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行业的供求发展概况
2002-2014 年我国速冻鱼糜制品产量规模(单位:万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2 年以来,速冻鱼糜制品产量高速增长,至 2014 年已达 151.79 万吨,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速 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的火锅料制品行业增速保持在 30%左右,供给量充足。
(二)、速冻面米制品行业供给发展概况
此时生产企业以台资或台资背景的企业为主,代表企业有海霸王 等,销售区域主要局限在福建、广东一带,产品用途比较单一,主 要用于火锅配菜,定位为价格较高端的小众产品,仅供酒店等高端 消费群体食用。
发展中期(1998 年~2005 年) 中小民营企业开始大量介入,国内本土势力得到快速发展,新兴 企业代表主要有发行人、福建海壹食品有限公司、海欣食品股份有 限公司等,销售区域逐步跨出沿海向广阔的内陆市场渗透,产品用 途仍以火锅配菜为主。
高速发展期(2005 年~现在)
速冻食品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全国消 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带动了浙江、广东等地区企业的强势介入,外 围销售区域、全国化通道进一步打开和拓宽,价格水平逐步趋向大 众化,企业更为注重产品创新,片类、棒类等产品陆续出现,并广 泛应用于关东煮、麻辣烫、烧烤、煮汤、配菜等多种消费形式。 2012 年,全国各类速冻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已增加至 2,529 家,行 业逐步进入资本竞争和品牌竞争阶段,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得 益于地理环境、生产经验等因素,我国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 等火锅料制品的生产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等区域,且其占领了行 业中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四、竞争格局:垄断竞争市场
速冻食品行业主要市场占有率
排名前十品牌
速冻食品行业代表:三全与思念,先后成为速冻行业的两大霸 主,在速冻食品行业,三全食品是一个开创者,勤于摸索且产业 聚焦。思念食品是一个后来者,长于模仿却又灵活多变。它们同 是行业龙头,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
三全与思念的竞争,是渠道、产品、品牌、资本等各方面回环往 复的交锋。在明争暗斗的博弈中,在超越与反超越的竞逐中,两个 企业互为参照,从弱到强,铸就了共同的领先地位。这场速冻食品 行业的竞争,是一个没有败者的角逐。 PS:/article/327935,这篇文章具体阐 述了三全与思念的相爱想杀,有兴趣可以点击阅读。
三、进入壁垒
没有具体的速冻食品市场壁垒,在此以“中国食品制造业壁垒分析”为参 考 (1)销售渠道门槛 食品是流通性非常强的产品,因此流通环节对每个食品制造企业都至 关重要。作为终端消费产品,食品的销售渠道主要为超市、大卖场、专卖 店等零售渠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超市、大卖场等现代销售渠道进入 门槛越来越高,许多竞争力不大、品牌知名度不够的企业根本无法进入。 而专卖店的建设不但需要品牌的支撑,建设周期和所需资金实力也是限制 企业进入该渠道的障碍。
速冻食品行业的供求发展概况
• 一、速冻食品需求状况分析 • 二、速冻食品供给状况分析
• 三、进入壁垒
• 四、竞争格局:垄断竞争市场
一、速冻食品需求状况分析
1、简介 速冻食品由于具有安全卫生、食用方便、营养美味和成本低等特 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们的欢迎。从国际经验 上看,经济越发达,生活节奏越快,社会化分工越细,对营养方便 的速冻食品的需求就越旺盛。
(2)品牌门槛
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企业品牌竞争不断加剧。产 品要获得消费者认同,企业必须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打造 品牌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需时间也较长,对企业的 资金实力要求较大。
(3)技术、人才门槛
对于中高档食品,除了要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外,产品的档次也 非常重要。而提升产品的档次除了原材料选购要求高标准外,产品 的制作技术非常关键。制作过程除了要求好的机器设备,相关的技 术经验积累和人才配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已经营多年的老字号、老 品牌具备这种优势,而一些新进入企业将会面临这方面的障碍。
二、速冻食品供给状况分析
1、速冻食品行业主要市场占有率
2、火锅料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是我国主要的速冻食 品品种
(一)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行业供给 发展概况
在国内,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等火锅料制品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大致经 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发展初期 发展中期 高速发展期
发展初期(1991 年~1998 年)
谢谢观看!
高速发展阶段(2006 年~现在)
随着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良、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原料配方的改 善,中国市场上的速冻面米制品品种大量丰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我国速 冻面米制品市场规模快速扩容。
2005-2014年速冻面米食品年产量
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05 年我国速冻面米产量约为 128.97 万吨,2014 年约为 528.26 万吨,2005 年 以来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6.96%,其中 2013 年速冻面米制品行业的产值约为 400 亿元。根据行业预计,中国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未来 5 年产销量年均复合增长将达到 13%-17%,发展势头较为迅猛。
3、具体需求状况(用消费量来体现需求)
(2015年和2016年的没找到,这张图表说明市场对速冻食品有着巨大的需求)
美国速冻食品的人均年消费量为90公斤,欧盟为45公斤,而我国人均消费量仅为9公斤。日本和美国的速冻食品行业的 经验表明,在城市化率超过 50%之后,速冻食品行业将迎来爆发性的发展机会。 我国速冻制品的消费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再次证明市场上巨大的需求量,并且逐年递增,快速发展。
我国速冻面米制品生产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起步,行业成熟度 相比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较高。我国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发展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发展初期 发展中期 高速发展阶段
发展初期(1992 年~1998 年)
我国速冻面米厂商数量众多,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产品品种单一,主 要以汤圆和水饺等手工制品为主。大部分厂商为粗放式经营,规模小且 销售渠道单一,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经销。由于原材料价格低,产品价 格相对较高,因此该阶段产品毛利空间很大。
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速冻食品产量大、人均消费量高的国 家,年产量达 2,000 万吨,品种 3,000 多种,人均年消费量 60 千克 以上,速冻食品占据整个食品行业的 60%-70%。欧洲速冻食品的消 费仅次于美国,年消费量超过 1,000 万吨,人均年消费量 30-40 千 克。 日本是世界上速冻食品的第三大消费市场,也是亚洲第一大消费 市场,年消费量在300 万吨以上,品种 3,000 多种,仅烹饪调制食 品就有 2,400 多种,2012 年人均年消费量为 20 千克。
发展中期(1999 年~2005 年)
部分市场份额领先的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投入,扩大产能和 产品线,利用规模经济、产品价格、营销优势,逐渐占据行业领导 地位。行业内代表企业主要有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 品有限公司等著名面米生产厂商。同时,随着我国速冻面米市场前 景看好,促使香港湾仔码头等其他地区著名厂商在国内建立生产基 地。该阶段内,企业注重品牌塑造,广告投入逐渐加大,并通过引 进先进的管理技术,重视成本控制,使得行业利润水平保持稳定。
2、速冻食品具体类型
我国速冻食品产业起步于上世纪 70 年代,刚开始主要以速冻蔬菜、 速冻海鲜和肉类为主。 进入 80 年代之后,农副产品出现了大量富余,速冻面食、面点等 调制食品逐步被开发出来。 90 年代后,随着流通、消费冷链逐步形成,国内速冻食品才进入 了快速成长阶段。
速冻食品包括 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 其中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以及部分速冻其他制品俗称“火锅 料制品”。火锅料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是我国主要的速冻食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