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选修课论文

经济学选修课论文

管理经济学选修课论文
——物价上涨有感
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份数据:“2010年直至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上年同月为下降1.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3.0%;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
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

”对此我提出以下几条看法:
一、生活周围的物价上涨现象:
1、从以上的数据看出,全国各个行业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同时期内居民人均收入并没有上涨多少,相比之下是物价上涨的幅度远远大于居民工资上涨的幅度.百姓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以猪肉价格为例,就广州这样的人居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型城市,7月份以来,猪肉和生猪价格已经连续涨了3个月。

9月13日在广州市金戎牲畜交易批发市场,良种瘦肉型生猪的批发价已经达到13.56元/公斤。

而在5月初,批发价为10.7元/公斤.生猪批发价每涨一元,零售价就会涨两三元。

2、表面上似乎物价上涨跟我们大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猪肉涨价直接令食堂饭菜涨价,月均生活费也跟着增加,我不说这直接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多大的不便,但至少我们得小心翼翼的花着手头并没有增值的生活费。

在谈到日常消费,同等级的苹果原来3块8一斤,现在4块5一斤,方块面包原来2块5,现在2块8,没准过几天就是3块了,涨一点其实没什么,涨的太多着实让人受不了。

作为学生,这个压力对父母来说好大。

二、物价上涨的原因: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

实际上,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仔细分析此轮物价上涨的宏观环境及内部成因.
1、从大范围来看,世界经济正在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

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

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对中国
市场物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
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
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
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较高的经济增长
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3、从网上显示的数据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今年下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

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受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并带动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以上同样可以看出,农民获益也是明显的。

以上说农村生活水平上涨,这却也是个事实,农村的各种优惠保障、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民张口乐了阵子,但是那只是表象,到了实施的阶段,农民的生活还是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物价的持续上涨却让农民在也乐不起来了。

4、几乎每个百姓都会关心的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

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

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
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

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5、生产方面,去年十月以来,国际市场食用油价和石油价格飙升,影响甚巨。

坐车难、开车的司机更难啊。

这些都是我们能够从生活中事实在在感受的到的。

三、物价上涨产生的主要危害:
物价上涨、贫富两极分化与日俱增、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等等伴随着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农民收入虽增加了,城市低收入家庭涨了微薄的工资.但是抵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涨价所带来影响受害者是低收入家庭.但更进一步说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广大的农民,包括生活在温饱边缘的低层劳动者。

如果中国持续物价上涨,到了一个不可控制的局面,最终必将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因此急剧增加。

但是我们要相信政府的力量。

四、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市场上市民最关心的莫过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实际上猪肉的猛涨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是市场在通过价格的上涨来吸引更多的
投资进入生猪生产行业,最终实现供需平衡。

也可以这样认为,即猪肉价格的上涨,不过是经济运行中大体上还算正常的周期性波动。

只要我们用于鼓励生猪生产的措施得当,相信经过一个不长的周期,猪肉价格一定会回复稳定。

抑制物价上涨,还要依靠现代金融手段。

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市场对于实体市场上商品远期价格的发现能力,是其它任何市场难以企及的。

小生产者由于信息掌握能力有限、生产资本有限,因此具有天然的盲目性和脆弱性。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发现农副产品尤其是大宗农副产品的远期价格,用以指导农民的生产,用来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

价格的稳定,既是经济正常运行的结果,也是保证经济运行正常的必要前提条件。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在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总量的减少,将是一个可以肯定的事实。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充分注重改善我国传统农产品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保证这些商品的供应。

总之,中国现在普遍存在物价上涨现象且现象愈加严重,这对国家与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政府务必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调节市场使物价上涨现象有所缓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