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雨龙中学语文备课组九年级语文学科“一、二、四”阳光课堂集体备课教学案时间9.16—9.20周次 3 课题7、傅雷家书两则课时 3 班级82、83、84 主备王霖审核李旺华学习目标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学习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学习重点1、作者在信中流露出来的舐犊深情。

2、“坚强”的含义。

学习难点学习方法一帮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析启发法课堂前置一、导入二、【自主学习】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庸碌( ) ()凭吊()谀词()扶掖()重蹈覆辙()()廓然无累( ) ()2、解释下列词语:扶掖:重蹈覆辙:刻骨铭心:气吞斗牛:3、从句中,看出信是作者在儿子时给回的信,目的是。

(友情提示:从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并进行概括。

)4、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小组交流【合作探究】5、文章是怎样体现“慈父情深、朋友情重、赤子情结”的?(友情提示:从回信者作为父亲、艺术知音和赤子的角度入手,进行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6、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7、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友情提示: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

学生因为缺少阅历和经验,所以教师可适当进行点拨。

)【阅读第一封信回答】8、第一封信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中心是什么?雨龙中学语文备课组九年级语文学科“一、二、四”阳光课堂集体备课教学案时间9.16—9.20周次 3 课题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时 1 班级82、83、84 主备王霖审核李旺华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

学习重点1、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学习难点学习方法一帮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析启发法课堂前置一、导入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陨落()诅咒()弥留()灵柩()侮辱()深邃()睿智()恪尽职守()轻薄()媚上欺下()浩瀚()喝彩()2、解释下列词语:睿智:媚上欺下:登峰造极:恪尽职守: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⑵、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⑶、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4、填空。

⑴、伏尔泰是________国启蒙思想家、________家、_______家。

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有________和《形而上学论》等。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________国文学家________。

⑵、他________,坚定不移。

他以________战胜暴力,以________战胜专制,以________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________战胜顽固,以________战胜愚昧。

【合作探究】5、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6、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

雨龙中学语文备课组九年级语文学科“一、二、四”阳光课堂集体备课教学案时间9.16—9.20 周次 3 课题8、致女儿的信课时 1 班级82、83、84 主备王霖审核李旺华学习目标1、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

学习重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懂得爱情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学习难点学习方法一帮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析启发法课堂前置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忐忑( ) ( ) 繁衍( ) 幼稚( ) 迷惑( ) 惩罚( ) 一抔黄土( ) 刹那间()宿愿()伫立()怒不可遏( )2、解释下列词语:忐忑:无与伦比:怒不可遏:化为乌有:3、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回答“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小组交流【合作探究】4、这种“美和力量”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几次同样的“美和力量”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5、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的美’,这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

请思考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6、上帝三次看到爱情,他在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7、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

但你看第三次是“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

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大家议论一下这些个问题。

雨龙中学语文备课组九年级语文学科“一、二、四”阳光课堂集体备课教学案时间10.5—10.9周次 6 课题9、故乡课时 2 班级82、83、84 主备王霖审核李旺华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学习方法一帮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析启发法课堂前置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瓦楞()胯()下秕()谷髀()瑟()索蜷()缩寒噤()折()本潺潺()五行()阴晦 ( ) 萧索 ( ) 愕然 ( ) wǎng( )然 bǐ( )夷 chī( )笑 zìsuī( ) ( )2、回顾作者。

3、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依据这一线索可以把文章分为哪三个部分?小组交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4、文中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5、文中的“我”是作者鲁迅吗?6、“故乡”这一题目怎眼理解?【合作探究】7、(1)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

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结构上有何作用?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语段。

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的作用。

(2)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

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雨龙中学语文备课组九年级语文学科“一、二、四”阳光课堂集体备课教学案时间10.5—10.9周次 6 课题25、词五首课时 3 班级82、83、84 主备王霖审核李旺华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学习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学习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学习方法一帮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析启发法课堂前置一、导入二、【自主学习】1、积累字词。

2、走近词人、作品。

《望江南》,选自《》,《望江南》是。

作者,是(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3、范仲淹:(朝代)家、家,他有“”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

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他还在塞外征战。

4、《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是,。

5、《破阵子》选自《》,作者,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小组【合作探究】(一)《望江南》1、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

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态?3、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4、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6、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7、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阳光校园,阳光课堂,阳光心态,阳光人生!心态决定人生的高度,阳光心态铸就灿烂人生。

能承担责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