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法课件反不正当竞争法(新)
经济法课件反不正当竞争法(新)
二、不正当竞争具体行为及其规制
1、市场混淆行为 (1)市场混淆行为又称商业混同行为,是 指经营者采用欺骗性的手段,从事市场交 易,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 商品或服务相混淆,以造成购买者误认或误 购目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市场混淆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A.市场混淆行为是以竞争为目的的。 B.市场混淆行为表现为对他人的标志或标 示的利用。
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
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
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阅读材料二十四: 北京商品房小区命名“钓鱼台”被罚9万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 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1993年12月1日实施的《反 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定义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直接明确规定该 法规制的对象是“经营者”,即以盈利为目 的、从事商品的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法 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C.市场混淆行为的本质是欺骗性的。
(3)市场混淆行为的种类 A.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商品、同 一种服务或类似商品、类似服务上使用与 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
《商标法》第52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
★竞争关系对认定不正当竞争的作用: 阅读材料二十三:宝洁诉晨铉不正当竞争案
(2)行为违法性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竞争原则的 规定或者该法列举的禁止不正当竞争的具 体规定
★一般条款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运用
(3)行为危害性
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 的合法利益。
一般条款:法律中的某些不具有确定内涵、 外延,又具有开放性的指导性规定,其文 义是空泛的、抽象的,表达立法者的价值 倾向。
◇合并立法:匈牙利《禁止不正当市场行为 和限制竞争法》、加拿大《加拿大竞争 法》、南斯拉夫《防止不正当竞争和限制 协议法》、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
◇我国立法体例:从合并立法到分别立法
——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涵盖不正当 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列举11种行为)
——2007年通过《反垄断法》吸收了《反不 正当竞争法》中的5种行为
5、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原则——兜底的标准 弥补列举的缺陷与不足,以无形的标准对 付无时无刻变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竞争法的起源
1、竞争的支柱机制——优胜劣汰
2、宏观层面,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倾 向
3、垄断好不好?
4、除了垄断之外的其他不正当竞争
5、现代意义上的竞争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 世纪初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
B.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 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 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 该知名商品
★知名商品的认定: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 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认定知名商品 应考虑销售时间、销售区域、销售额、销售对象、 宣传的时间、程度和地域范围、作为知名商品受 保护的情况等因素。
(五)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1、竞争关系——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 2、竞争管理关系——国家机关与经营者之 间
(六)竞争法的调整范围 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并存
★竞争法的立法体例
◇分别立法: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 对限制竞争法》;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 法》&《Leabharlann 于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证交易 的法律》
一般条款与具体规则的关系:具体规则由一 般条款派生而来,是一般条款在反不正当 竞争具体领域的眼神和表现。
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
(一)市场混淆行为 (二)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的行为 (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的行为 (四)商业贿赂行为 (五)虚假宣传行为 (六)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七)低价竞销的行为 (八)附条件交易的行为 (九)有奖销售中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十)商业诋毁行为 (十一)串标行为
《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 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 第3条
本规定所称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 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
本规定所称特有,是指商品名称、包装、装潢非为相关 商品所通用,并具有显著的区别性特征。
本规定所称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是指知名商品独有的 与通用名称有显著区别的商品名称。但该名称已经作 为商标注册的除外。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 争法
第一节 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的定义和内涵 1、竞争:有着不同经济利益的两个以上的经 营者,为争取收益最大化,以其他利害关系 人为对手,采用能够争取交易集会的商业策 略,争取市场的行为。
2、内涵: A.主体:相互排斥的经营者 B.表现:推行一系列的商业策略 C.结果:优胜劣汰
2、平等原则 法律地位平等 权利、义务设定平等 尊重对方的独立地位 市场对每一位竞争者平等
3、公平原则——道义和正义观念在法律上的 体现 权利、义务的设定应公平合理 遵循同一游戏规则 正常经营活动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非法干 扰和不正当妨害
4、诚实信用原则(帝王条款) 切实履行合同,恪守诺言
善待对方,不欺诈,不胁迫,不运用不 正当的手段谋取非法利益,不侵害其他竞 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七)竞争法的作用
1、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规范经营者的竞争行为,提高经济效 益
3、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引子:视频——大白免和丑粮液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概述 1、定义:不正当竞争行为指经营者为了争夺 市场竞争优势,违反公认的商业习俗和道 德,采用欺诈、混淆等经营手段排挤或破坏 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损害其他经营 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