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人的毕生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霍尔(G.S.Hall)提出的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
[统考2008研]
A.白板说
B.复演说
C.进化说
D.成熟势力说
【答案】B
【解析】霍尔提出复演说来解释儿童的心理发展,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对人类进化史的复演。
A项,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强调后天的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项,进化说是达尔文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心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功能。
成熟势力说是格赛尔提出的,强调生理成熟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
[统考2008研]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性器期
【答案】D
3.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
[统考2008研]
A.第1~2周
B.第2~8周
C.第9~15周
D.第21~30周
【答案】B
4.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统考2008研]
A.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B.视觉偏爱法
C.陌生情境技术
D.照镜子法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用陌生情境技术研究婴儿依恋,将婴儿的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三种。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视觉偏爱法是研究婴儿知觉的主要方法。
照镜子法是研究婴儿的自我所使用的方法。
5.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统考2008研]
A.可逆性
B.守恒性
C.形象性
D.互反性
【答案】C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形象性、非逻辑性和自我中心性。
可逆性、互反性和守恒性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6.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统考2008研]
A.自主感
B.亲密感
C.勤奋感
D.同一感
【答案】D
【解析】艾里克森将个体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人格发展任务不同。
①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②儿童早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③学前期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④学龄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⑤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⑥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⑦成年中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⑧成年晚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7.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儿童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替代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恋
父或恋母情结得到解决的原因是()。
[统考2007研]
A.个体成熟
B.在游戏中获得自我教育
C.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教育
D.大众媒体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艾里克森提出“人的八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发展任务,其中的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
在本阶段,艾里克森认为男女儿童虽然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罗曼蒂克的爱慕之情,但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遂产生对同性的自居作用,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代替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俄狄浦斯情结在发展中获得最终的解决。
在这一阶段中,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8.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统考2007研]
A.安全型
B.回避型
C.反抗型
D.迟缓型
【答案】C
【解析】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
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的表现是:每
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
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
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9.对儿童脑电变化的研究表明,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为()。
[统考2007研] A.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B.颞叶—枕叶—顶叶—额叶
C.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D.额叶—颞叶—顶叶—枕叶
【答案】A
【解析】脑区的成熟过程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相吻合,即从控制低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到控制高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儿童大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10.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能力是()。
[统考2007研]
A.逻辑推理
B.知觉速度
C.图形识别
D.机械记忆
【答案】A
【解析】众多成人智力发展研究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其中,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
则可以排除B、C、D三个选项。
逻辑推理是与思维的基本形式紧密相关的智力技能,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在中年期仍保持相对稳定。
11.下列选项中,()不是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的关键部分。
A.一生中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B.一生中的心理功能的变化
C.一生中的语言变化
D.仅从出生到18岁的认知变化能力
【答案】D
【解析】许多人认为,发展心理学家仅仅研究儿童,但是这是错误的。
发展包括从出生到死亡,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方面。
另外,发展心理学家研究的领域是一生中的生理的、认知的、语言的和社会的变化。
12.下列选项中的,()最恰当地描述了发展的观点。
A.变化和选择
B.获得与丧失
C.年轻与年老
D.被动与主动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