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课件
看蜂窝——解疑问
严善 谨于 求观 实察
得出结论——“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本文真实地纪录了作者 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 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 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勤劳的蜜蜂 人们常说“勤劳的蜜蜂”,这一点也不夸 张。在晴朗的天气里,蜜蜂总是在野外忙碌着。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造五百克蜜, 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公里,相当于绕地 球三四圈。蜜蜂一找到蜜源,就会飞回密巢, 告诉同伴关于蜜源的信息。如果蜜源离蜂箱不 到一百米,他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 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 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 粉的时间。
作者运用了_列__数___字__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自 己的实验__过__程__及结果。“_四___公__里__” “_三__刻__钟___”“__两__只____”等都是具体的数 字,它们的运用既准确客观地反映了_实__际___ 情况,又有较强的_说__服__力__。
蜜蜂对人类的第一大贡献是为植物授粉。当 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采集花粉时,就起到 了植物授粉的作用。据研究,果树、蔬菜及其他 农作物,有蜜蜂授粉,可以使产量提高20%—35%, 朱德元帅曾经称赞小蜜蜂是“月下老人”。蜜蜂 对人类的第二大贡献,是为人类酿造和提供了蜂 蜜、蜂王浆、蜂胶等自然界中完美的天然保健品!
小蜜蜂
14 蜜 蜂
听课文朗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并给每
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mì fēnɡ
蜜蜂
kuà
跨进
nì
逆风
biàn
辨认
kuò
包括
tú
沿途
ɡài zǔ
大概 阻力
jiǎn chá
què wù
检查 准确无误
mò
chāo
陌生 超常
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 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 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说明作者对实验过程 记录详细精准,体现了作 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 身上也都带着花粉。③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 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看蜂窝——解疑问
你知道蜜蜂靠的是什么本能吗?
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生物学家弗里希用一系列实验证明,蜜蜂 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他指出 蜜蜂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 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产生兴趣——蜜蜂真的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捉蜜蜂——做记号
蜜 蜂
实验研究
放蜜蜂——测能力
2.实验是如何进行的?结果怎样?
实验过程
捉蜜蜂——做记号
一天①,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
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②我叫小女儿在
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 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
放了出来。
放蜜蜂——测能力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捉自家草料棚的蜜 蜂?还在它们身上做记号呢? 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便
实验结果
尽
jǐn 尽管 jìn 尽力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
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
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
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表现出作者对
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3.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在文中找一找。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 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 无法解释的本能。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ǔn què wú wù bāo kuò ( 准确无误 ) ( 包括 )
yán tú mò shēnɡ jiǎn chá ( 沿途 ) ( 陌生 ) ( 检查 )
二、课内阅读。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
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 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概 超
阻
括
陌
途
误
逆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上下结构
左中右结构
蜜蜂辨阻跨括左
右
检
查
确
误
途
陌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将上面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填一填
1. 正确,没有差错。
(准确无误 )
2.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
情。
( 推测 )
3. 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 几乎 )
4. 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 的家。
反问的语气,起强调作用。
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什么推测?结果怎样?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
了。
过渡句——承上启下
不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的心理,还 体现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品质。
可以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
认定某一对象。
( 辨认 )
辨认 推测 寻找 包括
_识__别___ _推__断___ _寻__觅___ _包__含___
陌生 准确 阻力 激动
_熟__悉___ _错__误___ _动__力___ _平__静___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 做了一个证实蜜蜂是 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的实验的事区分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走了四公里路才放 飞蜜蜂,还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走了四公里路放飞蜜蜂——因为路稍远一 些,更能说明问题
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掌握蜜蜂飞回 来的时间
思考:这一系列实验过程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科学态度?
这一系列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 的科学态度,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且 用心思考。
围绕着实验,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试着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写作者想要做实验的原因。 第二部分(2—6):写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部分(7):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
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表明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 “我”做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求 实的科学态度。
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
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
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
样可以减少阻力。
jī 几乎
几 jǐ 几本书
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体现科普说明文用词的准 确性。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 远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