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07审计学复习大纲

201607审计学复习大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审计学》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审计组织的( )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A. 权威性 B. 独立性

C. 客观性 D. 合法性

2. 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

A. 经济鉴证 B. 经济评价

C. 经济监督 D. 经济监察

3. 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及资料都进行审计,这种审计称为( )。

A. 经济效益审计 B. 全部审计

C. 内部审计 D. 专项审计

4. 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 )的主要部分。

A. 审阅业务 B. 审计业务

C. 其他鉴证业务 D. 相关服务业务

5.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是( )的要求。

A. 专业胜任能力 B. 客观性

C. 应有关注 D. 职业行为

6. 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属于( )。

A. 玩忽职守 B. 重大过失

C. 诈骗 D. 欺诈

7.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 )。

A.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业务 B. 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

C. 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 D. 代编财务信息业务

8. 某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甲公司股东大会委托的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在确定该项业务责任方的责任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股东大会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

B. 甲公司管理层对鉴证对象负责 C. 甲公司管理层不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

D. 预期使用者为甲公司全体股东

9. 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 )。

A. 提供合理保证 B. 提供有限保证

C. 提供绝对保证 D. 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10. 现代审计方法发展到广泛运用审计调查、审计分析、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抽样审计及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等技术方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 )。

A. 事后查账技术 B. 事中的分析比较

C. 财务报表的逆查技术 D. 计划预算的事前审核

11. 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书面资料之间的有关数据,按照其内在的联系进行相互对照检查的方法称为( )。

A. 审阅法 B. 查询法

C. 核对法 D. 验算法

12. 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与所需的样本规模成正向关系的因素是( )。

A.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B. 总体规模

C. 可容忍误差 D. 总体变异性

13.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是审查重点之一。在下列项目中,注册会计师应以核实其是否“发生”为主的是( )。

A. 应收账款 B. 主营业务收入

C. 固定资产 D. 所有者权益

14. 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做出恰当说明,则违反了下列( )认定。

A. 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准确性”

B. 与列报相关的“准确性和计价”

C. 与列报相关的“完整性”

D. 与列报相关的“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15. 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这就是审计证据的( )。

A. 可靠性 B. 相关性

C. 充分性 D. 适当性

16.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针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的控制,以实现预定的目的。在下列关于此类目的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审计工作底稿清楚地显示其生成、修改、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B. 便于审计项目组成员随时修改审计工作底稿

C. 在审计业务的所有阶段,保护信息的完整性

D. 允许相关人员为适当履行职责而接触审计工作底稿 17. 在下列项目中,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 )。

A. 未审的财务报表草稿

B. 具体审计计划

C. 管理层声明书

D. 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

18. 具体审计计划是对总体审计策略的进一步具体化。以下关于具体审计计划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为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B. 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C. 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提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

D. 具体审计计划可以因未预期事项、条件的变化或在实施审计程序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等原因,在必要时做出更新和修改

19. 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称为( )。

A. 控制风险 B. 重大错报风险

C. 检查风险 D. 审计风险

20.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关系。

A. 同向变动 B. 反向变动

C. 不确定 D. 无明显的

21. 审计方法的发展是沿着( )的轨迹演进的。

A. 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B. 听审-审阅书面资料-电子数据处理审查

C. 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

D. 检查财务收支-鉴证财务报表-审查经济管理

22. 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审计可以划分为( )。

A.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B. 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C.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

D. 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23. 审计是具有( )的经济监督活动。 A. 权威性 B. 独立性

C. 客观性 D. 合法性

24.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没有完全遵循执业准则的要求属于( )。

A. 重大过失 B. 违约

C. 普通过失 D. 欺诈

25.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 )。

A.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B. 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C. 在执业时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导致对他人权利的损害而应承担的责任

D. 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6.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 )。

A. 可接受的高水平 B. 可接受的低水平

C. 可接受的中等水平 D. 可接受的水平

27. 下列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中,不属于鉴证业务的是( )

A.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 B.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C. 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 D.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业务

28. 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编制的下属子公司乙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阅。在与甲公司管理层沟通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说明该项业务属于( )。

A.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B. 直接报告业务

C. 其他鉴证业务 D.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29. 适合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是( )。

A. 风险评估程序 B. 实质性程序中的细节测试

C. 对控制实施的询问、观察程序 D. 实质性分析程序

30. 审计人员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如果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则将这种抽样风险称为( )。

A. 误受风险 B. 信赖不足风险

C. 误拒风险 D. 信赖过度风险

31. 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与所需的样本规模成正向关系的因素是( )。

A.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B. 预计总体误差

C. 可容忍误差 D. 总体规模

32. "发生"、"存在"目标和"完整性"目标,分别主要与( )有关。

A. 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和高估

B. 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和低估 C. 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缩小错误和夸大错误

D. 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错误、舞弊和不法行为

33. 下列各项中,管理层违反了"权利和义务"认定的是( )。

A. 将已实现的销售不登记入账

B. 在销售明细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

C. 将未实现的销售提前入账

D. 将他人寄售的商品列入存货中

34. 在注册会计师设定的下列各项具体审计目标中,为实现截止目标的是( )。

A. 应收账款是否属实

B. 各项借款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C. 是否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

D. 年底前开出的支票是否均在当年入账

35. 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有关职业怀疑态度的要求正确的是( )。

A. 要求注册会计师假设管理层是不诚信的

B. 要求注册会计师假设管理层的诚信毫无疑问

C.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异常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做出进一步调查

D. 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中发现的舞弊视为孤立发生的事项

36. 通过实际观察或清查盘点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的存在性的证据是( )。

A. 环境证据 B. 外部证据

C. 书面证据 D. 实物证据

37. 为了保证得出的审计结论、形成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 )作为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的理由。

A. 成本高低 B. 风险大小

C. 难易程度 D. A和C

38. 注册会计师对乙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为2011年2月15日,乙公司对外报出财务报表的日期为2011年2月20日。在完成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可以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是( )。

A. 2011年3月10日,法院对乙公司涉诉的专利侵权案做出终审判决,乙公司赔偿原告200万元

B. 2011年3月20日,乙公司发生火灾,烧毁一生产车间,导致生产全部停工

C. 2011年3月25日,注册会计师知悉乙公司2009年12月31日存在的可能导致修改审计报告的舞弊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