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
健康教育
1. 向患者解释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 药物的性质调好输液速度,不要自己调节滴数, 防止发生肺水肿。封管后告知患者穿刺部位防 水防牵拉,不可提重物长时间下垂肢体,不可 过度用力,衣袖不可过紧,不可在穿刺肢体测 血压,静脉穿刺。
2. 告诉患者输液反应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如有心 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
周围静脉
上肢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
周围静脉
手 背 静 脉 网
周围静脉
下肢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足背静脉网
【计划】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 愿意接受治疗,协助排空大小便。
3.用物准备 根据不同的输液方法准备用品。
4.环境准备 安静整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静脉高营养液
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 用于维持正氮平衡,提供能量,补充维 生素和矿物质。
三、静脉输液原则和顺序
静脉输液原则
注意补钾“四 不宜”原则: 一般遵照 输入溶液的种类及量 “先晶后胶”、 不宜过多 不宜过快 应根据患者的水、 成人每日 “先盐后糖”、 成人每分钟 不宜过浓 不超过5g,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不宜过早 小儿每日 “宁酸勿碱” 30~ 40滴 浓度不超过 的程度来决定 见尿补钾 0.1 ~0.3 (小儿酌减) 0.3 % 的原则。 g/kg体重。
输液过程中,如茂菲滴管内液面自 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 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及时更换输液 器。
发热反应 fever reaction
七 输 液 反 应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circulatory overload reaction
静脉炎 phlebitis 空气栓塞 air embolism
3.做好长期输液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 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二)头皮静脉输液法
特点:血管丰富,分支较多、互相沟通、 交错成网,且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便于 固定,不影响患儿的活动,便于保暖。
临床上常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的有:额 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
【评估】
1.评估医嘱 认真核对医嘱、输液卡 2.评估患儿 (1)全身情况:患儿的年龄、病情、意识状 态、生命体征、有无脱水、营养状态等。 (2)局部情况:患儿头皮皮肤、静脉情况, 肢体活动程度,是否需要采用静脉留置针等。 3.评估家长 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原理
液体静压+大气压>静脉压
目的
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营养,供给能量。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二、常用溶液 及作用
晶体液 胶体液
静脉高营养液
晶体溶液
对维持 细胞内、 外水分的 相对平衡 起着重要 的作用,
晶体溶液 的分子小, 在血管内 存留时间 短
对纠正体内 电解质失调 效果显著。
1.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 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 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 钠溶液(林格式等渗溶液)。 3.碱性溶液:用于调节酸碱平衡、纠正酸中毒 5%碳酸氢钠溶液、11.2%乳酸钠溶液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消除水肿 20%甘露醇、25%山梨醇、50%葡萄糖溶液。
操作步骤
封管液的种类:
①无菌生理盐水:每次用量5~l0ml, 停止输液后每隔6~8小时重复冲管一次。 ②肝素盐水溶液:每毫升生理盐水内含 10 ~ 100单位肝素。每次用量2 ~ 5ml,抗凝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
操作步骤
核对检查、加药插管、解释排气:同密闭式 静脉输液操作。 查留置针--备输液贴膜--接针排气—
五、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每ml溶液
的滴数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
输液时间 (分钟)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 (小时) = 每分钟滴数 × 60(分钟)
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称为点滴系数,目前常用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有 10、15、20三种。
例 题
患者男性,7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诱 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入院后给予 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输液总量为 800ml,计划5小时输完,输液器滴系数为 15。 问:患者输液的每分钟滴数多少?
4.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做到“一针见血”,赢得患者 信任。
5. 为发生防止空气栓塞,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 气,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注意事项】
6.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须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一般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5天,不能超过7 天。 7. 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仔细观察患者的全身及局部反应,及时处理输 液中的问题,主动配合医生处理各种输液反应。 每次巡视后,做好记录。 8.加强无菌观念,防止交叉感染,做到一人一巾 一带。保证输液器及药液的无菌 ,持续输液超 过24小时的患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
【计划】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儿:排尿或更换尿不湿。 3.用物: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另备装有 5-10ml生理盐水注射器一副,备皮工具、 4~5号头皮针。 4.环境:环境清洁、安静、通风良好、光线 充足。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流程
核对加药--核对解释--挂瓶固定 选择部位 患儿取舒适体位,助手固定患儿头部及 肢体,护士立于患儿头侧,选择直、粗、回流好 的头皮静脉,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使静脉显 露。 消毒皮肤 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2遍 穿刺固定--调节滴速--核对记录--拔针整理
【实施】 1.密闭式输液法 密闭式输液法是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原装密封瓶或 软包装密封袋内进行输液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不 易污染。 (1)用物准备:
按医嘱写好输液卡和标签,备好药液。密闭式一次 性输液器、瓶套、开瓶器、剪刀、止血带、输液贴或胶 布、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砂轮、弯盘;必要时备小 夹板及绷带。
在治疗室
1床张三 生理盐水250ml + 青霉素160万u 2/日
备物
加药
插管
在病房
查对、解释 选静脉 挂输液瓶 扎止血带 穿刺 填卡 排气 握拳 固定
备胶布 再排气
消毒
三松
调滴速
安置、整理
操作步骤及要点
选择静脉: 结扎止血带: 进针角度: 静脉应粗直、 根据病情及药 在穿刺点上 针尖斜面向上 弹性好、 液的性质 方6cm处 与皮肤呈15-30° 避开关节 角
目的
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 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疗法。 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用来测量中 心静脉压。
穿刺部位
【注意事项】
1.准确选择穿刺点,穿刺点位置过高因离下 颌骨太近而妨碍操作;过低则易损伤锁骨 下胸膜及肺尖而导致气胸。
2.加强巡视,如发现管内有回血,应及时推 注封管液,防止血块堵塞管道。若发现管 内有凝血,立即用注射器将血块抽出,切 忌将血块推入血管而造成栓塞。
结扎止血带方法
静脉穿刺方法
针头固定法
胶布固定方法
夹板固定肢体法
排 气 法
抬高滴管下端输液管 挤压滴管使溶液迅速流至滴管1/2~2/3 满时,迅速转正滴管,手持针栓部,使 液体顺输液管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 内的空气 关闭调节器,妥善放置针头
输液排气示意图
调节滴速方法
滴速调节 根据病人 年龄 病情 药物性质 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
原因
临床表现
护理
1.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及时 通知医生。
例 题
患者男性,7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慢 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入院后给予抗 感染、平喘、祛痰治疗,输液总量为 800ml,早上8点开始输液,液体滴数 为40滴∕分,输液器点滴系数为15。
问:患者输液几点输完?
案 例
某患者金某刚开始静脉输液时,滴速
为60滴/分,输液半小时后,金某发现滴速
越来越慢,数了一下,滴速只有32滴/分, 因此就叫来护士。如果你是护士,你会从 哪些角度去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
四、常用静脉输液法
周围静脉输液法 头皮静脉输液法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评估】
1.评估医嘱 认真核对医嘱、输液卡。 2.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 中毒、有无脱水、严重感染、营养状态等。 (2)局部情况: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静脉情况及肢 体活动程度,有无周围循环衰竭,是否需要采用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穿刺和静脉留置针等。 (3)健康知识:患者对疾病与输液作用的认识态度。患者 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浅红或与皮肤同色
厚、不易压瘪 易滑动 有 离心 鲜红 大、树枝状、患儿痛苦
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一般不超过20滴/min.
(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 表浅,位置较固定,易于穿刺。但不宜多 次穿刺,因此常采用静脉留置针方法输液。 穿刺点:在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 1/3处,颈外静脉外缘进针。
选择部位(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 嘱咐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常规消毒皮 肤,消毒范围为8×10cm,待干)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
【注意事项】
1.根据医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2.根据患者病情、药物性质、用药原则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并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3. 输液前必须遵守选择静脉的原则选择穿刺部位。对于需 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有计划更换输液部位或备有留置 针,以保护静脉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心端小静脉 开始。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 可能途径:输液瓶或输液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