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第七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 作用不同。消耗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 接的影响,对分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 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 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在安排购买性 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较强的效益
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
二、国防支出
• 国防支出(defense expenditure)也是一个有争 议的话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国防支出的水平到底多大合适; • 二是国防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或者说国
防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国防支出
• (一)国防支出的现状与变化
– 1. 现状
• 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这种国防政策使得国防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较低。如果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 家相比,在下中等收入国家中,中国国防支出比重是最低的。
• 也就是说通过军事部门在技术、人力资本、军 工产业等方面得投资可能会间接促进到经济增 长。国家对国防的投入,一方面会提高部队战 斗力,增强国防实力,增大国防安全系数;另 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 民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国防支出构成
年份 类别
1997
2000
2001
的上升呈递减趋势。 3.社会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上升而快速递增。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近年来我国公共支出呈现如下趋势: 1. 经济性支出比重还有下降的趋势,只是下降
的速度变得缓慢。 2. 社会性支出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
可以预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逐 步完善,社会性支出比重上升的速度将加 快。 3. 其他支出(包括国债利息支付)比重尚显得 比较高,而且各类支出中有些项目尚需调 整和控制。
• (一)行政管一理支、出行的现政状管与变理化支出
– 1. 现状
•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前者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后者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
– 2. 变化
• (1)行政管理支出的快速增长和占总支出比重的提高始于经济体制改革 伊始的1978年。
• (2)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公共支出的 增长速度。
1、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 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 经费和社会保障支出。
2、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 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我国财“五五政”时支期 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行政管理费 5.3%
其他 4.0%
国防费
16.4%
社会文教费 14.4%
(1) (2)存货购买 (3)土地和无形资产购买 (4)资本转让 3 净贷款
表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支出结构的决定因素
一、政府职能与公共支出结构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公共支出结构
一、政府职能与公共支出结构 (一)政府职能的两种观点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
(一)政府职能的两种观点 ➢市场主导型观点 ➢政府主导型观点
公共投资占 公共投资占全社 公共投资占
公共支出 会固定资产
GDP比率
比重(%) 投资比重(%) (%)
23.70
29.6
5.55
11.23
6.8
1.76
9.10
3.1
1.06
7.55
2.8
0.94
11.09
4.2
1.53
11.34
4.8
2.29
财政投资比率
中国 1981 1991 1997 1998 2003
社会生产可能性
曲线
Eh
0 大炮
图5-2 国防预算合理规模的均衡分析
热战 大炮
三、公共投资支出
• 在现代社会,向社会提供经济性服务是政府的 一个重要职能,经济性支出也就成为政府支出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的各类支出中, 经济性支出与民间部门经济活动的联系最为密 切,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力度也最大、最直接。 而在经济性支出中,公共投资(public investment) 支出又是争议最大的,故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公 共投资(支出)的有关问题。
• 国防开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有:(1) 直接增加资本投资,从而增加社会总需 求,提高经济增长率;
• (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也能够增加 总需求,提高经济增长率;
• (3)军事技术发展导致民用技术同步进步, 促进社会生产率的进步,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 (4)其他间接影响,包括增加私人财富,增 加由军队带动的部分社会人群的消费等等。
二、国防支出
• (二)国防支出的经济发展效应
– 1.总投资效应 – 2.总需求效应 – 3.总体排挤效应 – 4.预算排挤效应 – 5.开放经济效应 – 6.正外部效应
• 2. 大炮与黄油之间的权衡选择
黄油
社会无差异曲线
黄油 EP
和平 EC
冷战
社会生产可能性 曲线
0
图5-1 大炮与黄油之间的权衡
经济建设费 59.9%
“九五”时期
行政管理费 15.7%
其他 10.5%
经济建设费 38.3%
国防费 8.3%
社会文教费 27.2%
图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
四、国际分类方法
职能分类
经济分类
1 一般公共服务 2 国防 3 教育 4 保健 5 社会保障和福利 6 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 7 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 8 经济服务 (1)农业 (2)采矿业 (3)制造业 (4)电业
2002
数额 比 数额 比 数额 比 数额 比 亿元 重% 亿元 重% 亿元 重% 亿元 重%
人员生活费 291.6 35.9 405.5 33.6 461.6 32.0 540.4 31.9
活动维持费 265.4 32.7 412.7 34.2 485.8 33.7 581.2 34.3
武器装备费 255.6 31.5 389.3 32.2 494.6 34.3 572.8 33.8
比重较大 公共消费品 增长较快 需求的收入
弹性>1
转移性支出 比重小
降低不公 比重大
增长慢
保最低 增长快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对世界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国家的公共 支出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维持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上升呈明显递减趋势。 2.经济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 (3)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7%提高到2005年的19% (这恰好也接近2001—2003年的平均数),每年平均提高0.57个百分点。
– 3. 原因
•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很快和比重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的增 长很快:工资、补贴 ;行政人员数量
一、行政管理支出
• (二)公共雇员数量和报酬的宏观经济效应
(5) (6)水输送 (7)铁路 (8)通信 (9)其他经济服务 9 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1)公债利息 (2)其他
1 经常性支出 (1)商品和服务支出
1)工资、薪金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2)商品和服务的其他购买 (2)利息支付 (3)补贴和其他经常性转让 1)对公共企业 2)对下级政府 3)对家庭 4)对其他居民 5)国外转让 2 资本性支出
– 购买性支出尊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 转移支出直接表现为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 括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 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方面的支出。
– 公共部门安排了经费,但不会获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 将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有较强的经济分析 意义。如果一国公共支出结构中,购买支出所占的比重越 高,就表明该国公共部门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的影响力 度越大。相反,如果转移支出所占的比重越高,就表明该 国公共部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力度越大。
第七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 • 第二节 一、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 (classification by economic features)
• 购买支出(消耗性支出):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 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 1. 对国内需求的影响
• 属于购买性支出,直接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 • 工资总额支出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对总需求会产生成倍的增
加或减少
– 2. 对国内生产的影响
• 劳动力竞争 • 成本压力 • 服务效率与质量
– 3. 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 工资率提高→公开失业 • 公共部门雇用的女性员工→女性工作参与率↑ • 政府减员→给劳动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或私人部门的生产率下降

军用支出
公共积

累支出


民用支出
公共消 费支出
经济发展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
转移性 支出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1940 1944 1948 1952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2007 2011
5.6 1.8 0.9 1.5 2.3
OECD 70—75 87—92
2.5
4.2 3.0
三、公共投资支出
• (二)公共投资决策的标准
–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capital-output ratio minimization criteria)又称稀缺要素标准(scarce factor criteria),是指政府 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的投资 项目,或者说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