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教学工作以 ( ) 为中心环节。
A 、备课B 、上课C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 、课外辅导2、 ( ) 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 、备课 B 、上课 C 、课外辅导 D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3、 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 。
A 、教学计划B 、教学大纲C 、教科书D 、教学参考书4、 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 。
A 、检查复习B 、组织教学C 、讲授新教材D 、布置课外作业5、 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了解学生接受情况,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教学 环节是 ( ) 。
A 、组织教学B 、检查复习C 、讲授新教材D 、布置课外作业6、 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教学环节是()。
A 、组织教学B 、检查复习C 、讲授新教材D 、布置课外作业7、 ( )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A 、课外辅导 B 、布置作业C 、检查作业D 、课后练习 8、 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 ( ) 。
A 、填充题B 、选择题C 、判断题D 、组配题9、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10、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量的( ) 。
A 、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1、 通过一次测验,高水平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这次测验的 ( ) 指标12、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 ( ) 。
A 、个别教学B 、分组教学C 、道尔顿制D 、现场教学13、最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是 A 、现场教学 B 、复式教学 C 、分组教学 D授课制作理论论述的教育家是 ( )15、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爱弥尔》B 、《大教学论》C 、《普通教育学》D 、《学记》18、 19 世纪末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 形式( )。
A 、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现场教学D 、复式教学19、外部分组是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按学生的( )编班。
A 、居住远近B 、发展水平C 、知识经验D 、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20、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
A 、现场教学B 、复式教学C 、分组教学D 、班级授课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 ( ) 。
、个别教学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 A 、培根 B 、卢俊 C 、洛克D 、夸美纽斯16、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 A 、 1852 B 、 1862 C17、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 、京师同文馆B 、京师大学堂)年。
、 1878 D 、 1897 )。
C 、正蒙书院D 、南洋公学 采取了新的教学组织21、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 、分组教学C、现场教学 D 、复式教学22、考试的核心环节是()。
A、命题 B 、诜择题型C、确定评分标准 D 、阅卷23、能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 D 、现场教学24、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
A、杜威 B 、布鲁纳C克伯屈D、柏克赫斯特25、道尔顿制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 、布鲁纳C克伯屈D、柏克赫斯特26、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A、评定叙述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登记制记分法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27、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28、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从层次是低于教学方法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29、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的类型可分为()。
A、授新课和复习课 B 、单一课和综合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 D 、技能课和知识课30、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知识体系的教学策略是()。
A、综合型策略 B 、形式型策略C、内容型策略 D 、方法型策略31、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是()。
A、综合型策略 B 、形式型策略C、内容型策略 D 、方法型策略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A、备课B 、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E、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2、备课的内容包括()。
A、钻研教材 B 、了解学生 C 、收集参考资料D制作直观教具 E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3、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将课分为()。
A、教授课B、巩固课C、技能课D、检查课E、练习课4、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
A、讲授课B、演示课C、练习课D、实验课E、复习课5、一般来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E、布置课外作业6、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有()。
A、目标明确 B 、内容正确C、方法恰当 D 、表达清晰E、气氛热烈7、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一种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C、计划性原则D经常性原则E 、指导性原则8、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D复式教学 E 、道尔顿制9、小班教学体现教育公平,保证教学质量,在实施中应注意()。
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B 、因材施教C 、学生机会均等D责任明确E 、分层管理10、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可将教学策略分为()策略。
A、内容型 B 、形式型 C 、方法型D认知型 E 、综合型11、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编排方式上还可分为()。
A、直线式 B 、分支平行式 C 、螺旋式D圆周式 E 、综合式12、美国教学实际专家肯普提出的教学策略有()A集体教----学形式 B 、个体学习的形式C、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 D 、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E、小组教----学的形式13、课堂教学中的有交流传递可分为()。
A、提问方式 B 、程序学习方式 C 、小组学习方式D 研究方式E 、讨论方式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X”)1、备课就是备教材。
()2、备课就是写教案。
()3、上课就是教师讲,学生听。
()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5、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也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6、考试时为照顾部分落后学生,应尽可能降低试题难度和份量。
()7、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
()8、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分辨的程度。
()四、填空题1、教学工作以__________ 为中心环节。
2、_______ 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
3、_______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4、备课内容包括________ 、了解学生和 ____________ 。
5、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___ 、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 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7、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_________ 。
& _________ 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10、_________ 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11、_________ 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12、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__________ 。
13、巩固新教材可以采取_______ 、 _________ 和练习等方法进行。
14、______ 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种类型的练习。
15、______ 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
16、______ 是上课的必要条件。
17、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是以 ______ 的形式__________ 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18、试题类型大体有_______ 和 ________ 两大类。
19、供答型试题又分_______ 试题和 _________ 试题两种。
20、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的形式是___________ 。
21、选答式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与____________ 三种。
22、测验信度相关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 ,信度最高;相关系数在_______________ 以上,测验作出的结论均属准确。
23、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______________ 。
24、______ 是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的判断。
25、对于测验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_________ 和 ________ 能力。
26、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 ____________ 形式。
27、个别教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 __________ 。
28、班级授课制是一种_________ 教学形式。
29、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初的乌克兰____________ 学校中。
30、1632年______ 在__________ 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3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 。
32、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 __________ 和_两类。
33、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34、学科能力分组是根据某一个年级的学生对某门学科的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分成不同的组。
35、内部分组是在班内,按学生的________ 或__________ 等编组。
36、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__________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