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污染调查报告

水质污染调查报告

水质污染调查报告篇一: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关于陕西省三原县清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151130108 席艺一、前言(一)背景全球水污染状况: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万亿m3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中国目前水污染状况:目前我国农村约有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城市中污水的集中排放,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

全国26个省、区的180个县市,有%的人在喝着不安全的水。

陕西省三原县水污染状况:清河又名清峪河、清冶河,其上游是冶峪河,发源于耀县之西北境,经泾阳、三原两县,东走临潼,注入渭河,全长147.4公里,集水面积1550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在泾阳、三原两县内仅次于泾河,属第二大河。

原来的清河以清称著,即使三原县城区这段也是水清如碧,鱼鸟成群,两岸绿树成荫,每到夏季傍晚,凉风习习,蛙声一片,在此纳凉游玩的人群络绎不绝。

在历史上清河一直是三原县县城乃至周边居住群众的生活水源地,为三原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如今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清河上游被截流,河道常流量锐减,沿岸的污染物排放量加大,清河三原城区段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污水横流,植被枯萎,岸坡坍塌,清河已成为一条“污水河”,河水几近枯竭,除龙桥至西郊水库和临履桥至县砖瓦厂两段的河床中还有几条形如溪流的河水外,龙桥至临履桥一段的河床几乎成为沼泽地,表面呈乌黑色,下面全是淤泥,期间林林纵纵丛生着水草,没草的地方是水潭,水面也是乌黑色。

这条被污染的清河不仅有碍瞻观,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本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目的弄清清河污染的情况,设计清河治理的方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为改善家乡面貌,优化人民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点贡献,同时也锻炼锻炼自己科技实践的能力。

二、调研详情(一)调查地点陕西省三原县清河,两岸清河三原县城区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考察的范围是西到城西的西郊水库,东到城东的砖瓦厂,全长6公里的清河区域。

(二)调查时间20XX年1月27日至20XX年2月5日(三)调查对象工厂工人、公司职员、学生、教师、农民、商贩、普通居民、环保人士等(四)调查方法资料查阅分析法、问卷调查及访谈、实地考察法1、资料查阅:在图书馆、互联网上进行相关资料查阅2、实地考察:沿着清河考察两岸排水口,找污水源头3、问卷调查及访谈:在街头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清河两岸的工厂工人、公司职员、学生、教师、农民、商贩、普通居民、环保人士进行交谈获取相关信息。

(五)实践过程1月27日,在县图书馆及互联网上查阅三原县清河的相关资料,并开始制作调查问卷。

1月28日至2月1日,实地考察清河两岸,寻找污水源。

2月2日,在三原县龙桥、林吕桥、城隍庙等地开展问卷调查。

2月3日,在三原县北城中学与中学老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交流,并拜访清河两岸居民,了解不同的人对于清河污染的认识,探讨对于清河水污染形势和水污染防治方法。

2月4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2月5日,探索解决方法,以发放传单的方式在政府街、北大街进行水污染防治宣传。

三、结果与讨论根据实地考察以及资料可知,清河的污染物99﹪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垃圾三类,极少量的是工业垃圾。

其中,生活污染物占到70﹪还要多。

南北两岸的情况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南河岸的污染物中生活垃圾占90﹪,建筑垃圾占25﹪,5﹪是工业垃圾和其它——可见我县的城建管理和工业排污的管理还是很有效的;北河岸的污染物中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基本均等,这种情况和这里的人口分布相一致:清河的南面是城区,清河的北边是农村。

不过城区的不断扩建和城市居民的不断外迁,预计城北的生活垃圾也会占据上风的。

这些污染物的:①南岸有大的污水管道口6个,其中龙桥至临履桥2公里就有4个,期间还有小的污水管道口和阴沟数十个,北岸没有大的污水管道口,但是小的污水管道口和大大小小的阴沟就多达三十多个;其中90﹪都是橱、卫混合物;②两岸大堆小堆、大包小包及散乱抛撒的固体垃圾大多是塑料袋、包装盒、饮料桶、废电池、烂衣物、废旧日用品、医疗废弃物、废弃的瓜果皮屑、菜叶根蒂、剩菜剩饭、杂草、菜叶、桔梗、废弃的地膜、塑料、农药瓶、农药袋、砖头瓦砾,甚至死猫烂狗之类。

这些垃圾有沿岸居民或农民随意排放的,也有城市环卫检查时突击应付,偷偷倾泄的。

③清河三原县段除过城区段污染严重外,上游有冯村水库,下游有王店水库,那里仍然不失清河之“清”。

城区段全长6公里,均宽120米,龙桥至临履桥一段落差约米,适宜修建滚水坝。

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的居民担忧清河的水污染问题,%的居民认为其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的居民对清河污染状况有正确的认识,%的居民愿意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清河整改工作,但仅%居民会主动为水污染采取措施。

而工厂、公司、商户等大多对水污染关心甚少,但表示会积极配合政府的治理措施。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以及走访结果的分析可知:目前居民和商户大多对清河污染状况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愿意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清河整改工作,但缺乏主动性。

因此建议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并加强宣传,开展全民治理。

以下是对三原县清河治理的建议:㈠科学的处理垃圾。

县环保局、居委会、乡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应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能,广泛宣传、培训垃圾排放和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设立相应的指导监督机构——甚至可以先强制,后习惯,再自觉;提高广大群众或单位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力争使两岸的污染源分类、集中、处理、利用。

㈡在清河三原县城区段修建两个钢筋混凝土滚水坝,具体坝址在龙桥至临履桥段,该段人口密集,污染最为严重,而这里的河段较为开阔,落差较小,适宜修建滚水坝,滚水坝的造价低,修建也方便,既可以沉淀污水,又利于进行生物治理。

修成后的坝体各高米,蓄水后水域面积将近50万平方米,蓄水量约为130万吨。

水源可用流域内自然降水及泉水,也可以利用上游西郊水库的水源进行补充和调剂。

㈢创建良性的生态环境。

首先,给坝内投放相宜的食草鱼(如草鱼)去吃掉水中的杂草,再投放相宜的食虫鱼(如鲫鱼等)去吃掉水面、岸边的蚊虫及虫卵,还可以投放些相宜的杂食性鱼去消化相宜的人畜粪便及菜叶、桔梗等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其次,在滚水坝中种植莲藕等水生植物,特别是具有净水作用的水生植物,既可以吸收坝底多余的氮、磷、钾等元素,降低水质的富营养化,减少氨气、甲烷等毒素的含量,又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创造经济收入;另外,在水中养鸭,放鹅,既可以吃掉坝中水面上的虫卵,又可以补充鱼类及莲藕的营养;最后,在岸边栽上花草树木,甚至修建公园,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利用“滚水坝”等物理方法使得“流水不腐”,为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利用“以虫治虫”“以虫治草”“以生物分解消化生活垃圾”等的生物方法以达到排除污染、破坏蚊虫的生存环境,净化、优化、美化了清河生态环境的效果。

五、附录关于陕西省三原县清河水污染调查问卷性别:男女您的年龄:①18-30岁②30-45岁③45-60岁④60岁以上您的文化程度:①高中及以下②专科或大学本科③硕士及以上职业:①在校学生②国家公务员③科研人员④医务人员⑤教师⑥普通职工⑦私营企业主⑧其他1、您所处的地方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吗A严重 B不严重C不知道篇二:水污染调查报告水污染调查报告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

但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

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

水污染现状更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城市水污染水现状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

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

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

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

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

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

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

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农村水污染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

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以河北省为例,就对河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来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无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35%的村子还无实现集中供水。

这一突出问题,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

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

并且,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些都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并且,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

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

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