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集态结构

聚集态结构


Tg
Tm
Tf T/℃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玻璃态 黏流态
M较小
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M很大
玻璃态 高弹态 黏流态
注意:由于高弹态对成型加工不利,因此,一般情况下,对结晶态高聚物而言要严格 控制相对分子质量,防止很大造成的不良影响。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温度的关系
P棒在 R基底中
P-R交替 的层片
a
b
c
d
晶区
非晶区
晶态-非晶态共混高聚物结构示意图
a-晶粒分散在非晶区中
b-球晶分散在非晶区
c-非晶区分散在球晶中
d-非晶区聚集成较大有区域结构分布在球晶中
a
b
c
d
A晶区
B晶区
非晶区
晶态-晶态共混高聚物结构示意图
a-两种晶粒分散在非晶区中
b-球晶和晶粒分散在非晶区

色散力 各种分子之间的瞬间偶极距 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具有普遍性、加和性,与温度无关。 静电引力 分子变形大、电离程度大,色散力大; 距离大,色散力小
范围:0.8×103~8.4×103J/mol
★氢键
氢键是特殊的范德华力,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氢键的形成条件是一个电负性强、半径小的原子X与氢原子H形成的共价键(X-H), 而这个氢原子又与另外一个电负性强、半径小的原子Y以一种特殊的偶极作用结合成氢键 (X-H···Y)。 氢键的形成可以是分子内,也可以是分子间。 分子间形成氢的高聚物有聚丙烯酸、聚酰胺等。
(c)
晶区 非晶区 晶区
多层片晶结构模型
☆结晶过程
分子链轴方向 链带发展方向
单晶
高分子链
折叠链带
晶片 (或针状晶体)
球晶
☆结晶度
定义:高聚物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测定方法:热分析DSC、X-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密度法
☆影响高聚物结晶的因素
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
内因 相对分子质量
影响高聚物结晶的因素
聚酰胺分子间的氢键示意
★次价力与高聚物的使用
次价力小于2.1×103J/mol的高聚物用作橡胶;次价力大于4.4×103J/mol 的高聚物用作 纤维;次价力介于两者之间的高聚物用作塑料。
★次价力的描述
内聚能 将一摩尔分子聚集在一起的部能量 内聚能密度(CED) 单位体积的内聚能
★内聚能密度与高聚物的使用
拉伸前
分子链无规排 列
低取向
高取向
分子链沿拉伸方向伸展 并排成单向有序的取向态
☆非晶态交联高聚物的取向过程
伸长 回缩
☆晶态高聚物的取向过程
低取向
高取向
★高聚物取向态结构与各向异向性
结晶作用
单轴拉伸
双轴拉伸
非晶态
未取向的晶态
单轴取向
双轴取向
取向度 取向程度可以用X-射线衍射、光双折射、红外二色性、小角光散射、偏振荧
★高聚物复合材料的结构
非晶态-非晶态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高聚物复合材料的结构 晶态-非晶态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晶态-晶态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R粒子在 P基底中
P粒子在 R基底中
R网络在 P基底中
P网络在 R基底中
由非晶态塑料P和非晶态橡胶R组分复合的某些两相结构示意图 图中由左至右增加塑料P
R棒在 P基底中
c-分别生成两种不同的球晶
d-共同生成混合型的球晶
2.4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主要随温度而变化,是某一温度下的客观表现。 一、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线
形变%
AB C
DE
Tb Tg T/℃ Tf
A-玻璃态;B-过渡区;C-高弹态;D-过渡区;E-黏流态 Tb-脆化温度;Tg-玻璃化温度;Tf-黏流温度
●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三种物理状态
玻璃态 线型非晶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高弹态
黏流态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三种物理状态的对比
三种物理状态
玻璃态 Tb~Tg 高弹态 Tg~Tf 黏流态 Tf~Td
运动单元
键长、键角 基团 链段
链段、大分子链
力学行为特征
形变小,并且形变可逆,属于普弹性 能。结构类似玻璃,弹性模量大。 形变大,形变可逆,弹性模量较小。
一、玻璃化温度 ●定义
高聚物分子链开始运动或冻结的温度。 ●玻璃化温度的使用价值 玻璃温度是非晶态高聚物作为塑料使用的最高温度;是作为橡胶使用的最低温度。
●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
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与测定
升温速度
主链柔性
分子间 作用力
外力大小 作用时间
影响玻璃化 温度的因素
相对分 子质量
增塑剂
交联
共聚
气态
小分子物质的聚集态 液态 (力学、分子热运动特征分类) 固态
高聚物聚集态 粘流态
非晶态
固 态 晶态
气相 液相 晶相
小分子物质的相态
(热力学特征分类)
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力的类型
共价键
主价力(又称化学键) 配位键
作用力的类型
离子键
次价力(又称分子间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
高分子链的形成主要靠主价力(化学键),高分子链聚集成高聚物主要靠次价力(分 子间的力)。
内聚能密度小于290J/cm3的高聚物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分子链较柔顺,容易变形,具 有较好弹性,一般可以作为橡胶使用;内聚能密度较高的高聚物,分子链较刚性,属于典 型的塑料;内聚能密度大于400J/cm3的高聚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作为纤维使用。
二、高聚物的结晶形态与结构 ★高聚物的结晶形态
高聚物的结晶形态
△高分子链的形状对结晶的影响
线型高分子链容易结晶,结晶度大;支链型次之;体型难于结晶。
▲外因
△温度
温度是最主要的外部条件。
在玻璃化温度与熔融温度之间 存在最佳的结晶温度,一般情况下, 最佳的结晶温度为:
4
结 晶 速 率
3
1
2
1-晶核生成速率 2-晶体成长速率 3-结晶总速率 4-黏度
Tmax 0.85Tm
折叠链缨状胶束模型
可折叠球模型
回文波模型
Random coil 无规线团
Paul J. Flory
1974 Nobel Chemistry prize
四、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取向的机理与特征
☆取向的机理 取向是指非晶高聚物的分子链段或整个高分子链,结晶高聚物的晶带、晶片、晶粒 等,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作用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的现象。 ☆工业取向的方法 纤维制品:通过单轴拉伸实现单轴取向。 薄膜制品:通过双轴拉伸实现双轴取向。
形变为不可逆,属于永久形变,无强 度。流动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应用
塑料、纤维橡胶ຫໍສະໝຸດ 成型加工、油漆、黏合剂●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物理状态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形变 (%)
1
2
34
9
56
7
8
0
40
80
120
160
温度(℃)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苯乙烯的形变-温度曲线
图中标注数据(相对分子质量) 1-360;2-440;3-500;4-1140; 5-3000;6-40000;7-120000; 8-550000;9-638000
T 黏流态
Tf 过渡区
高弹态 Tm
皮革态(硬而韧) Tg
玻璃态
M
玻璃化温度与熔点在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时 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 增加而增高;但很大时, 变化较小;过渡区也随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 加而加宽。
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与测定
●常见的高聚物特征温度
高聚物特征温度
Tg-玻璃化温度(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 O H-O
C
C-C
C-C
O O
O
C
O-H
C
O
C- C
H-O
C
C -C
O H-O
C
O-H
C-C
C-C
C
O-H
C
C ~

聚丙烯酸分子间的氢键示意



N-H O=C
N-H
O=C ~

N-H
O=C ~
N-H O=C
N-H

O=C
N-H O=C
~ N-H O=C
~ N-H

O=C ~
N-H O=C ~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温度的关系
Tf 过渡区 黏流态 T
高弹态 Tg
玻璃态
M
二、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结晶态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线
形变%
1
高弹态、黏 流态及两者 之间的过渡 区均随相对 分子质量和 温度的增加 而变宽。
2 1-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2-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高聚物的结构
★高聚物聚集态结构(根据分子排列情况不同分类)
单晶
晶态结构
折叠链片晶 球晶
其他
非晶态结构
无规线团 链结
链球
其他结构
取向态结构 织态结构
★结构与性能
结构不同,性能不同。不同的合成方法与不同的成型加工方法,其产物结构不同。
材料性能
合成方法
结构
成型加工方法
2.3 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
★高聚物聚集态与小分子物质的聚集态、相态的对应关系
★范德华力
类型
定义
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