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由于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及化学性能而被人们广泛研究,特别是对于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石墨烯更是研究的热点。

这些新型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特别是在电化学领域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主要阐述了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碳纳米管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1电化学传感器概述电化学传感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识别系统;传导或转换系统。

识别系统与待测物的某一化学参数(常常是浓度)与传导系统连结起来。

它主要具有两种功能:选择性地与待测物发生作用,反所测得的化学参数转化成传导系统可以产生响应的信号。

分子识别系统是决定整个化学传感器的关键因素。

因此,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分子识别系统的选择以及如何反分子识别系统与合适的传导系统相连续。

电化学传感器的传导系统接受识别系统响应信号,并通过电极、光纤或质量敏感元件将响应信号以电压、电流或光强度等的变化形式,传送到电子系统进行放大或进行转换输出,最终使识别系统的响应信号转变为人们所能用作分析的信号,检测出样品中待测物的量。

最早的电化学传感器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用于氧气监测。

到了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小型电化学传感器开始用于检测 PEL 范围内的多种不同有毒气体,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敏感性与选择性。

目前,为保护人身安全起见,各种电化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许多静态与移动应用场合。

2 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空间尺寸在0.1-100 nm之间的物质拥有很多宏观状态下没有的特性[1]。

我们把这些具有一定功能性、三维空间尺寸至少有一维介于0.1-100 nm 之间的一类物体统称为纳米材料。

它是由纳米微粒、原子团簇、纳米丝、纳米管、纳米薄膜或由纳米粒子组成的块体。

由于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以及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2, 3]、体积效应[4]、表面效应[5]和量子隧道效应[6]等特性,纳米材料在光学、热学、催化、光化学以及敏感特性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因此它具备其它一般材料所没有的优越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化工、生物、军事、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在整个新材料的研究应用方面占据着核心的位置。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 A族。

作为地球上最容易得到的元素之一,碳元素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

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它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利用现代科技的不同制备方法,我们可以制备出不同独特空间结构和特异性能的碳纳米材料,其中包括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和三维的石墨或金刚石。

依靠独特的空间结构和优异的化学性能,它们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接下来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2.1碳纳米管CNTs是1991 年日本电镜学家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验石墨电弧中产生的C60时首次发现的,它是一种纳米尺度的具有完整分子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可以看成是由类似石墨的平面围绕中心轴卷曲而成的无缝中空管,顶端是由碳五元环和六元环构成的管帽。

其中每个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3 个碳原子以σ键相互键合。

根据管壁的层数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

其中MWCNTs相邻的层之间的间距相当,约为0.34 nm。

根据CNTs中碳六边形沿轴向的不同取向可以将其分成锯齿型、扶手椅型和手性型三类[6], 具体结构见示意图1。

正是由于CNTs尺度、结构和拓扑学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它既不是典型的微观系统,也不是典型的宏观系统,它具有许多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图1 几种不同类型的碳纳米管:(a)椅型管,(b)锯齿管,(c)手性管2.1.1碳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电化学研究工作中一直大量使用碳质材料作为导电和电活性材料,且该材料已在传感器、电池、电容器、电合成、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

CNTs 具有小的半径,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导电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是电化学领域所需的理想材料。

CNTs 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特性和表面微结构,在电化学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CNTs 的管径小,比表面积非常高,特别是理想状态的SWCNTs,其组成原子全部为表面原子,用它来修饰电极将使电极的真实表面积大大提高,为电化学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场所。

(2)CNTs具有碳质材料稳定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

同时,较之传统的碳质材料,CNTs中电子转移的动力学行为更好,接近理想状态的能斯特方程,CNTs制成的电极能促进反应中的电子传递[7]。

(3)CNTs 表面原子多,表面能高且原子配位不足。

CNTs 开口处由于存在五元环,或者开口端含有金属催化剂以及更大的曲率,使得开口端比侧壁反应性更强。

且经过酸化处理、气相氧化、等离子蚀刻等,可使CNTs 的侧面和端口带有很多的官能团(如-OH、-COOH)和表面缺陷,这为反应提供了非常多的活性位点,很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吸附和电子转移作用,能够大大提高电子的传递速度,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4)CNTs上活性基团的存在和其表面较强的化学活性为CNTs的表面修饰提供了有利条件。

B和N等掺杂剂的取代性被用于制备p型和n型CNTs。

可通过化学反应或在其表面沉积金属等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制备理想的修饰电极[8]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CNTs多种生产工艺[9-20],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固相热解法、辉光放电法、离子轰击生长法、太阳能法、电解法、原位催化法、水热合成法、气体燃烧法、聚合反应合成法以及氧化铝为模板法等,其中主要的制备方法有电弧放电法、激光切除法、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热沉积法等。

2.1.2 碳纳米管的应用及前景基于CNTs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化学等性能,人们正在致力研究开发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下面主要介绍CNTs 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1) CNTs 及其修饰电极。

由于CNTs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活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尤其对过电位的大大降低及对部分氧化还原蛋白质的直接电子转移现象,因此被广泛用于修饰电极的研究,并对生物分子进行检测。

CNTs 修饰到电极表面后,其表面的醌式基团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某些物质,达到物质的分离和富集的目的,并通过电化学仪器使物质在复杂体系中得到了检测。

CNTs 修饰电极的使用能够改善生物分子的氧化还原可逆性,降低过电位,同时检测多种分子。

(2)催化剂载体。

由于CNTs 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它的稳定性,它可以作为化学催化剂的载体,以增加化学反应的效率。

研究人员利用CNTs 开口顶端的活性作为粒子吸附剂,吸附一些活性高的粒子,做成分子水平的催化剂。

CNTs 的管腔可用做氢氧反应的催化剂金属铂的载体。

载有Pt-Co双金属粒子的CNTs 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催化肉桂醛的加氢反应,具有活性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21]。

Wan 等人报道了用三苯基磷修饰的Pt纳米颗粒均一地分散在MWCNTs 表面而制成的Pt/CNTs 催化剂,它对甲醇氧化具有很高电催化活性且抗CO 中毒能力强,并且其性能已经超过了商用的E-TEK 催化剂。

另外,将常用的石油工业的催化剂镍、铁等用溶解-沉淀法将其离子吸附于碳管上,可制备出催化能力高数倍的,高温下催化剂金属不挥发、不熔合和不失活的优良的催化剂。

总之,CNTs 独特的结构和特异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让其在各领域的方方面面都有大量的应用,并且对其潜在的应用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科学家们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对碳纳米管的研究仍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1.3 碳纳米管在电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CNTs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表面性能及独特的电化学性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分析、生物传感器等研究领域。

1、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CNT modified electrode,CNTME)是通过不同的修饰手段将碳纳米管修饰至电极上,使电极具有大比表面积、多孔性和粒子表面带有较多功能基团等特性从而可以对某些物质的电化学行为产生特有的催化效应。

因此,CNTME 在基础研究和分析应用方面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975 年miller[22]和Murray[23]分别报道了按人为设计对电极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的研究,标志着化学修饰电极的正式问世,从而开创了从化学状态上人为控制电极表面结构的领域。

Britto[24]研究组首先用类似于碳糊电极的制备方法将CNTs制成碳纳米管糊状电极,这种电极对多巴胺电化学反应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 可用于对多巴胺的定量测定, 开辟了碳纳米管应用的新领域。

2、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CNTs修饰电极有多种制备方法:涂布法,聚合物包埋法和组合法[25]。

其中最简便也最常用的是涂布法,即先将CNTs均匀地分散在特定溶剂中,再涂敷到电极表面而制成的。

由于CNTs的多孔性及较小的二维结构容易被溶剂润湿,从而形成了较好的电极/溶液界面。

此类电极具有促进电子传递速率的能力,对生物分子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26]。

由于CNT 具有独特的电子特性,将其制成电极时能促进电子的传递,具有一定的电催化、电分离功能,因此可将其应用到体系比较复杂、待分析物含量较低的物质分析[27]。

由于CNTs极好的抗拉强度、极高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导电性、极高的纵横比以及催化活性的表面使得基于CNTs制作的传感器具有高灵敏感度、高选择性、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及易微型化等特点[28]。

因而CNTs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测定及生物分子等测定研究,为决策者所需的重要参数进行实时测量。

(1)药物测定:电化学传感器能进行临床、离体或活体的药物检测,进行药物代谢机理的研究以及药品生产中的质量监控等。

在药物分析中,分析对象是包含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可以预料对CNTs的修饰、分散和纯化以及CNTs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等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还将为研究纳米药物微粒对有病组织、癌细胞、有缺陷基团的修复与治疗机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

Wan[29]等人用SWCNTs修饰的玻碳电极以电化学伏安分析法测定溶液中的痕量鞣酸。

发现在同样的条件下,与未经修饰的裸玻碳电极相比,SWCNTs修饰的玻碳电极对鞣酸的响应大大增强,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