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2圆的周长第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doc

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2圆的周长第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doc

第2课时圆的周长(2)
课题圆的周长(2)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

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周长的意义、圆周率的意义,掌握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习用圆的知识解决稍复杂的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周长问题。

教学时主要采用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向学生渗透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周长问题和捆扎物体的周长问题。

学习目
标1.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稍复杂的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周长问题。

2.运用渗透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

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与实际问题很好的连接在一起,解决要求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

教具准备:PPT课件、圆规学具准备:圆规、刻度尺
课时安

1课时
教学环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7分钟)1.
正方形的周长是( )cm。

圆的周长是( )cm。

2.
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 )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学生独立思
考填空,小组交流,全班订正。

1.计算下面圆形的
周长。

C=3.14×8=25.12
(cm)
C=2×3.14×3=
18.84(cm)
二、合作探究,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周长问题。

(20分钟)
(一)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周长问题。

1.出示题目:已知AB =120m ,BC =60m (如下图),从A 到C 有2条不同的路线可走,请你判断哪条路线更短。

2.教师引导探究:要判断哪条路线更
短,实质就是把直径为AC 的半圆弧的长度与直径分别为AB 、BC 的半圆弧的长度的和进行比较。

3.全班交流解答方案。

4.教师引导总结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周长问题。

(二)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捆扎物体的周长问题。

1.出示题目:直径均为1
dm 的4
根管子被一根金属带紧紧地捆在一起,如下图。

求金属带的长度。

2.教师引导探究。

3.教师小结: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捆扎物体的周长问题,可以把求金属带的长度转化成求一个圆的周长加上4条直径的长度和。

(一)1.(1)学生读题思考:从
题目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2)小组交流讨论获得的信息。

2.(1)学生讨论交流解法。

(2)独立写出解答方法。

3.订正自己的答案。

4学生深化理解。

(二)1.(1)学生读题,交流获取的信息。

(2)小组内讨论、交流,探究解答的方法,尝试小组内解决问题。

2.学生派代表交流解答问题的方法。

3.学生深化理解。

2.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3.14×(3+5)÷2=12.56(m )
3.14×3÷2=
4.71(m ) 3.14×5÷2=7.85(m ) 12.56+4.71+7.85=
25.12(m )
答:阴影部分的周长为25.12 m 。

3.一个街心花园的形状如下图所示,中间正方形的边长为20m ,四周是半圆,这个街心花园的周长是多少米?
3.14×20×2=125.6(m )
答:这个街心花园的周长是125.6 m 。

三、巩固
练习,提
升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6页第10、11
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后全班展示。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9分钟)四、总结
收获(4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