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预制、安装施工方案内容

钢结构预制、安装施工方案内容

1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石化分公司2#常压蒸馏装置钢结构预制、安装。

2 编制依据2.1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2)《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J3505-19993)《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7-19994)SEI设计图纸3 工程概况3.1施工范围及内容本装置钢结构工程主要为管廊钢结构和框架钢结构以及设备梯子平台。

所有钢结构在厂内预制厂预制、现场安装。

3.2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关键本工程特点为施工工期短,地坪、地管、工艺管道、设备安装等各专业深度交叉,加深预制深度,减少现场焊接量为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关键。

3.3主要工程量管廊、框架、塔联合平台和其它设备梯子、平台等钢结构约2359吨。

(其中不含加热炉)4 施工程序5 施工方法5.1材料验收a)供货钢材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b)钢材表面或断面上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杂和分层,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深度不应超过产品相应标准允许的负偏差;c)供货型材符合设计要求,其供货尺寸一定要符合要求。

5.2构件预制5.2.1零部件制作依据设计要求,根据到货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零件的放样、号料和切割。

5.2.2下料满足下列要求:a)型钢无论拼接与否,一律矫正后方可下料;b)节点板放样校核下料尺寸后进行切割加工,号料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切割、加工余量;c)主要承重梁选用整料,如需要拼接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时方可拼接;d)拼接件长度不小于2.5米,每根杆件接头少于两处,接头位置与节点边缘焊缝的距离不小于1.2米。

5.2.3构件制作a)立柱制作:1)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立柱各个构件的下料。

2)划出每根立柱的中心线。

3)从柱底端向下划出1m基准点。

4)由1m基准点量尺寸分别划出每根立柱各节点的标高位置线。

5)从1m基准点每隔4m向上划点,如下图所示。

并在柱中心线上打出样冲眼,作为立柱找正、找方、测跨距的测点。

6)尺寸定位完毕后进行柱脚板、柱脚筋板、节点板、柱顶板的安装焊接。

7)立柱变形矫正时根据变形的形式,采取火焰加热调直。

b)梯子预制1)按照设计施工图要求进行梯子构件下。

2)在预制平台上面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放样;3)先进行梯子侧板、踏步的组装、焊接;4)变形矫正;5)将梯子的栏杆、护圈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焊接;6)将预制完的梯子吊走,重新放样进行后面梯子的预制。

c)三角架预制1)按照设计施工图要求进行构件下料;2)在预制平台上进行放样;3)将三角架的各个构件按照放样进行组装、焊接(作好防变形支撑);4)将预制完的三角架吊走,进行后面三角架的预制。

5.2.4设备框架成片组装a)在管式平台上面摆放立拄,调整间距、水平及对角线尺寸合格后点焊固定挡快;b)首先安装上、下部的连接横梁,然后依次安装其它横梁结构。

5.3基础验收5.3.1交付安装的基础应有正确,清晰的中心线,标高线。

5.3.2基础尺寸公差应符合下列要求:相邻立柱基础中心间距:强轴方向:± 1弱轴方向: ± 2地脚螺栓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2 螺栓中心对基础轴线距离 : ±2 螺栓顶端标高:0~205.4 放置垫铁a )不带键力坑基础采用座浆垫板,采用座浆垫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水泥用525号水泥,河砂平均粒径0.562毫米,座浆最小厚度不小于30毫米,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2) 座浆最小厚度不小于30毫米,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3) 加工的钢垫板大小为150×150×10mm ,垫板应平直。

4) 座浆垫板顶面标高允差:0 ~-1mm ,水平度允差1.5mm 。

● b )带键力坑的基础:1) 垫铁放置部位见下图:2) 每个柱基础放置四组垫铁,每组垫铁不超过4块,斜垫铁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的3/4,垫铁放置平稳,接触良好。

3) 灌浆后,垫铁不允露外面。

5.5立柱吊装、找正地脚螺栓 预埋墩 预埋板立柱吊装就位后拧紧地脚螺栓,开始调整立柱标高及垂直度,使立柱上的标高基准线与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之间的距离公差处于土3mm范围内。

用经纬仪在互成90度的两个方向测量立柱铅垂度,并通过垫铁调整使其公差处于1/1000L(L为立柱高度)且不大于20mm的范围内。

5.6主梁、支撑安装安装立柱及片间主梁及斜支撑点焊临时固定,复测立柱铅垂度,间距及对角线。

合格后进行节点焊接。

5.7各层平面结构安装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安装各层平面次梁。

5.8焊接a)本装置钢结构材质为Q235-B和Q345,根据规范选择J422焊条,焊接工艺评定选择公司已有评定1346WF-BV;立柱、主梁的对接焊缝采用J427焊条,J427焊条使用前必须按说明要求进行烘干,用焊条桶领取,焊条桶内焊条存放时间不得超过四个小时,否则必须重新烘烤,同一焊条烘烤不得超过两次。

b)下雨、风速≥8m/s或相对湿度≥90%的天气情况下严禁焊接,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c)按照图纸对焊缝质量的要求:对接坡口焊缝及支撑设备的梁与梁,立柱接长,柱与框架梁的焊缝按照Ⅰ级检验(100%超声波探伤Ⅱ级合格,执行GB50205-2001)。

5.9二次灌浆各层平面结构安装找正后,垫铁点焊、切割完,经检查合格后,交基础施工单位进行二次灌浆。

6 主要资源使用计划6.1主要施工机具6.2主要措施用料7 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标准7.1.1压缩机厂房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符合以下要求:1)柱脚底座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允许偏差5mm。

2)柱基准点的标高允许偏差: -5~+3mm。

3)立柱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立柱全长的1/1000且不大于25mm。

4)吊车梁跨中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500(h为吊车梁截面高度)。

5)吊车梁两端支座中心位移允许偏差:56)吊车梁支座加劲板中心与柱子承压加劲板中心偏移允许偏差:t/2(t为支座加劲板厚度)7)同跨间同一横截面吊车梁顶面高差允许偏差: 支座处为10 mm ,其他处为15 mm 。

8)同跨间任一截面的吊车梁中心跨距允许偏差: 10 mm。

9)相邻两吊车梁接头部位:中心错位允许偏差为 3 mm,顶面高差允许偏差为 1 mm 。

10)轨道中心对吊车梁腹板偏移允许偏差: 10 mm。

11)注:以上内容执行GB50205-20017.1.2框架,管廊安装允许偏差需符合以下条件:1)轴线对行列定位轴线的平行偏移和扭转偏移允许偏差:3 mm2)柱实测标高与设计标高之差允许偏差:土3 mm3)柱垂直度:高度H小于等于10 m,允许偏差:10 mm4)高度H大于10 m,允许偏差:H/1000且不大于20 mm5)两柱同层内对角线长度差允许偏差:5 mm6)相邻柱间距离允许偏差:土3 mm7)梁标高允许偏差:土3 mm8)梁水平度允许偏差:L/1000且不大于5 mm9)梁中心位置偏移允许偏差:2 mm10)相邻梁间距允许偏差:土411)竖面对角线长度差允许偏差:15 mm7.2质量保证措施1)放置垫铁处要铲平,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1000 L。

2)复测基础标高基准线及立柱标高基准线确保立柱安装标高处于允许偏差之内。

3)高强螺栓妥善保管以防生锈。

4)高强螺栓施工不能在雨中作业。

5)整个装置的钢结构除一些小构件现场焊接外,其余均为螺栓连接。

在下雨或刮风天气焊接时,需搭设防风或防雨的棚,如下大雨,则需停止施工。

8 HSE管理8.1劳保着装所有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服装、安全帽劳保鞋以及其它防护用品。

8.2安全标识1)现场的起重吊装作业区设临时警戒线和警示标志,禁止行人和车辆通行。

2)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

8.3施工用电1)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的配电方式2)移动式工具和用电设备的保护零线用铜芯软线,其截面不小于相线的1/3并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

用电设备在一般场所的第二级保护必须用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但手持电动工具必须选择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mA、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不准使用金属外壳的手持电动工具。

3)漏电保护器应与用电设备相匹配,严禁用保险丝代替漏电保护器,且装在用电设备电源线的首端。

严格执行“一闸、一保、一机”制,严禁一闸多用。

4)钢构架上禁止使用220v开启式灯具,金属容器内、潮湿环境使用12V灯具,行灯变压器使用隔离变压器5)现场设备应进行静电接地。

8.4脚手架1)脚手架的搭设根据主体的结构、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

2)管廊下面挂安全网,管廊一侧必须有安全通道和上下通道。

3)脚手架搭设完毕后须经使用单位、搭设单位、安监站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安监站每周定期对合格架设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不合格架设,由架设单位进行完善,重新验收后再行使用。

8.5临边防护1)施工过程中的楼梯口、通道口、各种平台边缘及其它一切有坠落可能的临边采取防护,防护构件表面光滑无毛刺,结构无缺陷。

2)施工现场所有坑、井、预留洞口、沟等进行防护。

必要处采用加盖板的方式防护,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8.6高处作业1)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事前进行身体检查,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可进行高处作业。

工作时轻便着装,严禁穿硬底、铁掌等易滑的鞋,配备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作业层有可靠的防护措施,有可靠的通道,作业人员必须沿通道上下,不得沿着绳索或架手杆攀登。

高处作业人员使用工具袋,所用工具、材料严禁上下投掷。

高处切割时要在操作平台上切割,防止切割掉的物件坠落伤人。

2)雨雪雾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将通道和作业面的冰、雪或积水打扫干净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当风速在10m/s及以上或雷电、大雾等气象条件下,严禁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3)不得上下垂直进行作业,交叉作业时中间应用钢跳板进行隔离。

8.7吊装作业1)吊装前由技术人员向参加起重吊装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起重吊装人员应具有安全资格证书,熟悉起重方案、起重机具性能、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和安全技术要求。

2)吊装前应对吊车、吊绳、锁具、溜尾绳等进行专门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起重机械司机必须持证上岗;要了解所驾驶机械的构造性能,熟悉操作方法和保养规程以及各种指挥信号,操作时要精力集中。

起重机司机与指挥人员要密切配合,司机必须得到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后方能开始操作,操作前必须鸣笛示意,司机应严格按照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进行操作,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司机应停止操作,待了解清楚后方可继续操作,对指挥人员发出的有碍安全生产的危险信号,司机有权拒绝执行,以免发生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