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修 期末考试试卷 思修模拟试题十(附答案)

思修 期末考试试卷 思修模拟试题十(附答案)

思修模拟试题十(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A.刑法B.根本法C.民法D.规章2.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A、公开投票的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D、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不允许任何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现象存在,也不允许任何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发生,这体现了()A、公民权利和义务平等性B、公民权利和义务广泛性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5.在不同种类的处罚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A、管制B、罚款C、拘役D、没收非法所得6.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是()A、行政组织法B、民政行政法C、科技进政法D、卫生行政法7.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B、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C、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D、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8.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实行独立经营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纳税的单位称为()A、企业法人B、非企业法人C、事业单位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9.一日,某职员要求与公司马上解除劳动合同,该职员所提的理由中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A、试用期已满B、另有公司高薪聘请C、公司未按约定支付工资D、工作比别人辛苦,业绩比别人好,却未得晋升10.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对经济组织和个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的经济活动。

国家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税是()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11.下列属于环境保护法的规范性文件是()A、《水法》B、《森林法》C、《土地管理法》D、《野生动物保护法》12.甲委托乙代理自己经营商店,下列事件中可导致此委托代理终止的是()A、甲因病死亡B、乙因病死亡C、甲患了精神病D、乙因小腿骨折住院治疗13.四村民申办私营企业,其不被允许的经营范围是()A、承包建筑工程B、组建运输车队C、从事餐饮服务D、吸纳居民存款14.在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A、中断B、中止C、延长D、终止15.王某拾到李某丢失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

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无因管理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16.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A、类推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7.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终止18.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B、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C、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D、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防卫19.科学的人生观是()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20.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B、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的尊重和满足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适用表述正确的是()A、违法行为在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B、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C、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D、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E、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2.在经济法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规范市场主体方面的文件有()A、《保险法》B、《商业银行法》C、《个人独资企业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E、《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3.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相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B、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C、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D、通过社会舆论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E、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部分先进分子的要求4.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

"这表明()A、在恋爱过程中不应有轻率和放荡的行为B、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之以度C、真正的爱是远离疯狂和近于淫荡的东西的D、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E、爱情内蕴着的丰富的社会属性把人的一切自然属性排除在外5.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A、使人不需艰苦劳动,便可从享其成B、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C、使人保持心境轻松、平稳、态度乐观D、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E、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更多的幸福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2.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及其内容。

3.简述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4.简述刑罚的概念及其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小题12分,2小题13分,共25分)1.论述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2.联系实际说明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及如何确立科学的信念一、单选题1.D2.A3.A4.A5.B6.A7.C8.A9.C 10.B11.D 12.B 13.D 14.B 15.B 16.A 17.C 18.D 19.C 20.D二、多选题1.DE2.BCE3.ABC4.ABCD5.CDE三、简答师1.答: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必须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

(2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着重要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1分)(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1分)(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1分)2.答: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2分)人生观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

第二,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3分)3.答: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实施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

(1分)其构成要件有:(1)损害事实的发生。

(1分)(2)致害行为的违法性。

(1分)(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1分)(4)侵害人有过错。

(1分)4.答: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

(1分)(1)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1分)(2)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1分)(3)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1分)(4)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1分)四、论述题1.答:(1)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等观点和规范的总和,是目前最先进的道德体系。

(2分)(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都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

但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性文件,后者是由社会舆论确立的一般社会意志;前者着重要求人们的外部行为及其后果,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后者是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境界,由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保证其存在和发生作用。

(4分)(3)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

一方面,前者在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中起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

(4分)(4)总之,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很好运用,既要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人才。

(2分)2.答:(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2分)(2)其对人生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即信念作为世界观、人生观的一部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想出发点。

如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人总以为所有的人都跟自己一样自私,因而总是对别人的善良愿望表示怀疑。

(2分)第二,信念是评判事物的标准,即信念作为一种稳定的立场,会左右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如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充实自己,信奉"金钱就是一切"的人则可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赚钱。

(2分)第三,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信念中包含着坚定不移的认识和情感上的高度认同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如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而献身。

(2分)(3)我们提倡确立科学的信念即为社会主义信念,也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真诚信仰。

确立社会主义信念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在社会主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2分)二是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产生真理性认识,并使其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渐上升为社会主义信念。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