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样例

四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样例

刘:吴歧老师的设计的确很用心,课始巧设悬念,以疑激学,把沏茶的所有环节步骤加在一起,要用14分钟,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学生会发现只用11分钟就能完成所有事情。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矛盾冲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得出只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孙:“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会产生好奇,好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这样的设计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最后再通过学生的汇报,共同总结出最优化方案。让学生真正地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化方案。我也给吴老师点赞。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教学,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优化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孙:是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把现实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去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吴: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自然地会涌现出很多新奇的想法,通过自我经历,自觉生成,自我发现,进一步体验到怎样叫做合理安排,体验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问题:怎样安排能尽快喝上热茶?
3、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利用信封中的学具,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设计出你的沏茶方案,并计算一下总共所用的时间。
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设计展示。
5、展示和汇报设计成果。(先选取用14分钟的方案进行汇报)
6、选择最优化方案
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洗茶杯
《沏茶问题》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
时间
活动
地点
数学备课组
参加
人员
数学组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备课
方式
同课同构
主持人
主讲人
记录人
活动
目的
1、促进教师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不断改进备课水平,优化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探索与实践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三、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明家里来客人了,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快给阿姨沏一杯茶,要快点)
2、引出沏茶问题
(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
1、屏幕出示例1情景:(先不出示工序和问题)
1)说一说沏茶都需要做哪些步骤?
2)我们来看看沏茶都需要做哪些工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屏幕出现沏茶工序和问题)
找茶叶
1+1+8+1=11(分)
有序先做……再做……
同时不冲突同时做,节约时间
7、画流程图教学
8、概括小结,体会优化
师:平时在做事情过程中,除了考虑做事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到不冲突就能同时做几件事情,注意合理安排,就能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了。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本105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备课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4、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难点: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杨:练习题再精心设计一下,也可以不用课本中的习题,“中午时间很短,妈妈又要做饭又要炒菜,怎样做就很快地吃上饭午休呢?”类似这样的生活实例能更好地突出本课的重点。
刘:本课的设计还应注意到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区分一些非合理安排时间的现象。如边坐车看书,吃饭看电视,边看电视边写做作业等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区分这样是不是合理利用时间,并提示学生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还要注意健康和安全。
2、课本练习二十的第一题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沏茶问题
优化
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洗茶杯
找茶叶
1+1+8+1=11(分)
补充



杨:本节设计吴老师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借助生活事例,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优化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环节紧凑,相信教学目标达成度会很高,课堂教学也能扎实而高效。
备课内容(课题)
沏茶问题









各位老师,大家好!本次我们数学组集体备课的主题是“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核心素养”。围绕着这一主题,我们先请承担主备任务的吴老师以数学广角“优化”中的“沏茶问题”一课为例,说说自己的初步教学设想,在此之后的研讨环节,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发挥团队精神,共同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王:咱们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互动研讨,共同提高。建议大家多提改进意见。
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吴老师的内容设计过于简略,我觉得在这堂课上老师可以利用“给客人沏茶”“吃感冒药”“购物”等生活情景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探索交流,营造一种“亲切”的感受,进一步去体验到数学存在的价值,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例如生活中他们会注意怎么做会省时些,只是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的跨越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