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八)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阅读。
(共7题;共90分)1. (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有删改新华网)(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我国大部分公民都知道什么叫垃圾分类。
②知道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的民众不足三成。
③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
④大部分民众知道垃圾怎么分类,并能坚持做到垃圾分类、投放。
⑤只有极少部分的民众从未对垃圾进行分类。
(2)据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多少元左右?()A . 200亿B . 300百万C . 300亿D . 300(3)下列对垃圾分类作用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B . 垃圾分类处理费时费力且意义不大C . 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D . 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4)你对垃圾分类怎么看?又会怎么做?2. (10分) (2019四上·江干期末) 实用文两则。
第一则:开馆时间表这是一张杭州图书馆(本部)开馆时间表。
第二则:刷牙是不是我们刷牙的时间越长,越用力刷,牙齿就会越干净呢?事实并非如此。
英国研究人员尝试过许多不同的方法,结果发现最佳的刷牙方式是:刷两分钟,不要太用力,效果最好。
如果刷得太用力,就会伤害你牙齿的珐琅质和牙龈,而且还无法清除食物残渣或牙菌斑。
本特·汉森是一位研究刷牙的英国专家,她认为握牙刷最好像握铅笔一样。
“从一侧开始刷,沿整排牙齿刷过去。
”她说,“也别忘了刷舌头!实际上,舌头上面可能会有大量导致口臭的细菌。
”(1)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杭州图书馆以文献借阅为主。
②小林借儿童读物上了二层楼。
③爸爸周三晚上七点去阅读古籍。
④小慧到音乐分馆找钢琴练习曲曲谱。
(2)判断下面的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第二则文章主要介绍了各个国家不同的刷牙方法。
②第二则文章中划线的句子“事实并非如此。
”“如此”在文中指刷牙时间越长,越用力,牙齿就会越干净。
③口臭有可能是舌头上细菌导致的。
(3)读短文,写出刷牙要点,至少三点。
3. (4分)视力检查情况调查表阅读下面的表格并回答问题。
(1)这份调查表是关于某校小学生________情况的调查表,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学生近视情况随年龄增长呈________趋势。
(3)从近视的成因分析中可看出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比例较高。
(4)读了上面的表格,请给同学们在预防近视方面提两条建议。
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螃蟹足的功能螃蟹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外形丑陋奇特。
而它的足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没有了足,就无法生存。
螃蟹的足是爬行工具。
它的足共有五对,其中四对是一样的。
因为它有独特的爬姿——“横行”,所以别看它足多,爬起来好像互相牵扯,影响速度,可事实上它却一点儿也不含糊,它的足很灵活地来回摆动,而第一对足总是高高朝上翘着,显得气宇轩昂。
螃蟹的足更是捕食工具。
参与捕食的主要力量是第一对大足,人们把这对足称为“螯”。
①它在爬行时,螯张开着用来捕食,像厉害的古代兵器,它的两只螯收缩自如,能把食物送到嘴里,就像外国人吃饭时所用的刀和叉,伸展自如。
②螃蟹的足还是它的“护身符”。
③当你用手去捉螃蟹时,它会愤怒地举起大钳——螯,仿佛在告煎不要再靠近,不然,我就要不客气了。
当人们稍不慎,被它钳住时,想摆脱没那么容易,非得受一番罪不可。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它连同你不幸的手一起放在水中,它会即刻松钳。
如果侵犯者强大,招架不住时,它便会忍痛断钳,逃之夭夭。
螃蟹的足也是最佳的“挖土工具”。
螃蟹的洞通常在海边、河边的平滩中,或者在滩边的斜坡上。
它不借助任何别的工具,只靠那五对足,竟能挖出一个很深很长的洞。
④一般它是用四对小足扒土,用螯把泥土推开,也就是说,它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螯当作“推土机”。
螃蟹的足又是巧妙的“攀附器”。
螃蟹在各种物体上或石堆、草丛、泥浆中爬行,灵活、迅速,全靠那几时足起着特殊的作用。
⑤它能在很陡的坡上自由爬行,那尖尖的足如锐利的刺刀和有力的根须刺入或黏附在物体表面。
所以,螃蟹的足堪称多功能,多用途。
⑥试想,螃蟹失去了足,就像失去了生命,再也难以“横行”,难以有所作为。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_ 普通——________ 扩张——________(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把编号写在下面,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3)螃蟹的螫有什么独特的作用?(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螃蟹因为足多,影响了行走速度。
②螃蟹在遭遇强敌时便会忍痛断钳。
③螃蟹的足就如同生命一样重要。
5. (10分) (2019六上·路桥期末) 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提供的资料,将下面的3D打印流程重新排列(填序号即可)。
A.逐层打印产品B.设计数字模型C.分割3D模型D.传送到打印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读材料,根据内容填空。
从《30年来消费型3D打印机销售统计图》可以看出:3D打印机销售业绩不断________,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很多领域应用________;3D打印需要比较先进的科技,因此,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________;同时,由于成本与门槛逐渐降低,________产品将更为多样,________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3)有人认为,3D打印技术的兴起,机器人将参与以后的制造业,预示着未来人们的失业率大大增加。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
6. (21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________别具匠心:________(2) .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 . 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 . 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7.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空城计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运粮送草。
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
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
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就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三十个军士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
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
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
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
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作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
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来,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
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
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的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
”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接着,诸葛亮下令叫西城百姓随军退往汉中,大队人马立即动身。
不久,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的军民也陆续赶来了。
(1)将下列汉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倘________ ________ 理________ ________往________; ________ 锋________ ________(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