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日历3西南石油大学教案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任课教师宋朝霞院(系、部) 经济管理学院教研室管理工程2015年2月10日教书育人计划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为社会输送高品质的新鲜血液,为国家的发展和石油工业的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我计划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指令。
贯彻执行学院的各项校规校纪,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形象。
二、积极支持学院和教研室的工作,按时参加学院和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并尽全力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
三、尽量发掘自己和学生的各种潜力,搞好教学工作。
做到高质量备课、高质量讲课,同时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答疑。
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横、纵向开发性思维。
既注意指导优秀同学的深入学习,又注重帮助差的同学后来居上。
共同努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教学任务。
四、尽量争取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同学吸收融汇所学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教研室宋朝霞二零壹五年二月十日_课程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课程类别: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56,实验学时164、学分:3.55、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及其应用、管理学6、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7、大纲执笔:管理工程教研室郭晓军8、大纲审批: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6年12月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互联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的技术手段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应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培养学生依据组织信息管理工作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重点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并注意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信息化的内容;2、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要求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了解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重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4、要求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了解信息系统实施、评价与维护的方式、步骤、内容;5、要求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6、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7、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应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8、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尽可能使用实例和案例教学;9、要求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上机实践和复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及其基本思想、工具及其使用等;10、实验和课程设计可以将学生分为2-5人的小组,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完成一个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引言信息社会(2学时)内容:1、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时代组织管理环境的变化;2、信息时代的管理挑战:信息时代组织管理者面临的难题,提出对管理者的要求。
重点:信息时代组织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对管理者的要求。
难点:信息时代组织管理环境的变化。
第1章现代信息技术(4学时)内容:1.1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分类、应用领域、硬件和软件;1.2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ER模型,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仓库技术;1.3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发展、定义、功能、组成、分类、体系结构和拓扑结构,网络标准与协议,局域网与网络,Internet与企业网。
重点:数据库技术。
难点:数据库技术。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4学时)内容:2.1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在管理领域中应用的发展进程、趋势,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2.2 信息基础知识:数据与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分类、性质、度量;2.3 信息系统:系统基础,信息系统基本概念;2.4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结构、发展、分类和作用。
重点:数据与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分类和性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分类。
难点:数据和信息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第3章信息系统战略规划(4学时)内容:3.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概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涵、目的、内容和过程;3.2 信息系统规划模型:诺兰阶段模型、战略一致性模型、三阶段模型;3.3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法);3.4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流程与企业信息流,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业务流程重组典型案例。
重点: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方法、模型,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难点: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第4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4学时)内容:4.1 概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任务和特点;4.2 一般公用阶段的说明:问题的识别,可行性研究,系统开发的原则,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系统开发策略与开发计划;4.3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特点,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4.4 原型方法:原型方法的工作流程、特点、类型、软件支持环境和优缺点;4.5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OOA方法,OOD方法,OO方法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4.6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CASE方法的基本思路和特点;4.7 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重点:一般公用阶段的说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难点:一般公用阶段的说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第5章系统分析(6学时)内容:5.1 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系统分析的步骤,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5.2 现行系统详细调查:调查原则,详细调查的范围、方法;5.3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组织结构图,组织/业务关系分析,业务功能一览表;5.4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调查的任务和方法,业务流程的描述工具,业务流程分析;5.5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数据流程分析;5.6 数据字典;5.7 功能/数据分析:U/C矩阵及其建立,正确性检验,U/C矩阵的求解,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5.8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新系统信息处理方案,新系统可能涉及到的管理模型,系统分析报告。
重点:系统分析的步骤、详细调查的范围、方法、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的编制、U/C矩阵的建立、求解、系统分析报告。
难点: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的编制、U/C矩阵的建立、求解。
第6章系统设计(6学时)内容:6.1 系统设计概述:系统设计的目标、内容;6.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子系统划分,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6.3 系统平台设计:设计依据,计算机处理方式的选择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系统软、硬件选择;6.4 代码设计:编码的目的,代码设计原则,代码的种类,代码的校验;6.5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的规范化,数据库设计,确定数据资源的分布和安全保密属性;6.6 输入输出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6.7 系统设计报告。
重点:子系统划分、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难点:子系统划分、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
第7章系统实施、评价与维护(4学时)内容:7.1 系统实施概述:系统实施的任务、特点和方法;7.2 程序设计与调试:程序设计标准、方法,软件开发工具;7.3 系统测试:程序调试,系统测试;7.4 系统切换:系统转换的内容、方式;7.5 系统维护:系统维护的内容、类型和管理,软件复用技术;7.6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7.7 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的内容,对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对策与措施,数据备份与系统恢复。
重点:系统实施的方法、程序设计标准、系统测试步骤、系统切换的内容方式、系统维护的内容和类型、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难点:程序设计标准、系统切换的内容方式、系统维护的内容和类型。
第8章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项目管理(2学时)内容:8.1 项目管理概述;8.2 项目时间管理;8.3 项目质量管理;8.4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重点:项目进度管理。
难点:项目质量管理。
第9章现代信息系统及其应用(4学时)内容:9.1 决策支持系统;9.2 知识管理;9.3 企业资源计划(ERP);9.4 客户关系管理(CRM)。
重点:决策支持系统、ERP、CRM。
难点:决策支持系统。
(二)实验教学1、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目的: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和环境,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规范、步骤和内容编写系统分析报告和系统设计报告。
2、实验内容和占用学时的具体分配(1)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设计与操作实验(2学时,综合型)实验目的:通过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料的查询、阅读,使学生了解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学生根据组织管理的工作实际设计数据库表,并运用Access建立数据库表及表关系。
实验内容:课后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自学);课后了解Access的功能及其操作(自学);实践Access的操作;运用Access建立数据库表(分组);运用ACCESS 完成对数据库表的操作;通过电子邮件提交建立的数据库文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设备:硬件:PC机、计算机网络系统(Internet接入)软件:Windows2000 Professional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
消耗材料:纸张(2)实验项目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认识实验(2学时,验证型)实验目的:通过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料的查询、阅读,使学生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运行方式、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