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1.下列昆虫属于全变态的种类有。

A.蝗虫B.二化螟C.盲蝽D.叶蝉2.金龟甲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着生在昆虫的中后肠交界处。

A.马氏管B.脂肪体C.围心细胞D.胃盲囊4.半翅目昆虫的刺吸式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6.蝗虫的后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交配器中的抱握器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7B.8C.9D.108.家蚕一般通过繁殖后代。

9.芫菁的变态属于。

A.复变态B.不全变态C.渐变态D.半变态10.十七年蝉属于昆虫。

A.一化性B.二化性C.多化性D.部化性2.蝶类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着生在昆虫的前、中肠交界处。

A.马氏管B.脂肪体C.围心细胞D.胃盲囊4.蝽类的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5.昆虫的胸部一般由节组成。

A.2B.3C.4D.56.蝗虫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的产卵器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4-5B.6-7C.8-9D.10-118.瓢虫一般通过繁殖后代。

A.卵胎生B.两性生殖C.幼体生殖D.孤雌生殖2.蝗虫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位于昆虫的背血窦。

A.马氏管B.脂肪体C.背血管D.腹神经索4.蚊子的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5.昆虫的腹部一般由节组成。

A.5-6B.7-8C.9-11D.12-13 6.螳螂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的尾须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8 B.9C.10D.11 4.双极神经原是指具有个神经纤维分枝的神经原。

A.1B.2C.3D.4 5.昆虫足的基本构造一般是由节组成。

A.3B.4C.5D.6 6.蝼蛄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头部的第对附肢衍化成下颚。

A.1 B.2C.3D.48.昆虫血液在背血管里的流动方向一般是流动。

A.从前向后B.从后向前C.从两端向中间D.从中向两端9.螟虫的变态属于。

A.全变态B.不全变态C.过渐变态D.半变态10.一年发生两代的昆虫属于昆虫。

A.一化性B.二化性C.多化性D.部化性双选11.迁飞性昆虫在迁出地卵巢发育特点是A.1级B.3级C.发育整齐D.发育不整齐12.在昆虫纲最近的分类系统中将下面哪两个目归入到一个目中A.双翅目B.同翅目C.直翅目D.半翅目13.直翅目昆虫的听器一般位于A.头部B.胸部C.腹部第一节D.前足胫节15.下列昆虫具有性二型现象的有A.蓑蛾B.凤蝶C.天牛D.介壳虫12.在昆虫纲最近的分类系统中将下面哪两个目归入到一个目中A.双翅目B.同翅目C.直翅目D.半翅目13.直翅目昆虫的听器一般位于A.头部B.胸部C.腹部第一节D.前足胫节14.昆虫复眼的主要功能是分辩A.形像B.光线强弱C.光线方向D.颜色13.有翅亚纲昆虫中翅的类型有A.无翅B.1对翅C.2对翅D.3对翅14.昆虫中肠的主要功能是A.贮存食物B.消化食物C.磨碎食物D.吸收养分15.蚜虫可通过哪两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A.两性生殖B.多胚生殖C.幼体生殖D.卵胎生13.国际上昆虫命名的方法主要有A.单名法B.双名法C.三名法D.俗名法14.昆虫前肠的主要功能是A.贮存食物B.部分消化食物C.吸收水分D.吸收养分15.异态交替的昆虫是可通过哪两种生殖方式交替进行繁殖后代A.多胚生殖B.两性生殖C.幼体生殖D.孤雌生殖填空16.昆虫在分类上属于的节肢动物门门、昆虫纲,其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17.昆虫的命名一般是利用法,包括头、胸和腹三个部分。

18.昆虫翅的外形一般为形,按翅脉走向翅脉可分为脉、脉。

19.昆虫神经兴奋的递质主要是。

21.昆虫的保幼激素是由分泌的。

22.昆虫血液的颜色主要由决定的。

23.昆虫的胸部是昆虫的中心。

24.昆虫的卵子与精子结合称为。

25.蚜虫是属于目的昆虫。

17.昆虫的命名一般是利用法,包括、和三个部分。

18.昆虫翅的外形一般为形,按翅脉走向翅脉可分为脉、脉。

19.昆虫神经兴奋的递质主要是。

20.蜘蛛是属于纲的小型动物。

21.昆虫的蜕皮激素是由分泌的。

22.昆虫血液的颜色主要由决定的。

18.昆虫翅的外形一般为形,按翅脉走向翅脉可分为脉、脉。

19.昆虫神经兴奋的递质主要是。

20.蜘蛛是属于纲的小型动物。

21.蛾类的性外激素一般是由性分泌的。

22.昆虫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主要是由输送的。

23.昆虫的头部是昆虫的中心。

24.昆虫的卵子与精子结合称为。

25.天牛是属于目的昆虫。

19.昆虫神经兴奋的递质主要是。

20.蜘蛛是属于纲的小型动物。

21.蛾类的性外激素一般是由性分泌的。

22.昆虫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主要是由输送的。

23.鳞翅目昆虫的胃液一般是性。

24.昆虫的卵子与精子结合称为。

25.白蚁是属于目的昆虫。

26.昆虫的触角一般是由、梗节和鞭节组成。

名词解释37.休眠;由不利环境引起的生命活动暂时停滞的现象。

当环境条件变好时能立即恢复生长发育。

38.神经原;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39.多足型幼虫40.突触;神经细胞的一种特化连接,神经递质信号分子可通过此连接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

41.咀嚼式口器;昆虫最原始的口器类型,适合取食固体食物,上颚发达以嚼碎固体食物。

常见于昆虫化石37.滞育;昆虫在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

38.变态;脊椎动物中,仅两栖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过程。

其幼体具鳃,多水栖,而成体一般用肺呼吸,多陆生。

变态过程伴随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等一系列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巨大变化。

39.种群;在特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

40.激素;由生物体特定细胞分泌的一类调节性物质。

通过与受体结合而起作用:①处理激素之间以及激素与神经系统、血流、血压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②控制各种组织生长类型和速率的形态形成;③维持细胞内环境恒定。

4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摄入某种物质后,制造出或本身就是另一种生物的营养食物而被其食入,通过这种一系列的植物、动物、捕食与被捕食等的食物营养纽带依次连锁转移关系,最终被人食入的途径。

37.附肢;底缘上或附近的呈冠状分布的简单或复杂的刺。

附肢常中空,有小室构造。

附肢不与体腔相通。

38.脉相;指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3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40.趋性;朝向(正趋性)或离开(负趋性)刺激源的运动。

41.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从卵孵化后,或从母体生出后,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37.世代:具有共同祖先并在系谱上处于同一等级水平的一群生物个体。

38.下口式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体躯纵轴大致垂直。

39.生物群落;共存于一个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不同种群。

40.趋光性某些水生生物在光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移动反应。

朝向或背离光源的移动分别称为正趋光性(向光性)或负趋光性(背光性)。

41.孵化;卵生生物的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包括温度和湿度),经过一系列的胚胎发育,破卵膜孵出幼体的过程。

简答42.昆虫的刺吸式口器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有何为害状特点。

43.昆虫的体壁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

44.生态对策及其类型。

42.昆虫的咀嚼式口器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有何为害状特点。

43.昆虫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其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所组成。

44.昆虫消化道的构造及其功能。

42.昆虫的刺吸式口器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有何为害状特点。

43.昆虫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44.昆虫的排泄器官有哪些,并简述其功能。

42.双翅目昆虫分为几个亚目?有何特点。

43.昆虫呼吸系统的组成及气体交换的特点。

44.昆虫交配器的组成及其来源。

论述45.说明蝶类和蛾类的不同之处。

46.试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45.鳞翅目多足型幼虫与叶蜂科多足型幼虫有何区别。

46.昆虫体壁的构造特点,如何利用其特点来防治害虫。

45.什么是反射弧及反射作用。

昆虫神经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化学农药作用的主要位点。

46.昆虫雌性内生殖系统的构造特点,如何在生产上加以利用。

45.迁飞性昆虫卵巢发育的特点。

如何判断是迁入虫源和迁出虫源。

46.试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有效积温法则的主要含义是:每种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昆虫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K =N×T 其中,N为生长期中所需时间,称为发育历期。

T为发育期的平均温度。

K为一个常数,即总积温。

由于昆虫的发育不是从0℃开始的,而是在某一特定的高于0℃的温度时才能开始进行,这一温度称为发育起点温度C(即最低有效温度)。

则上述公式可修改为:K= N(T-C)也就是,T=C+K/N=C+KV,其中,发育速率(V)是时间(N)的倒数。

一般测定K和C的方法是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温度T时的相应发育速度V,然后推算求得K、C值。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人工恒温法、多级人工变温法和自然变温法等3种方法。

无论根据哪种方法饲养昆虫,都可以知道不同的实验温度T、在不同实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N和发育速率V。

因此,可以根据公式:T=C+KV,应用"最小二乘法"决定系数C和K,即:∑V2∑T-∑V∑VT n∑VT-∑V∑T C=————————— K=——————————n∑V2-(∑V)2 n∑V2-(∑V)2 式中,n表示饲养害虫时的实验温度组数。

发生期的预测是基于积温公式K =N(T-C),因此,可以将公式转化为发育天数N=K/(T-C),也就可以通过已知的总积温K,各代卵、幼虫、蛹或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以及环境的平均温度T计算出发育天数N,从而预测出各个虫态的发生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