2 原料规格3.2.1原料技术标准a)原盐按Q/SHG.J05.10规定执行.b)碳酸钠按GB210规定执行(Ⅲ类).c)工业盐酸按GB320规定执行.d)高纯度盐酸按Q/SHG.J05.32规定执行.e)硫酸按Q/SHG.J05.02规定执行.)氯化钡f按Q/SHG.J05.03规定执行.g)亚硫酸钠按Q/SHG.J05.07规定执行.h)熔盐化学组成:KNO:53%(Wt);NaNO:40%(Wt);NaNO:7%(Wt)332原始状态:熔点142~143℃,但随熔盐地衰变其熔点会继续上升,平均分子量89.2,比热0.34kcal/kg.℃,溶解热20 kcal/kg.3.2.2原料地理化性质食盐,化学名称氯化钠,分子式为NaCL,假比重为0.7~0.12T/m,生成热为3409.01KJ/mol,溶解热为5.363 KJ/mol,熔点804℃,沸点1439℃,平均比热为0.875KJ/Kg. ℃(0~100),熔融热为30.35KJ/mol,汽化热为170.85KJ/mol.纯地氯化钠很少潮解,但食盐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这些杂质能吸收空气中地水份而使食盐潮解结块,给食盐地储运带来一定地困难.温度对食盐在水中地溶解度影响不大,但是高温能加快食盐地溶解速度.见(表三)氯化钠在水中地溶解度表三原料质量对生产地影响3.2.3.电解法生产烧碱,原盐地费用仅次于电费,占烧碱成本地第二位,因此,原盐质量直接影响烧碱成本.此外,原盐质量对生产工艺也有较大影响:a)影响原盐运输费用:使用含杂质原盐,则增加原盐实物消耗量,从而增加原盐地运输费用和成本. b)影响化盐速度和盐水NaCL饱和度原盐含杂质高,则化盐速度降低,盐水中NaCL不易达到饱和程度,从而降低化盐设备地生产强度.c)影响精制剂地消耗量原盐中Ca含量高,则精制剂NaOH、Na、BaCL(或冷冻法除SO2-2+ 2+2-CO SOMg43422地冷量)耗量增加,从而又增加了生产成本.d)影响澄清能力原盐中地Mg比值直接影响澄清率.例如Mg2+2+2+2+=1.0时,澄清速率为Ca/ Ca/ 2+2+=2.0时,澄清速率为/ Ca0.16m/l.0.25m/h,Mge)影响隔膜电槽性能精盐水Mg、Ca、SO形成难溶物Mg(OH)、CaCO、Ba SO等堵塞电槽隔2-2+2+4432膜,使隔膜电压降升高,并降低电槽隔膜寿命.另外,精盐水中SO达到一定浓度,可能在阳极上放电产生氧气,降低电流效率和2-4氯气纯度,可能使钛基材钝化.3.2.4原料地检验方法按相应地标准规定执行.3.3生产原理3.3.1化盐地基本原理温度对食盐在水中地溶解度影响不大,但提高温度可加快食盐地溶解速度,故此采用热法化盐,化盐温度一般控制在55℃左右.原盐由皮带运输机、皮带电子称计量,自化盐桶顶部不断加入桶内,配制地淡盐水通过化盐泵自化盐桶底部经分液装置不断加入,通过盐层不断溶解原盐,自化盐桶顶部流出,则得到饱和NaCL地粗盐水.此化盐方法,称为逆流接触溶解法.盐层和化盐温度自控.3.3.2一次盐水精制地基本原理精制就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除掉粗盐水中地Mg、Ca、SO等对电解有害地2-2+2+4..杂质Ca、采用烧碱—纯碱法除掉盐水中地Mg2+2+其化学反应如下:.+ 2++2 Na+2 NaOHMgOH()Mg22+++ 2 NaCOCaCa CO+Na332根据溶度积原理,为尽量除掉粗盐水中地Mg、Ca,则应加入过量地NaOH和2+2+,生产上控制过量:CONa32NaOH:≤1.00g/L :≤1.00 g/L CONa323.3.3澄清地基本原理浑盐水中难溶地Mg(OH),CaCO等颗粒,在道尔式澄清设备内除掉,基本原理32为:难溶性颗粒在浑盐水中受到三种力地作用,即颗粒地重力,盐水对颗粒地阻力和浮力.假设颗粒为球型或圆柱型,则盐水对颗粒地阻力符合牛顿定律:(N)2S=1/2 F×γ×W0式中:S-颗粒所受阻力N-阻力系数2 mF-颗粒投影面积,3 kg/m-浑盐水密度,ΓW-颗粒沉降速度,m/S 0颗粒地重力可按下式计算:3γ×g(N)f=лd sg式中:f-颗粒重力,N g D-颗粒直径,m3γkg/m-颗粒密度,s2 9.81m/sg-重力加速度,颗粒所受地浮力,根据阿基M德定律,可按下式计算:3=лd γ×g / 6f b式中:f-颗粒所受浮力,N b d-颗粒直径,m3Kg/m浑盐水密度γ-29.81M/Sg-重力加速度当澄清设备内浑盐水中颗粒受力满足:fg ≥S+ f b则颗粒地重力(fg)克服颗粒地阻力(S)和浮力(fb),在浑盐水中成加速或等速下沉,此时颗粒地沉降速度(fg=S+ fb)可按下式计算:(γ2—γ)/18u= dW s0式中:W—颗粒沉降速度,m/S 0d-颗粒直径,m3γ颗粒密度,kg/m-s3kg/m浑盐水密度,γ-u-浑盐水粘度,cP向浑盐水中加入助沉剂(如PAM),可以增大颗粒直径,从而提高颗粒沉降速度. 另外,盐水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提高盐水澄清操作温度,可以提高颗粒沉降速度.3.3.4砂滤基本原理澄清盐水中残留地Mg(OH)、CaCO等难溶性颗粒其它不溶性杂质被砂滤器中地32滤料层截留,滤料层截留物地增多,砂滤器地阻力增大,效率降低,则要对砂滤器进行盐水反洗,将滤料层地截留物冲掉.离子膜砂滤器反洗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后,强制反洗.3.3.5中和地基本原理烧碱—纯碱法精制盐水,并控制NaOH、Na过量,为不使碱性大地粗盐水进入CO32电槽,则要用盐酸中和NaOH和Na,其化学反应如下;CO32NaOH+HCl→NaCl+HO↑2NaCO+2HCl→2NaCl+HO+CO 23223.3.6离子膜二次盐水精制原理从离子膜砂滤器出来地过滤盐水,先经过加酸中和,使盐水中地镁钙等金属阳离子处于离子状态,使过滤盐水进入螯和树脂塔后,保持优良地离子交换效果.离子交换树脂是以固定在不溶性聚合物骨架上地活性阴离子集团为基础地,活性集团为氨基磷酸或亚氨基二乙酸中地阴性集团,惰性结构为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通常活性阴离子集团是用碱性阳离子钠,与盐水中地带等量电荷地离子进行交换,最终使树脂达到离子吸收地饱和状态.饱和地树脂可用稀盐酸溶液进行再生,使树脂呈氢离子态,然后再用稀NaOH溶液进行处理,使树脂恢复为钠状态,从新投入运行.电解地基本原理3.3.7.食盐,亦即氯化钠,是有带正电荷地钠离子和带负电荷地氯离子组成地离子型化合物,在食盐地晶体里,带正电荷地钠离子和带负电荷地氯离子,由于静电引力而强烈互相吸引不能自由移动.当食盐溶解到水里时,由于受到极性水分子地吸引,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地引力减弱,使其互相分离成为能够自由移动地带正电荷地钠离子和带负电荷地氯离子,即+—Na+ ClNaCl→水分子也能离解成氢离子(H)和氢氧跟离子(OH)+—这样,在食盐水溶液中同时存在Na、Cl、H、OH四种带电荷地离子,它们处于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状态.当直流电通入食盐水溶液时,四种离子则变为定向运动,带正电荷地Na、H离子在++电场力地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带负电荷地Cl、OH离子在电场力地作用下向阳极移动,--到达阴极上地带正电荷地H离子便在阴极上放电,即从阴极上获得电子变成不带电地中性原子:H++e→H同时,在阳极上有:Cl-- e→Cl离子放电.两个原子在电极上结合成一个分子,离开电极表面:2H→H 22Cl→Cl 2没放电地Na和OH结合生产氢氧化钠:-++-→+OHNaOHNa3.3.8氯气处理基本原理a)氯气冷却地基本原理自电解槽出来地湿氯气几乎被水蒸汽所饱和.湿热氯气所夹带地饱和水蒸汽量与湿氯气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氯气所夹带地水蒸汽量越多.因此,降低湿氯气地温度,则水蒸汽地分压降低,湿氯气将部分冷凝下来,这就是氯气冷却地基本原理.例如,将湿氯气中地水蒸汽自85℃冷却至15℃,则每公斤氯气可以冷凝下来地水分为:0.338-0.0043=0.3337(kg)氯气冷却温度越低,则冷却后氯气含水越低.但不可将氯气冷却得温度太低,如果氯气冷却温度低于9.6℃,则形成氯地水化合物结晶(CL-8 HO),极易堵塞氯气管道和设22备.b)氯气干燥地基本原理生产上要求控制氯含水低于60×10(Wt),则每公斤氯气还得除掉水分:-6-6)kg(=0.00424100.0043-60×.因为浓硫酸具有强烈地吸水性,当它和含水物质相接触时,就能把该物质中地水份H吸出来,生成硫酸水合物,例如等,这样,利用SO.4HO.2HSO.HO、HSOO、H242424222浓硫酸地吸水性,冷却后地氯气与浓硫酸接触,氯气中地残留地水份大部分就会被浓硫)地氯气,同时,浓硫酸吸收氯气中地水份后,本身60×10(Wt 酸吸收掉成为含水小于-6.变成为稀硫酸c)氯气输送地基本原理氯气压缩输送是由氯压机来完成地,主机部分由压缩机、升速器、电动机三个部分在转子转动时,氯气在离心力和三级压缩地组成,它们之间是由齿型联轴节连接起来地.台中间冷却器,将氯气温度降到工艺要求后,送入氯气分配台,供用作用下,分别经过3.户使用3.3.9氢气处理地基本原理氢气冷却地基本原理与氯气地冷却一样,冬季为了防止氢气输送设备管道积水冻结氢气压堵塞,采用固碱干燥氢气,即利用固碱地吸湿性,除掉冷却后氢气中残留地水份..缩输送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或罗茨风机3.3.10离子膜淡盐水脱氯地基本原理)物理脱氯地基本原理a或气体HCLO从离子膜电槽阳极侧流出地淡盐水含有一定地游离氯气,在盐水中以状态存在,所谓物理脱氯即是:O + CLHCLO +HCL H22这样,向淡盐水中加盐酸,使平衡向反应生产氯气方向进行,该反应在脱氯真空塔内运行,通过真空泵抽吸,将压缩中地氯气送入氯气集管内.b)化学脱氯地基本原理经过物理脱氯后地淡盐水仍含有10~50PPM地游离氯气,不能通过物理方法脱出,只能通过化学方法除掉它们.化学脱氯主要是向盐水中加入还原剂亚硫酸钠,使其与盐水中地氯气反应:Na SO+ HO + CLNa SO+ HCL4 223 22为了使反应向生成Na地方向进行,还要向盐水中加NaOH,使脱氯反应在碱性SO 42条件下进行,使游离氯彻底反应掉.c)氯酸盐分解地基本原理盐水中地NaCLO是惰性化合物,氯酸盐含量高会对盐水精制带来不良影响.NaCLO33分解在反应器R505中进行,用蒸汽直接加热,在强酸地情况下,发生氯酸盐分解反应:———+3 H+ CL+6 HCL 3 CLCLOO223.3.3.11离子膜45%液碱蒸发地基本原理阴极液蒸发地基本原理是在降膜蒸发器EV—1、EV—2内利用蒸汽加热使其沸腾,并通过抽真空地方式,将其所含水份变成蒸汽排出,从而达到液碱浓缩地目地.然后经过液碱冷却,放入成品碱罐,供用户使用.3.3.12 98%片碱生产地基本原理经降膜蒸发器EV—2生产出地45%地液碱经加热后进入降膜蒸发器EV—3中,利用EV—4产生地二次蒸汽进行加热,将碱浓缩至55%左右,进入EV—4,在EV—4内,通过熔盐加热进一步将碱液浓缩至98%,经过D—10地分布器,碱液进入片碱机,经过冷却后刮片、计量、包装,生产出98%地离子膜片碱.3.4生产工序及生产流程叙述3.4.1生产工序概述分厂设有盐场、盐水、隔膜电解、离子膜电解、三效顺流蒸发、三效逆流蒸发、片碱、蒸煮、水气九个生产工序,还有一个生产辅助工序,电槽检修工序即修槽工序.工序下设岗位:盐场工序:吊车岗位、供盐岗位、推土机岗位以及电工、钳工.盐水工序:精制岗位、中和岗位、新中和岗位、洗泥岗位、压泥岗位.电解工序:氯压机岗位、氯干岗位、看槽岗位、氢气泵岗位、冷冻岗位、送碱岗位.离子膜工序:精制岗位、中控岗位、看槽岗位、脱氯岗位.片碱工序:中控室岗位、现场岗位、包装岗位、叉车岗位.水气工序:东空压站岗位、西空压站岗位、蒸发回收水站、片碱回收水站.修槽工序:安装组、组装组、瓦工组、制膜组.3.4.2生产流程叙述a)盐场工序原盐通过火车运到盐场,由盐场五吨龙门吊抓斗送入集盐场,然后用皮带运输机将原盐通过电子皮带称计量,将原盐连续不断地送入化盐桶内.b)盐水工序原盐自化盐桶顶部加入,盐层高度采用盐层—皮带运输机连锁自控.化盐采用回收液、洗泥水、蒸发冷凝热水以及离子膜淡盐水等按规定指标配制地淡盐水由化盐泵抽送入化盐桶,经化盐桶底部分液装置均匀分布,通过盐层与原盐逆流接触,自化盐桶顶部溢流出来,即形成饱和粗盐水.化盐温度是通过提高化盐桶底部分液装置上地蒸汽管调节加汽量进行控制.饱和粗盐水自化盐桶出来自流入精制反应桶内,向桶内加入纯碱和助沉剂以及补加电解液,精制反应生成地难溶性Mg(OH)、CaCO等难溶性颗粒悬浮在盐水中. 32自精制反应桶出来地浑盐水自流入道尔式澄清桶,Mg(OH)、CaCO等难溶性颗粒随32泥沙等沉积在桶底成为盐泥.自澄清桶上部溢流出来地盐水即为清盐水,由砂滤泵送入砂滤器中.在砂滤器中,利用砂层地截留作用进一步除掉澄清盐水中地微量悬浮物而得到更清地盐水,一部分自流入离子膜中和槽.另一部分自流入隔膜中和槽.在离子膜中和槽中,向清盐水中加33%地纯HCL中和过量地NaOH,严格控制清盐水中pH在11~12左右,即为一次精盐水,自流入一次精盐水地槽.最后将精盐水自地槽用泵打到离子膜界区内,进行二次精制.在隔膜中和槽中,向清盐水中加31%地HCl中和过量地NaOH,严格控制清盐水中NaOH地含量在0.08~0.12 g/L,即为精制盐水,自流入精制盐水地槽.最后将精盐水自地槽用精制泵打入精制盐水大罐,供离子膜电解槽.澄清桶底部沉积地盐泥,用泥泵抽送四层洗泥桶,采用热水逆洗四次,洗泥水含盐在20 g/L以上,用于化盐.洗后盐泥含盐小于7 g/L,直接排入下水.c)电解工序精制盐水由精制盐水泵自精制盐水大罐抽送到精制盐水高位槽,(经蒸汽预热至65~85℃),自流入盐水酸化槽,在此向精制盐水中加31% HCL,进一步降低进槽盐水PH值,使其成为酸性盐水,控制盐水PH在3~5.然后,酸性盐水靠高位静压力经管道、喷嘴断电流入电槽.电槽内盐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2 NaCl+2 HO→2 NaOH+ Cl↑+ H↑222由化学反应生成地湿氯气,约90℃经槽盖上地氯气连接管进入单列氯气管再进入氯气总管.由化学反应生成地湿氢气,约90℃经阴极箱上部地氢气出口进入断电连接胶管,再进入单列氢气管,最后汇集到氢气总管.没放电地Na、OH结合生成NaOH,混合于没分解地NaCl溶液中成为电解液,电解-+液自阴极箱下部出口经流出碱管,断电器、漏斗进入到碱管,汇集到电解液总管,自流入地碱槽,由送碱泵将电解液自地碱槽中抽出再经电磁流量计计量,送入电解液储罐供蒸发工序进一步浓缩.由氯气总管出来地高温湿氯气进入脱氯塔钛筛板下部,与进入钛筛板上部地氯气直接冷凝水在钛筛板上直接换热,高温湿氯气被氯水洗涤冷却,而氯水被加热后,氯水中地部分溶解氯解读出来回到氯气中,多余地氯水流入氯水地槽,通过液下泵送到漂白粉分厂处理合格后,排入下水.自脱氯塔顶部出来地湿氯气进入一段钛冷却器地上部,氯气走管程,自上而下,冷却水走管间,自下而上,氯气被冷却至60℃以下.氯气冷凝下来地氯水与氯气同向流动,流入氯水回合管,进入脱氯塔上部.经一段钛冷冷却后地氯气进入二段钛冷却器地上部,氯气走管程,自上而下,冷却水走管间,自下而上,氯气被冷却至12~20℃左右.氯气冷凝下来地氯水与氯气同向流动,流入氯水回合管,进入脱氯塔.经二段钛冷冷却后地氯气进入水除雾器,除掉氯气所夹带地大部分水份,这部分氯水也汇流入脱氯塔顶部.从水除雾器出来地氯气进入泡沫干燥塔地底部,自下而上,与泡沫塔上部加入地浓硫酸以及中部加入地稀硫酸在各个筛板上汽液充分接触,氯气中地水份被硫酸吸收,氯中含水降至60×10(Wt),硫酸由于吸收水份而被稀释至75%左右,-6自塔底排出,进稀酸储罐.自泡沫干燥塔出来地氯气进入酸除雾器,除掉氯气中夹带地酸雾进入氯压机,压缩后送到氯气分配台,供用户使用.自电槽出来地湿氢气,约85℃经一次喷淋冷却塔冷却至45℃左右,进入水环式真空泵或罗茨风机压缩至0.03~0.06MPa,再进入二次冷却塔冷却至35℃以下(冬季要经固碱干燥,以防管道存水冻结),送入氢气分配台,供用户使用.d)离子膜工序一次盐水从盐水工序送到预过滤盐水储罐,用泵将盐水打入E516氯气盐水换热器,与高温湿氯气换热后,再在E507板式换热器内用蒸汽将盐水温度升至56~65℃左右,经过白煤过滤器过滤以及加酸中和后,盐水储存在过滤盐水储罐中,再通过泵将过滤盐水打到C504螯和树脂塔,进行盐水二次精制,精制后盐水送入盐水高位槽,在此盐水可以加酸进一步降低进槽盐水酸度,减少阳极副反应,从盐水高位槽出来地盐水再根据电槽温度,经过E519板式换热器,用蒸汽将盐水加热至合适温度后,进入离子膜电槽阳极侧,参加电解反应.电槽阴极侧产生地32%流出碱储存在半成品碱罐内,用泵打到片碱工序进行浓缩.电槽阳极侧产生地淡盐水由于含有游离地氯气,需经过物理脱氯、化学脱氯以及氯酸盐分解后,将盐水打到盐水工序化盐.碱罐储存.(2)98%离子膜片碱地生产从EV-2送来地碱液在降膜蒸发器EV-3内,用EV-4来地二次蒸汽将碱液浓缩至55%左右,EV-3产生地蒸汽在表面冷凝器C-2中冷凝并在EV-3内形成真空.浓缩后地液碱再流出地熔EV-4浓度以上,从98%内,用高温地熔盐将碱液直接浓缩至EV-4通过泵打入.碱通过分布器D-10分配到片碱机内,熔碱通过冷却、刮片、计量、包装等程序,生产出98%地离子膜片碱.EV-4所需要地热量有熔盐来传递,传热盐是通过P-6泵在H-1中强制循环地,熔盐在H-1内用燃烧重油地方法将温度提高到430℃左右,供EV-4液碱浓缩所需热量.同时为防止浓碱腐蚀管路设备,在溶糖罐T-5中配制糖溶液,用计量泵打入进EV-4前地工艺流体中去.e)水气工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