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习题武汉纺织大学
C. 阴离子聚合
D. 配位聚合
38 聚氯乙烯的聚合度通常由
控制。
A. 引发剂浓度
B. 单体浓度
C. 聚合反应温度
D. 聚合反应时间
39 某单体对共聚时,r1=0.5,r2=0.8,其共聚行为是
。
A. 理想共聚
B. 交替共聚
C. 有恒比点的共聚
D. 嵌段共聚
40 适合乙丙二元橡胶(EPR)硫化的硫化方式是
。
A. 阴离子聚合
B. 阳离子聚合
C. 自由基聚合
D. Ziegler-Natta 引发的配位聚合
31 若向苯乙烯聚合体系中加入少量的丙烯酸丁酯,聚合速率的变化是 。
A. 先降低,然后恢复正常 B. 先升高,然后恢复正常
C. 降低,并持续下去
D. 几乎没有变化
32 可以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是
。
A. 乙二胺
C. 提高立构规整性
D. 调节分子量
三. 完成下列合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按基元反应来写,不能写只有一步的方 程式!)
1. 用BPO为引发剂,聚丙烯酸甲酯的合成。 2.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为原料合成PET。 3. 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合成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4. 四氯化钛-三乙基铝为催化剂合成聚乙烯的反应过程(包括活性中心形成、
移
17 聚氯乙烯的聚合度通常由
控制。
A. 引发剂浓度
B. 单体浓度
C. 温度
D. 时间
E. 庚烷
18 某单体对共聚时,r1=0.5,r2=0.8,其共聚行为是
。
A. 理想共聚
B. 交替共聚
C. 有恒比点的共聚
D. 难于共聚
19 适合乙丙二元橡胶(EPR)硫化的硫化方式是
A. 使用AIBN
B. 使用BPO
)、
(
)、(
)、(
)、(
)、
(
)。
8. 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初期的聚合速率方程是(
)。欲提高自由
基聚合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可采用(
)(提高或降低)聚合温度、
(
)(提高或降低)引发剂浓度的方法。
9. 聚合反应按机理分(
)和(
)两类。
10. 逐步聚合主要实施方法有:(
)、(
)、(
)、
(
)。
11. 离 子 聚 合 过 程 中 活 性 中 心 离 子 旁 存 在 着 反 离 子 , 它 们 之 间 可 以 是
一. 填充题
1. 引 发 剂 引 发 自 由 基 聚 合 。 正 常 情 况 下 , 反 应 动 力 学 的 微 分 方 程 是
(
)。如果聚合反应速率和单体浓度的一次成正比,表明
(
),与引发剂的浓度1/2次方成正比,表明 (
)。
2.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包括(
)、(
)、(
)、
(
),其中反应活化能最大的是(
四. 简答题 1. 在共聚反应中,要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采用什么方法? 2. 聚合物化学反应有哪些特征?与低分子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 3. 写出用萘和金属钠为原料引发苯乙烯聚合的反应,为什么该体系只进行离子
聚合而不进行自由基聚合? 4. 对比分析自由基聚合与阴离子聚合活性中心有何区别? 5. 分析影响大分子反应的主要因素。 6. 结合有关反应式说明:为什么阴离子聚合反应需要在惰性气氛下保护、试 剂
。
A. 难于发生交联反应 B. 产生的自由基易引起断链和降解
C. 毒性大
D. 反应不易控制 E. 橡胶的热稳定性差
6 当线型聚酯化反应进行到95%以后,若继续反应,则 。
A. 分子量分布变窄
B. 产生大量低分子副产物
C. 反应程度缓慢增大 D. 聚合度迅速增大 E. 反应程度迅速增大
7 若二元共聚体系中 r1·r2≈0,则得到
。胺
A. 难于共聚
B. 倾向于理想共聚
C. 倾向于交替共聚
D. 倾向于嵌段共聚 E. 倾向于无规共
聚
13 聚氨酯通常是由两种单体反应获得,它们可以是
。
A. 己二胺-二异氰酸酯 B. 己二醇-二异氰酸酯
C. 己二胺-己二酸二甲酯 D. 三聚氰胺-甲醛 E. 尿素-己二酸二甲
酯
14 自由基本体聚合体系会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而离子聚合反应则不会,原 因在于 。
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 5. 选用合适的引发剂合成二端具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6. 用BPO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为原料制备维尼纶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7. 合成SBS的反应(写明引发剂及加料顺序) 8. 丁基橡胶 9. 试写出氯乙烯以偶氮二异庚腈为引发剂的聚合反应。 10. 以三氯化钛-三乙基铝为催化剂,合成聚丙烯的反应过程(包括活性中心形
①(
)
②(
)
二. 选择题
1 乳液聚合体系中通常使用适量的正丁基硫醇,其作用是
。
A. 缩短诱导期
B. 提高聚合速率
C. 降低分子量
D. 提高立体规整度 E. 提高聚合速率
2 通过阴离子聚合可以制备分子量分布很窄的聚合物,这是因为
。
A. 链增长快,链引发慢 B. 链增长慢,链引发快 C. 无自动加速效
应 D. 没有链终止和链转移 E. 低温反应,容易控制
。
A. 使用AIBN
B. 使用BPO
C. 使用硫磺
D. TiCl3-AlEt3
41 丁基橡胶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共聚而成,异戊二烯的作用是
。
A. 利于提高聚合速率
B. 提高分子量
C. 降低分子量
D. 便于硫磺硫化
42 制备聚甲醛时往往在聚合体系中添加适量的环氧乙烷,其作用是
。
A. 提高产物的热稳定性 B. 控制自动加速现象
A. 链增长方式不同
B. 引发方式不同
C. 终止方式不同
D. 聚合温度不同 E. 溶剂不
15 阳离子聚合的温度较低,其原因是
同。
A. 促进链转移
B. 热力学上有利于提高分子量
C. 防止聚合物降解
D. 防止聚合物交联 E. 抑止链转移
16 活性聚合的特点是
。
A. 慢引发,快增长
B. 快引发,慢增长
C. 传质均匀、温度稳定 D. 无终止,无转移 E. 无终止,有转
B. 二乙胺
C. 三乙胺
D. 己内酰胺
33 两种单体的Q 值和e 值越接近,则
。
A. 难于共聚
B. 倾向于理想共聚
C. 倾向于交替共聚
D. 倾向于嵌段共聚
34 聚氨酯通常是由两种单体反应获得,它们可以是
。
A. 己二胺-二异氰酸酯 B. 己二醇-二异氰酸酯
C. 己二胺-己二酸二甲酯 D. 尿素-己二酸二甲酯
C. 聚合反应几乎停止
D. 几乎没有变化 E. 升高,并持续下去
10 受热条件下,解聚程度较高的聚合物是
。
A. 聚甲醛
B.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 聚氯乙烯
D. 聚乙烯
E. 聚四氟乙烯
11 可以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是
。
A. 乙二胺
B. 吡
C. 三乙胺
啶D. 己内酰胺
E. 二 乙
12 两种单体的Q 值和e 值越接近,就越
D. 反应不易控制
28 当线型聚酯化反应进行到95%以后,若继续反应,则
。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应程度迅速增大
B. 产生大量低分子副产物
C. 反应程度缓慢增大
D. 聚合度迅速增大
29 若二元共聚体系中 r1·r2≈0,则最有可能得到
。
A. 交替共聚物
B. 无规共聚物
C. 嵌段共聚物
D. 得不到共聚物
30 氯乙烯单体可以进行的聚合反应是
)。
3. 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发剂可分为(
)和(
)两大类,判
断引发剂的活性大小可用(
)、(
)、(
)和
(
)为标准。除用引发剂引发外,其它的引发方式有:
(
)。
4. 自由基聚合时常见的链转移反应有(
)、(
)、
(
)和(
)几种。
5. 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
)判定,自由基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
判定。在用Q、e值判断共聚行为时,Q值代表(
35 自由基聚合会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而离子聚合反应则不会,原因是
。
A. 链增长方式不同
B. 溶剂不同
C. 聚合温度不同
D. 终止方式不同
36 阳离子聚合的温度较低,其原因是
。
A. 抑止链转移
B. 提高立构规整性
C. 防止聚合物降解
D. 防止聚合物交联
37 氯丁橡胶的制备方法是
。
A. 乳液聚合
B. 阳离子聚合
3 苯乙烯在30℃进行本体聚合时,引发剂应选择
。
A. BPO
B. BPO+二甲基苯胺
C. AIBN
D. 过氧化氢+CuSO4 E. CHP
4 既可以阻聚自由基聚合,又可以阻聚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是
。
A. 苯醌
B. 空气
C. 水
D. FeCl3
E. 庚烷
5 乙丙二元橡胶硫化时通常用过氧化物而不用硫磺,这是因为
。
A. BPO
B. BPO+二甲基苯胺
C. AIBN
D. 过氧化氢+CuSO4
26 既可以阻聚自由基聚合,又可以阻聚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是
。
A. FeCl3
B. 空气
C. 水
D. 苯醌
27 乙丙二元橡胶硫化时通常用过氧化物而不用硫磺,这是因为
。
A. 难于发生交联反应 B. 橡胶的热稳定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