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B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3.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D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D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C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7.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C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D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 B )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 C )
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
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ABCE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起指导作用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BCD )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3.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 CDE )
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的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 CDE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形而上学
D.绝对主义
E.相对主义
5.“有用的就是真理”的错误实质是 ( BDE )
A.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
B.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同
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
D.歪曲了真理的本性
E.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三、辨析题
1、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获得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
X
2、说真理具有相对性,就是说真理里面包含着错误。
X
3、说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就不是近似的认识。
X
4、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X
5、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X
四、问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
4、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理及意义。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