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测井作业操作规程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二OO三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1、使用范围 (1)2、测井作业基础 (1)2.1任务书 (1)2.2生产测井设计 (1)2.3生产测井项目选择 (3)2.4不同系列下井仪器组合基本配置 (3)2.5系统配置 (4)3、仪器的校验与标定 (4)4、测量井具备的条件 (5)5、生产测井现场操作规程 (6)5.1产液剖面测井操作规程 (6)5.2井温测井操作规程 (10)5.3压裂井温测井操作规程 (11)5.4吸水剖面测井操作规程 (14)5.5磁定位验封测井操作规程 (16)6、测井原始资料的录取及现场质量控制 (17)7、生产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22)8、生产测井解释报告与资料归档 (24)9、附录 (26)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测井作业操作规程前言本规程由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出并技术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本规程起草人:蒋青松、王培烈本规程审核人:胡速为保障产液剖面生产测井安全生产,提高施工质量,确保资料录取齐、全、准,特制定本规程。
现场施工人员及仪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生产测井操作规程1.使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生产测井的质量操作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所从事的生产测井作业。
2.测井作业的基础2.1任务书2.1.1生产测井的任务由甲方单位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在接到任务通知后应及时明确施工井的位置、具体情况、任务要求和测井目标。
2.1.2施工小队收到任务书后,要及时依据任务书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2生产测井设计2.2.1生产测井作业单位根据任务书,认真编写生产测井设计。
当不能完成任务书中的某些测井项目时,应及时向甲方申述理由并通过协商调整作业内容。
若甲方下达任务书的同时,已经下达生产测井施工设计,施工队伍应及时准确地了解设计的内容、测井方法、测井目的、测试井的具体情况等,当设计中的某些内容难以完成或缺少一些内容,难以达到测井目的的,应及时向甲方申述理由并通过协商调整作业内容。
2.2.2如甲方没有下达生产测井作业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任务书,由主管技术的领导组织编写施工设计,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经甲方相关技术领导审批。
2.2.3生产测井设计的主要内容a.任务的来源和目的;b.作业工区的工作条件及地质概况;c.井身结构与井下管柱结构(含修井史);d.施工井测井前的作业史、产量、含水等生产动态情况;e.生产测井前应收集的相关资料;f.生产测井的目的、方法、测井系列和技术条件的选择;g.生产测井作业中的相关计算和详细操作步骤;h.提交的成果和期限;i.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措施。
2.2.3生产测井设计的具体内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而定,设计必须经甲方主管部门审查、书面批准后生效。
2.2.3设计批准后,需认真遵照执行。
如需要补充和修改,必须提出书面报告,报请原设计审批单位批准后生效。
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审批单位取得联系。
2.3生产测井项目选择2.3.1产出剖面测井:可选择连续流量计组合测井、示踪流量计测井、集流式流量计测井等系列。
2.3.2注入剖面测井:可选择连续流量计组合测井、同位素测井、井温测井、连续流量计加同位素组合测井等系列。
2.3.3工程找漏、找串测井:可选择井温测井、燥声测井、连续流量计组合测井等系列。
2.3.4评价地层酸化、压裂效果测井:可选择井温、压力测井、同位素测井等系列。
2.3.5检查套管腐蚀、变形和射孔质量测井:可选择井下电视、多臂井径、磁测井等系列。
2.4不同系列下井仪器组合基本配置2.4.1产出剖面测井连续流量计组合测井系列配置:流量计、流体密度仪、温度仪、压力仪、持水率仪、磁定位仪、自然伽玛仪。
根据甲方要求可以增减配置,如:西北局要求配置示踪仪、井径仪等。
2.4.2产出剖面测井集流式测井系列配置:温度仪、压力仪、集流流量计、流体密度仪、持水率仪、磁定位仪、自然伽玛仪。
2.4.3产出剖面示踪流量测井系列配置:放射性示踪释放器与井下接收仪、温度仪、持水率仪、流体密度仪、磁定位仪、自然伽玛仪。
2.4.4井温测井系列配置:温度仪、磁定位仪、自然伽玛仪。
2.4.5吸水剖面测井系列配置:磁定位仪、自然伽玛仪、温度仪、同位素释放器。
2.5系统配置2.5.1根据油气田开发的需要,需配备相应的生产测井设备(车或撬)、井架车、吊车、人员运输车以及专用刻度实验装置。
2.5.2生产测井地面装备包括:生产测井设备(DDL-V测井车或撬)、电缆、深度系统、采集系统、数字处理系统(DDL-V、便携式数控系统等)等。
能够完成自喷井、机抽井、注水井等测井施工的需要。
2.5.3生产测井井下装备配置:根据第2.3部分(测井项目选择)中所选择的生产测井项目配置要求配置。
如:杭州715所的生产测井井下仪器。
2.5.4资料处理系统配置: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所需的资料评价软件等。
3.仪器的校验与标定3.1自然伽玛仪、流体密度仪、持水率仪、井径仪等需要做测井前、测井后的刻度校验,并记录备案。
3.2压力计、井温仪、持水率计、井径仪、流体密度仪、自然伽玛仪应每12个月进行一次系统刻度。
3.3井温仪、持水率计、井径仪、流体密度仪、自然伽玛仪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刻度校验。
3.4自然伽玛仪、流体密度仪、持水率计应在每次测井前、后各进行一次校验,并将校验结果附在测井校验表中。
示踪喷射仪、磁定位仪、井温仪在测井前应做工作可靠性试验,对校验结果进行记录。
3.5当测井仪器进行大修、更换关键元器件及技术改造后,必须进行全面的刻度、校验和投产前的试验与鉴定,并记录备案。
3.6流体密度仪测前用空气和淡水两点刻度或用标准刻度块进行三点刻度检查,其误差小于0.02g/cm3。
3.7井温仪每测三次井或发现有异常时应用标准温度计进行校验;压力计应在每次测井前进行常压校验。
3.8流量计、磁定位仪、温度仪、示踪喷射仪下井前必须做相应的检查。
4.测量井具备的条件4.1采油井4.1.1井口闸门齐全,油压表、套压表齐全完好;油管内必须光滑,无变径或台阶,使用旧油管时,必须通过通井等方式处理;对注水井测吸水剖面,要求井场有放水池。
4.1.2道路畅通,井场宽阔(10×35m的开阔地)有利于车辆摆放和校验仪器。
4.1.3对结蜡、结膏、结盐严重的油井,必须在测井前采取洗井、清蜡、解盐、除膏作业。
4.1.4油管内或油套环空内存在高粘度油时,测井前必须采取降粘措施。
4.1.5测井前必须用相应通井规或油套管刮削器通井至最下一个产层底界20m以下。
若产层以下无底界,则通井至目前人工井底。
4.1.6采油井工作制度选定稳产后,再做生产测井。
若油井修井后,必须在自喷或起抽15日以上,产量无波动的情况下进行测井。
对泵抽井应在热洗3天后,产量无波动、含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测井。
4.1.7测量井的井斜最好不要超过17度。
4.1.8对机抽井,最好采取环空测井,对电泵井,要求具备Y接头配套生产设备。
4.2注水井4.2.1井口闸门齐全,油管内必须光滑,无变径或台阶,使用旧油管时,必须通过通井等方式处理,要求井场有放水池。
4.2.2道路畅通,井场宽阔有利于车辆摆放。
4.2.3封隔器必须卡在隔层上;油管、套管内外壁上不能有死油等脏物;井口各种阀门密封无泄露,水压表精度等级达到标准、工作正常。
4.2.4油管丝扣要上紧,配水器位置深度要准确。
4.2.5每次测井前必须提前洗好井。
4.2.6关井24小时后测量一条静止温度曲线。
5.生产测井现场操作规程5.1产液剖面测井操作规程5.1.1测井准备a、了解测井设计有关数据要求,到相关地质部门借该井测井组合图;b、测井电缆在定期(一季度)校验期内,电缆头完好无损;c、伽马仪、磁定位仪、温度仪、流量计等仪器在校验期(一季度)内,处于完好状态,上井要带两支以上,并且在家进行了标定;d、测井前在家要通电调试仪表仪器;e、井上无通井机时,联系好吊车。
5.1.2测井绞车停在离井口50m以内,车的前后轮、井口三点连一线,打好掩木,仪表车尽量靠近绞车。
吊车对好井口,各支点平稳着地。
如气举压风机接好连接管线。
5.1.3连接好各线路接口,固定好天地滑轮。
5.1.4现场仪器连接a、通井时的仪器连接顺序:遥传短节+磁定位仪+变扣堵头+实心加重杆+震击器+通井规。
b、探底时的仪器联接顺序:电芯加重杆+遥传短节+磁定位仪+自然伽玛仪+压力计+温度计+井径仪。
c、产液剖面时的仪器联接顺序:电芯加重杆+遥传短节+磁定位仪+扶正器+持水率计+流体密度仪+扶正器+连续流量计。
d、联接仪器时,必须详细检查密封胶圈,在密封胶圈和丝扣处涂上硅脂和丝扣油;必须用手握仪器将仪器的丝扣上完后再用搬手上紧。
e、联接最后一支仪器前,用导线将最后两支仪器的芯线和外壳连接起来,用万用表检查芯线和外壳之间的电压,然后给下井仪逐渐升高电压供电,使下井仪电压控制在34-35V。
f、下井仪的所有外露丝扣必须上紧。
g、放射性密度计联接时,不要取掉铅封,仪器全部联接完毕并上紧后再取掉铅封,人员尽量少靠近放射源。
h、连接好下井仪器后,下井前再调试。
5.1.5地面仪器调试及有关参数输入a、应详细检查地面仪与下井电缆、笔记本电脑、深度、张力和打印机的联接。
b、应在测井软件中准确输入或检查下井仪参数c、检查并更正测井日期。
d、输入各下井仪序号、长度、零长、信号类(现应为WTC)、信号通道(现规定:1、FLOW;2、FDEN;3、HYD;4、TEMP;5、PRE;7、GR;9、CCL)。
e、输入或检查所下的那个序号的压力计、温度计、密度计、持水率计、井径仪、流体密度仪、自然伽玛仪的刻度系数或刻度值。
f、输入或检查曲线参数(包括边界值、显示区域、线宽、线型及颜色等)。
g、输入或检查测井图头数据。
h、输入或检查系统参数设置。
5.1.6仪器装入井口,装好防喷盒,深度记速器都对零。
仪表车发信号,产液剖面仪器串开始下井。
5.1.7产液剖面仪器下到射孔井段(产层)位置连续测量产出剖面,采用四中测速上下测量,每种测速之间间隔最小为5米/分钟。
规定测速大小视井筒内流体的流动速度和流体粘度而定,基本原则是:测量速度大于井筒内流体的流动速度。
产出剖面测井第一测量回次必须带有井温、磁定位、自然伽马等下放测量。
5.1.8仪器下井及校深a、仪器下放时应密切注视张力及磁定位曲线的变化,若有遇阻显示,不允许超过遇阻深度8m;通径规不能下入时,应与现场监督商量请示有关领导做出决策。
b、在测自然伽玛曲线进行校深时,在现场至少回放50 m曲线,回放曲线与原始记录的“校深曲线”仔细对比,其形态与深度一致,否则,必须补测。
并尽量选原始“校深曲线”中自然伽玛曲线变化比较明显的井段进行对比校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