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10例临床内镜分析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2006年3月间电子肠镜检出并由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的10例临床资料、内镜及病理资料。
结果 7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见节段性凹陷溃疡,周围见息肉状增生形成卵石样改变;2例为升结肠肉芽增生并伴有溃疡形成并导致肠道狭窄;另有1例患者以肛周脓肿、肛瘘为主要表现。
病理肉芽肿检出率为50%。
结论克罗恩病的大体形态改变通过肠镜即可观察到。
内镜活检作为肠镜大体形态的补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可根据临床表现、X线、内镜及病理综合诊断。
[关键词]克罗恩病;电子肠镜;病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胃肠道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1973年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克罗恩病。
在西方近25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国内尚无精确统计报道。
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低得多,但近10年报道已逾千例。
提示病例数有增多之势[1]。
本文总结我院消化内镜室自2001年9月~2006年3月进行电子肠镜检查4048例,共检出并由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6~47岁,平均29岁。
年龄最小16岁,最大47岁。
内镜确诊之前病程10天~4年不等,平均1.5年。
1.2 临床表现本组腹痛、腹泻者9例,以右下腹多见。
消瘦9例,贫血7例,发热4例,便血4例;大便次数每天2~10次不等,并发瘘管形成者1例。
1.3 内镜检查 10例病人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病变位于回肠末端、回盲部和升结肠9例,肛周脓肿、肛瘘1例。
内镜表现:7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见节段性凹陷溃疡,上覆白苔,边界清,周围见息肉状增生形成卵石样改变;2例为升结肠肉芽增生伴有溃疡形成并导致肠道狭窄,镜身无法通过;另有1例患者以肛周脓肿、肛瘘为主要表现。
1.4 病理组织学特点结肠黏膜呈慢性炎性溃疡,黏膜固有层内见无干酪样坏死的结核肉芽肿5例;另有5例病理结果为结肠黏膜呈亚急性炎症改变,伴有息肉样增生及溃疡形成,未见明显无干酪样肉芽肿,结合临床,符合克罗恩病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