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方案)课题名称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课题成员
忽兴、杨丽萍、汪帅、高红伟、柳东阁课题
组长
李海峰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一)问题提出背景:
审视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深刻认识,使之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一是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而缺乏时效性。
二是过分追求课堂顺畅,严重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过强,过弱的趋势都会影响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因此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
①构建合理合作探究组织。
合理、科学分配小组,还要有良好的分工与配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加强对合作方法的指导。
②选择恰当的合作探究时机,把握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契机,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精选合作课题,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
灵活、科学安排合作探究。
③建立有序的合作规则,保证充裕的合作探究时间,使合作具有实效性。
④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求异思维。
(三)课题的应用价值:
①扭转教学现状:合理设计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讨论,使之不再流于形式,重视合作交流的实效性。
②学习形式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创新点:
①改变合作学习中的重“学生”轻“教师”现象,对传统讲授式矫枉过正。
②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合作学习不能轻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③数学合作学习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思维上的激发、互补与互动。
任何形式上热闹而思维活动不足或不够深入的合作,都不是理想的数学合作学习。
④数学内容通常具有延续性、拓展性与应用性,所以课内合作与课外合作需要并重。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目的
①探究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组员分工,组内管理,组间互动科学方法及高效机制。
②探索合作学习的内容、条件、形式、目标、结构、功能、途径、方法;为数学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可操作性的经验。
③探究为合作学习创造平等和谐,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环境具体作法。
(二)问题研究的意义:
①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
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②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③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
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活动计划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忽兴访问专家和知情人:李海峰
上网查询:杨丽萍查找书面资料:汪帅
问卷调查设计:李海峰总结报告撰写:柳东阁高宏伟研讨交流:杨丽萍忽兴李海峰高宏伟柳东阁汪帅
2、活动步骤:分( 4 )阶段实施
阶段时间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1 2014年3月制定题目及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2 2014年4月调查研究阶段实施调查研究
3 2014年5月研究实施阶段初步得出结论
4 2014年6月整理资料并撰写成果报告撰写成果报告
3、计划访问的专家和知情人:刘增兴、杨红军
4、计划实地调查的地点:初中八年级教室
5、计划调查、访谈的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6、活动所需的条件:
图书资料:《数学学习与研究》
其他(如网络等):
预期的成果(论文、课题报告、制作模型等)课题报告
文字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小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课题名称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李海峰忽兴、杨丽萍、汪帅、高红伟、柳东阁
参加活动成员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操练、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