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剧之王电影观后感范文
新喜剧之王电影观后感范文1
“人生就两个字,如梦!”这是我看完《新喜剧之王》唯一的感想。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梦想,看似遥远,但其实就在面前,不要因为懒惰而丢失了梦想,只要靠着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
如梦是一个不懈追求梦想的女孩,她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不惜跑龙套十几年。
在如梦的演艺生涯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他的爸爸一直不支持如梦做演员,说:“臭闺女,你说你干啥不好,非要做演员?你看看你弟弟,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还当上了律师,你呢?每天跑龙套,整得乱七八糟的,能干点啥?”听了这些话,如梦并没有放弃,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在剧组时,如梦每次都积极展示自己的能力,但从来没有任何导演认可过。
有一次,她认识了一位过气演员——马可。
马可总是仗着自己地位欺负如梦,但是如梦在马可出丑时并没有嘲笑他,而是安慰他,这让马可感到很温暖,从此他们俩就成了好哥们。
在生活中,如梦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小米。
她们俩经常在一起说说笑笑。
有一次,她们两个正在逛街,有一位年轻的美女告诉小米说:“你好,我看你长的很漂亮,非常适合做我们剧中的女主角,有兴趣来试镜吗?”听到这些,如梦既替小米感到开心,又替自己感到失
望。
成为演员的小米不仅没有理如梦,更觉得如梦丢自己的脸。
被人背叛的如梦已经很惨了,但是上天有送给他了一个冒牌男友——查理。
如梦每天做兼职,跑龙套,只要是能挣钱的工作她都能干,为的就是她和查理的结婚钱。
但是查理丝毫不领情,把如梦的血汗钱卷走还说那是他应得的。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如梦决定再试最后一次,她去试镜周星驰导演的一部剧。
如梦在评委面前展现了她一生的经历,并得到了评委的认可,成为了“最佳女演员”的称号。
这就是电影里如梦的一生!如梦向我们诠释了“小人物也能
变成大英雄”的道理。
我们要向如梦学习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更要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新喜剧之王电影观后感范文2
前些天,我重新看了一次喜剧之王。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我第几次看这部电影了,从本科时代到现在。
有时候是漫不经心的用来打发时间,有时候是用来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向前,不管动机怎样,每一次都会被感动到热泪盈眶。
想起它1999年的世纪末在全港影院惨淡收场的情景,仍然叫人有些嗟叹,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快七年了,看着星星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他的眼睛还是那样的亮。
电影诞生也已经百年了,我坚信,喜剧之王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名垂青史。
事实上,看周星星的电影越多,看喜剧越多,看香港电影越多,就越来越认识到喜剧之王里的人生蕴涵着怎样可贵的精神。
很多时候,感动观众不用太多本事,因为导演拍出来的就是他自己,比如姜文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比如北野武和坏孩子的天空,比如侯孝贤和童年往事,比如金基德和春夏秋冬又一春。
这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周星星的喜剧之王之所以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几乎达到了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拍出了他自己。
想当初,我看尹天仇这个死跑龙套的怎么死都死不了,在娟姐后面翻来滚去浪费菲林,还不明白这到底是出自怎样的故事。
直到前年星星空降人大,在八百人说起他的不堪往事,我才恍然大悟。
当年拍射雕,他演一个被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一爪抓死的小龙套时,就跟导演说,可不可以挡一下再死,导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于是,“我就不停的开开心心的提建议,再开开心心的被拒绝”。
很多人看星星,都是从大话开始,或者有些人是从苏乞儿开始,有些人是从唐伯虎开始,但是把他的作品看的差不多了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喜剧之王作为他们最珍惜的电影。
在星星诸多无厘头、够疯狂、够恶搞的作品中,突然间插入了这么一部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正剧,当时都没有人能接受,但是日子久了,星迷们就都开始竞相膜拜了。
打动人心的力量,是星星的真诚,一个人在书写自己的时候,一定是最真诚的。
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到那个穿着劣质西服、面对海浪大呼努力奋斗的背影,那就是星星自己数十年来摸爬滚打不改对电影的痴心的写照。
所以他献出了自己最好的本色演出,在片场每天只求有便当的小跑龙套却抓紧机会在摄像机前过过瘾,这样的开场一贯的无稽,却也够真实。
粤语版看了很多遍,国语版倒是只看了一次,比较了一下,虽然石斑鱼的配音尽出神采,但星星自己的原配音轨反而更能打动人。
这实际上和电影本身的写实风格也是搭调的:石斑鱼的声音特质显然比周本人要夸张得多。
所以到现在,我都还是会背诵很多粤语台词。
在本科那么灰暗的时光里,喜剧之王一遍又一遍的在感动我,在鼓励我,在给我看人生逆境里不屈美好的那一面,也在告诉我轻轻松松的摆平不顺和委屈。
有的时候大家一起看完了跑到阳台上对着空气大喊几声:“努力!奋斗!”小人物的自我励志,是不能不珍惜的一份人生财富。
就好像我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良好的出身,也未必得到过硬的教育,他们从邻里街坊中走出来,抓紧小孩们在街坊活动室打乒乓球的功夫看书,三句台词也会紧抓剧本不放,没有人来看也照样摆齐了番茄酱演雷雨,即使爱上的人是个三陪女郎,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什么都可以不介意。
很多人最感动的大概是尹天仇冲出屋子对柳飘飘大叫一声“我养你啊!”,这一瞬间我常常会想起大一的时候喜欢的女生,她和我一样都热爱喜剧之王。
那时候第一次接吻之前,她就很狡猾的问我:“要不要涂点唇膏?”
电影的音乐虽然不多,但我却把旋律记在了心里。
柳飘飘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尹天仇对柳飘飘许下一生承诺的时候,他和莫文蔚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些音乐的调子我都没有忘记。
记得刚开始看大话和唐伯虎的时候,是怀着一颗孩子的心去崇拜周星星的,但自喜剧之王之后,我对这个死跑龙套的不由得肃然起敬。
看了这么多遍,早已不像刚看头几次时看到哭鼻子了,但看到任何一处被打动的桥段,以及事后每每想起那些眼神和表情,心里仍然感动到酸楚。
最让我难过的一段是,尹天仇和柳飘飘缠绵一夜后,早上醒来打电话问当下小姐的行情,然后把所有的纸票、硬币恭恭敬敬的捋平,放在飘飘的衣服上,顺便再押上一块手表。
这个男人的窘迫和尊严,怎么看怎么心酸。
至于电影的结尾,头几次看的时候,我以为是败笔,但经过这么些年,却越来越赞叹这样的结局。
星星自己说,这样的结尾是为了给人以希望。
但这样的方式,无疑具有了强烈的戏谑味道,是对过往警匪片中英雄主义的极端调侃:小人物才是大英雄。
新喜剧之王电影观后感范文3
以往,在周星驰的众多电影里,我并不算特别喜欢《喜剧之王》这部电影,觉得笑点不多,也没有深刻理解过这部电影。
直到最近重温一遍后,突然对这个电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首先,是对主角的分析。
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是一个有梦想的底层人物,他对演戏充满了热情、执着,并不认为自己是个跑龙套而是个演员,但是却没有始终遇到伯乐,初入社会的我们其实也如尹天仇一样。
而张柏芝饰演的柳飘飘是个有个性的舞女,纵然她本身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可是为了金钱也因为曾经的经历而不得不继续在这一行工作,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不单只为了钱更为了生存而要从事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且也只能笑对这些职业。
再然后是莫文蔚所饰演的杜娟儿,她是个大红的武打影星,一开始因为尹天仇的专业精神而对其另目相看,再后来的相处中喜欢上尹天仇,甚至是不惜与制作方闹僵也要让尹天仇当男主,然而最后还是一种天性吧,知道尹天仇喜欢的是柳飘飘后就不捧红他,人常常都是这样。
最后是吴孟达的卧底角色,他出场时只是个在片场负责饭盒的一个工作人员,他一开始也是很瞧不起尹天仇的,认为他只是一个跑龙套却整天在装模作样的教别人演戏,我们生活中也常遇到这样的人,或许只是因为境遇不好而不被看好,就如这个角色一般,认为尹天仇只是个跑龙套就不会演戏,很轻易的去判断然后否认这个人。
其次,是对电影情节的分析。
原本两个在不同世界的底层人物相遇并且相爱的故事。
其中印象很深的有几个情节。
一,尹天仇教柳飘飘扮演一个纯情女学生,尹天仇问柳飘飘有没有什么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时,柳飘飘联想到自己的初恋。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过去,谁都是个有故事的人。
像柳飘飘那样一个其实很介意自己是舞女的人为何又会去当舞女?如果没有一段悲痛的经历她为何会去当舞女?再者在她的经历中也说明了不要随便相信一个人说出的承诺,一个轻易说出承诺,没经过思考就说出“我养你”的人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也不会把自己说的这句话当真。
三、尹天仇与柳飘飘在沙滩谈话,尹天仇说:“恭喜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舞女。
”然后柳飘飘回复:“多谢,你都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死跑龙套。
”跟着他们望着大海,柳飘飘说:“睇,前面漆黑一片,咩都睇唔到。
”尹天仇回说:“都吾系,天亮后会好靓。
”其实柳飘飘说的前面漆黑一片不只是说海岸,更是说前途。
突然就想到昨晚与我朋友聊天,他说,有时想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却总是没有时间,但是为了前途又必须要学好。
我也有其他东西想做,我想做导演,但是却要为现实而屈服,学了物理后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已经选了,只能为了学位而去学,没有热情也没有动力。
尽管尹天仇说天亮后会很美,可是什么时候才是天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