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研究选题

护理研究选题

护理研究中的选题张美芬【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护理研究中的选题,包括选题的范围、来源、原则和过程。

选题范围包括护理服务对象的护理、护士的身心健康与角色功能、护理管理与护理经济、护理教育、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等。

护理人员可通过护理实践、文献、理论、重复研究等方面获得选题来源。

选题时要注意课题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选题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开题论证。

【关键词】护理研究;选题;科研管理【Key word】nursing research;selecting research problem;research management护理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索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其基本步骤主要包括选题、查阅文献、陈述理论框架、确认研究变量、形成假设、研究设计、预实验、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最后是撰写论文[1]。

选题是整个研究的开始,也是关键环节,选题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关系到整个研究的水平和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选题是很多热衷研究的护理人员感觉较困难的一个环节。

本文主要介绍护理研究选题的范围、来源、原则和过程。

1 护理研究选题范围要确定研究问题,首先要选择研究范围。

研究者应在自己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范围内选择研究问题,否则整个研究过程就会变得非常艰难和枯燥。

护理研究选题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1 护理服务对象的身心特点及护理干预护理服务的对象包括孕产妇、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

护理人员应针对服务对象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健康状态下的身心特点及护理展开相应的研究,包括:①孕产妇护理:如孕妇及其配偶的心理特点、产前教育降低出生缺陷率与死亡率、分娩教育、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等;②婴幼儿护理:如早产儿与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住院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长期住院患儿及其父母的健康教育等;③儿童与青少年护理:如住院儿童的医疗恐惧、儿童意外伤的调查与护理干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健康教育等;④成人护理:不同专科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恐惧、压力与应对方式、病耻感、自尊、疾病不确定感、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社会及家庭支持、睡眠质量、生活方式、生活事件、治疗依从性、健康行为等心理及行为问题的研究。

此外,还有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舒适护理、造口护理、休息与活动、康复护理、营养支持等方面的研究;⑤老年人的护理:如老年人的孤独与抑郁问题,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老年人的跌倒情况及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及长期照顾问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社区老年福利设施的配置与利用情况,老年人照顾体系的建立;⑥社区护理: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社区人群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利用情况、社区护理服务资源的综合管理、社区护理服务模式、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促进作用、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及护理干预,造口患者的家庭访视,居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某些重要传染病(如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等)的预防、社区管理和社区康复服务等[2-4]。

1.2 护士的身心健康与角色功能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做好护理服务工作的前提。

对各级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研究包括: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对工作的满意度、工作压力(如精神科或一些特殊科室护士的压力、担任护士长的压力、护理危重患者或传染病患者的压力)与应对方式、工作疲溃感或慢性疲劳综合征在护理人员中的发生情况、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等。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护士的角色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护士在成为护理服务提供者、教育者、管理者、研究者的基础上,出现了造口护士、急重症护士、家庭访视护士、临床护理专家等新型护士角色,应深入研究这些新型护士的培养、考核、资格认定、使用与管理模式等。

1.3 护理管理与护理经济学护理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护理管理仍然是护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现时有关护理管理方面的系统研究还比较欠缺,有关护理管理方面的文献大多为管理经验总结。

有关护理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护理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式与管理能力,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与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护理人员的评价,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及影响因素,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以及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护理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循证护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医护合作模式、护患协作方式的研究。

近年来还出现了护理经济学研究等新课题。

护理经济学是研究护理资源配置及其行为的一门科学。

我国护理经济学刚开始,突出问题是:重视投入,忽视产出,重视效果,忽视效益,重视计划,忽视预测。

因此,急需开展护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价值、护理服务需求、护理供给、护理市场、护理消费、护理价格、护理成本、护理效益、社区护理经济、护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5]。

1.4 护理教育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是从80年代恢复招生,并实际上作为一门新的专业形式开办的。

目前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上百所院校开办护理本科教育。

为使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应加强对护理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研究。

①师资:护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②学生: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内涵的认识及其专业认同感、护理专业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特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校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等;③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内涵建设,护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等;④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应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要求?⑤教学评价: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加准确有效地评价教学效果。

1.5 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1.5.1 护理理论护理理论是对护理现象及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护理实践的基础。

一些经典的护理理论,如Orem的自理理论、Roy的适应模式、Selye的压力与适应模式、Neuman的系统模式、整体护理模式等将对护理实践起很好的指导作用,护理人员应深入研究护理理论、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如应用Maslow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住院患者的需要,以Selye的压力与适应模式应研究为理论依据指导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研究,以Orem的自理理论为理论框架研究外科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等。

1.5.2 护理操作技术现有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护理前辈们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总结而成的。

但正如其他学科知识一样,这些操作技术也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此,护理人员应不断探讨和改进现有护理操作技术,并对提出的改进方案用科研方法加以验证,把研究结果上升为理论,使护理工作更具科学性。

如李天艳[6]曾研究保留灌肠时肛管的插入深度,传统方法的插入深度为15~20cm,但灌肠效果不佳,经研究证实肛管的最佳插入深度为20~25cm。

刘优珍[7]对剖宫产孕妇尿管插入长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尿管插入长度为8~10cm时,可明显降低尿管重插率。

1.5.3 新业务、新技术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迅猛,新仪器、新技术逐渐增多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要相应能跟上。

为此,在一些新技术、新业务开展后,护理人员应学习有关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并把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作为研究课题。

例如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有关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生存质量等问题的研究应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

2 研究问题的来源2.1 护理实践大量的护理实践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研究问题的丰富来源。

无论是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还是护理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总会遇到使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如当一名护士在观察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行为反应时,会思考危重症患者会有哪些心理问题,他们将如何应对,家人的支持度对他们的康复有多大影响,护理人员如何与危重症患者沟通,可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应对,如把这些思路加以整理就是一系列很好的研究问题。

如“小儿胃管长度的探讨”[8]、“膀胱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间关系的临床研究”[9]等许多研究问题都是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发现并提出的。

因此护理人员可从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入手,学会抓住这些问题、难题的关键,善于把问题、难题转化为研究问题。

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善于观察和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因为很多研究问题就在身边(science at the bedside)。

遇到实际问题时要勤于思维,大胆提出设想。

特别是多次遇到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用现有知识难以圆满解释时,意味着可能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研究问题;二是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平时要善于积累资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整理、归纳,容易提出新的问题。

2.2 文献查阅文献查阅通过下列几方面对选题起作用:①启发选题:很多初研究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大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容易从其他研究者的选题中获得研究启发。

②提供研究方向: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尤其是文献综述可了解护理研究的的新动态以及某些问题的研究进展。

一些好的公开发表的论文,会在讨论或结论部分提到本研究尚有哪些不足,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③文献中的不一致性可作为研究问题:对同一研究问题,不同的研究者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可能得到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要进一步印证结论的正确性和可接纳性,就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既往研究结果加以证实或推翻。

2.3 从理论中选题理论是护理人员提出研究问题的来源之一。

由于理论是对某种行为或现象的抽象解释,是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

因此理论应该能够经受得起实践的检验,并回答实践中的问题。

理论可以是护理专业本身的,也可以来自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学科的理论。

可以是成熟的理论,也可为尚有争议的学术。

如“乳腺癌患者配偶的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研究”[10]等都是从理论中提出的研究问题。

2.4 重复以往的研究重复以往研究是指对以往的某个研究问题,采用相同或不同的研究对象,应用相同或不同的研究方法,观察能否得到与以往相同的研究结果。

重复研究对发展学科知识是有用的。

任何一个研究的新发现,最好在不同的环境、经过不同人的研究,均得出共同的结果,才可变成共通原则,而不是只经过一个人研究就成为事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