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第二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二、学期总目标:(1)、认知目标: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措施: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
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进度五、教学计划表六、教学设计(附后)春天来了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中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教师)课件、各种春天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2.感受与想象。
(1)听:乐曲《春天在哪里》。
提问:听懂了吗?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2)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3)看:MTV《春天在哪里》。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4)想: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都是春天景象的代表,是春天的象征。
(5)看: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思考与表现。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看书上的色彩组合,或以课件展示色彩,让学生自由选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小组进行分析讨论。
(2)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尝试表现: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
(4)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如:用哪些主要颜色来表现春天?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4.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色彩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
6.作业展示,互评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
(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7.课后延伸。
(1)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春天吗?(2)请学生到大自然里欣赏美丽的春天。
处处有鲜花课前准备(学生)观察花的构造、形态和色泽,收集自己喜爱的花的图片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花的图片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塑料花、绢花、纸花或盆花,准备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讲评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激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3)“有鲜花的装扮,春天多美呀!有鲜花的装扮,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鲜花不仅春天有,其他季节照样有。
不仅花圃里有,公园里有,大自然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
”——揭题:《处处有鲜花》。
2.欣赏与感悟。
(1)播放课件,显示画面——优雅的客厅,窗明几净。
继续播放课件,显示画面——在前一画面的基础上,在茶几上多了一盆花。
提问:看懂了吗?哪一个画面更温馨?为什么?小结: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
(2)提问:你见到过鲜花吗?在哪儿见到的?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探讨、思考。
播放课件,展示各个时节、不同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鲜花图片。
小结:鲜花给大自然带来了神奇的变化——不同季节的鲜花给大地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裳。
3.思考与表现。
(1)观察鲜花。
教师把一朵花慢慢地作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自由翻动,使它“活”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正、侧、背面的花。
提问:与你记忆中的花是否一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
(2)尝试表现。
依据自己的观察画出鲜花。
(3)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有中心依托,就容易把花形画得准确,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4)课件播放。
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分析其工具、材料与表现方法的不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如水彩表现的花淋漓、透明、艳丽;摄影图片中的花真实、鲜艳;彩笔线描的花优雅;“没骨”法表现的花雍容华美等等。
4.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2)教师提示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
要抓住花的特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花卉的外形、色泽和叶子的不同形态。
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
老师给入选作品的作者颁奖——每人一朵鲜花。
(2)鼓励学生课后自己栽种一盆花,观察、记录花的生长过程。
采蝶飞飞课前准备(学生)32开大小的白卡纸、色卡纸、彩色水笔、废纸盒、剪刀(教师)各种式样的纸蝴蝶若干只、各种蝴蝶图片、课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营造情境。
(1)课件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群大规模迁徙以及各种蝴蝶图片等,动静结合营造蝴蝶王国情境,让学生具体感知蝴蝶的美丽(灵动之美、形状之美、色彩之美)。
(2)“蝴蝶飞呀飞,飞到我们课堂里来了。
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只蝴蝶,好看吗?”(教师演示纸蝴蝶。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蝴蝶。
3.做一做——尝试制作蝴蝶。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发一只纸蝴蝶,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制作方法。
(2)归纳小结:根据蝴蝶形状的对称特征,折剪蝴蝶图形:①将纸对折后画上半只蝴蝶的轮廓线,注意别忘记画上触角(蝴蝶的身体中线须与纸折叠成的中线重叠);②沿轮廓线剪下。
(3)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分析蝴蝶花纹造型特征:①蝴蝶花纹:可用小圆点、瓜子形、曲线、短线等图形装饰纸蝴蝶,花纹、颜色两边须一致。
②鼓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装饰蝴蝶。
如:绘画形式、剪贴形式、复印形式……4.玩一玩——让纸蝴蝶飞起来。
(1)纸蝴蝶为什么会飞呢?(仔细观察纸蝴蝶。
)由于两边剪了两个小洞,手指套入小洞一紧一松,纸蝴蝶的翅膀就扇动起来,多有趣!(2)指导学生用剪刀头剪两个小洞,大小以自己手指刚好能伸进为宜。
5.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制作一只漂亮的、独一无二的蝴蝶,给蝴蝶取个好听的名字。
(2)辅导要点: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纸张大小,尽可能地把纸蝴蝶制作得大一些;对画得快的学生可要求正反两面都配上图案;要求学生将剪下的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6.评价与延伸。
(1)让学生拿着纸蝴蝶玩耍,比一比谁做的纸蝴蝶最漂亮,“飞”得最灵活。
(2)要求学生课后去大自然中或网上寻觅蝴蝶,了解蝴蝶知识,制作蝴蝶标本等。
剪花边课前准备(学生)彩纸和剪刀、收集的花边图样(教师)多种花边图案纹样和单独纹样、课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欣赏激趣。
(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2)欣赏漂亮的纸蝴蝶,展示以蝴蝶为单独纹样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感受形式美、节奏美,激发学生学画花边的兴趣。
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花边图案?装饰在哪些地方?(2)在学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花边图案的基础上,播放课件,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花边,使学生充分感知花边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花边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寻找规律,引导探索。
(1)提问:欣赏了这么多的花边图案,你能说说花边的排列组合有什么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每条花边的单独纹样,课件演示上下(纵向)、左右(横向)的基本排列组合方式。
(2)提问:谁能变动一下连续排列的规律,又变出一条美观的花边?引导学生把横向的花边变成纵向的花边,纵向的则变成横向的。
(3)提问:这些花边的排列组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动脑筋、想办法,再组成漂亮的花边?课件展示排列组合有错误的花边,让学生辨析。
引导学生掌握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排列组合中,教师及时作归纳,引出花边构成的基本规律。
师生共同配合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1)提问:经过讨论,我们懂得了花边的排列组合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边了。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剪一条花边我们要分几步才能完成?(2)引导学生尝试,从尝试中归纳出:折、画(单独纹样)、剪等基本步骤。
从连接失败的作品中找出失败的原因:要注意花边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点不能剪断。
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
(1)作业要求:用彩纸剪漂亮的花边;分小组完成用花边对一个组员的装饰打扮。
(2)辅导要点:折得是否平整,单独纹样的设计是否饱满、有无创新,连接点是否会剪断。
6.展示评优,课后延伸。
(1)每组被装扮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获得优胜。
(2)小结:我们可以用花边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3)延伸: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绘制花边?(提示:可以手绘,还可用印模印,用复写纸画……)印印画画课前准备(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教学过程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
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