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及其修改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常见病句
1、成分残缺。
一句完整的话由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组成(独词句、无主句和省略句除外),其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谓语是及物动词,还包括宾语)。
缺少了基本成分意思就表达得不完整,句子就不能成立。
如:
听了劳模的报告,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缺主语)
夏天到了,同学们都积极地卫生活动。
(缺谓语)
《铁道游击队》描写了山东枣庄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武装起来。
(缺宾语)
2、重复啰嗦。
由于对词义一知半解或追求华丽词藻,滥用乱用词语,使句中成分多余,意思重复,让人读起来感到罗嗦累赘,削弱了表达效果,成为病句。
如: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主语多余)
我今天真快乐、愉快。
(谓语多余)
全校师生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宾语多余)
我因为经常锻炼,所以我的身体很健壮。
(定语多余)
老师非常耐心地不厌其烦地讲解这道题。
(补语多余)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3、语序混乱。
一般情况下,句子中各成分的位置是有规定的,其次序为: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补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主语、谓语在后(倒装句例外)。
如下所示: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的学习成绩各科都提高了。
(定语错放在状语位置上)
经过学习,同学们的普遍观念提高了。
(状语错放在定语位置上)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呀!(表数量的定语和表性质的定语位置颠倒)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之间在意义关系上搭配不上,不合语言习惯。
如:
王林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
(主语谓语搭配不当)
我们学校掀起“争三好”活动。
(谓语宾语搭配不当)
我们要严密遵守纪律。
(状语宾语搭配不当)
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战士们冒着蒙蒙的细雨和泥泞的道路继续前进。
(“冒着”与联合词之一项不能搭配)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谓语之一项与“事业”不能搭配)
5、句式杂糅。
前一句的意思未表达完又写下一句,将本来应分写两句的话混杂在一起,使意思含混不清。
如:
我写完了今天的作业是组词和造句。
我们是生活在新社会的少年是多么幸福。
6、用词不当。
这种类型的病错在小学生中比较普遍,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误用词性,用错词义。
由于对词性、词义及使用范围、感情色彩、适用对象等理解得不确切,造成词不达意,如:
我们要永远记忆老师对我们的关怀。
(误用词性)
晚上,我俯瞰辽阔的天空,心潮起伏。
(用错词义)
这学期,我们学校的操场又扩张了不少。
(使用范围不对)
王磊担任班长以后,处心积虑也想把班级工作搞好。
(贬义词褒用)
刘老师辛辛苦苦地教我们学习,人们都很爱护她。
(适用对象有误)
②滥用代词,指代不明。
如:
小红和小英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助她学习功课。
③关系词语使用不当。
因为增强自己的体质,他一直坚持着体育锻炼。
(误用)
徐进小学还没毕业,就顶着父亲上了班,所以很能干,也能吃苦。
(滥用)
不管困难很大,但是他毫不畏惧。
(搭配不当)
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人干起来了。
(位置不对)
事理性病错指修辞逻辑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
1、比喻不当。
比喻的修辞效果取决于喻体的选择。
喻体选择不当,会使人感到不合事理。
如:
同学们都像小老虎那样,努力学习。
他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亮。
小弟弟哭得可伤心了,眼泪像小河一样往下流。
2、自相矛盾。
由于思想不严密,或词语选用不当,造成句意前后抵触。
如:他有时经常迟到。
没停的小雨,又下起来了。
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每个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在做小动作。
3、不合事理。
因为对事物本身认识不准确,所以意思也表达得不清楚。
有的描写不真实,违反事理。
如:
抬头一看,呵,月圆如镜,繁星满天,这光明灿烂的夜景,使我产生了无穷的遐想。
除夕之夜,月光泻在地上,大地像镀了一层银。
房子很破,风从四面八方刮起来。
护士替我量了量体温,我问她怎么样,她回答说:“没有体温。
”
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1、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保持句子的原意。
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
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每一个病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改动最少。
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对症下药地进行修改: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四、专项突破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
(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
1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21、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