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址选择及栏舍设计
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
因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后不会过分泥泞、易保持干燥。
场区要能够提供充足而又清洁的饮水。
选择场
别敏感,容易受惊和引起应激反应。
因此,鸵鸟场周围环境要安静。
场区周围最好绿化,使鸵鸟生活在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里,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鸵鸟栏舍建造:
(围栏鸵鸟场以围栏相隔,栏高2米左右,材料应光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以免鸵鸟碰撞时受伤。
可用铁丝网、金属管栏栅,也可用简易的竹木栏栅。
铺沙室内、运动场铺5―20厘米厚的沙,使地面硬度适中。
)
成鸟越冬
经过多年的驯化,成鸟已经具备了抗寒能力。
冬季成鸟须有一间12平方米左右的空房,即可容纳一组鸟一雄二雌共三只过冬了。
房
的垫料可用锯末、玉米秸、大豆秸、稻草等,但千万要注意玉米秸不用切碎,大豆秸和稻草最好用铡草机切碎,否则鸵鸟吃下整根的干草秸后,这些干草秸长时间不消化并缠绕在鸵鸟的肠子上易造成鸵鸟死
亡。
一定要注意垫玉米秸时要把根朝墙,这样可避免锋利的玉米秸切茬划伤鸵鸟脚。
每天早晨可根据鸵鸟的表现确定外出时间,观其活动自如可早出晚归。
如鸵鸟哆嗦集堆,不愿出屋或朝房子方向拥挤时就要晚放早归。
雏鸟越冬
雏鸟越冬时,晚间雏鸟睡觉处垫料要切碎,草秸长约3.3厘米左右,垫约10厘米厚。
白天雏鸟运动场处垫沙子或炉灰,沙中的石子或炉灰块直径不超过1厘米为宜。
室内温度看鸵鸟月龄而定。
4月龄以上雏鸟最佳室内温度在15℃以上为宜。
由于冬季室内缺少日光照射,所以饲料中一定要添加适量维生素AD3 粉。
雏鸟越冬最重要的问题是:温度、湿度、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入冬时没有必要室内加温,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室内就要用煤炉取暖。
如鸟舍过大或用塑料大棚育雏时最好用大油桶改制的炉子取暖为好,炉子周围要设置防护栏以免雏鸟烫伤。
炉筒子最好用粗一些的。
冬季有些人只注意加温,对湿度考虑不够。
因此,温度、湿度和通风一定要综合考虑,否则就会使各种疾病不断出现,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二、鸵鸟的选择
鸵鸟良种选择是建场的关键,是决定未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
非洲鸵鸟引入我国时间较短,现处于种群扩大阶段。
由于国内各企业鸵鸟引种来源复杂,引进鸵鸟种质差异很大。
所以,养殖户选购鸵鸟时
一定要小心谨慎。
要选择种质纯、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鸵鸟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红颈鸵鸟、蓝颈鸵鸟和驯养鸵鸟(驯养鸵鸟就是平常说的非洲黑鸵鸟),非洲黑鸵鸟具有体型紧凑,性情温驯,羽毛优良,性成熟早、产蛋多等特点,是目前饲养的主要品种。
选购鸵鸟时要注意系谱档案和血缘选配。
系谱档案详细记录了鸵鸟的来源、品种、性别、年龄、双亲及自身的主要生产性能。
可以据此了解鸵鸟的生产性能及血缘并进行合理的血缘选配。
另外,选购鸵鸟时要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观察。
观察方法一般有:1、行为观察:健康状况良好的鸵鸟精神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繁感,合群性强;
2、体表健康观察:健康鸵鸟的肌肉丰满,无裸露骨骼,全身各处没有伤残,步态平稳正常;
3、采食观察:健康鸵鸟食欲旺盛,当饲养人员走进栏舍时,会主动迎上去,等待采食;
4、粪便观察:健康鸵鸟便呈暗绿色,细腻消化良好,排尿量大,尿液透明,有少量白色尿酸盐。
三、鸵鸟的饲料供应
非洲鸵鸟是单胃草食禽类,其消化道完全不同于反雏动物,也不同于非反雏动物或家禽。
鸵鸟没有牙齿和嗉囊;唾液中不含消化酶。
食管直通腺胃,腺胃容积较大,能贮存采食的大量食物。
胃的消化从腺胃
开始。
紧接着的是肌胃、呈球状。
肌胃里有供消化的石子。
另外鸵鸟消化道的最大特点是含有两条大的盲肠和很长的结肠,是鸵鸟进行发酵消化的条件。
因此,鸵鸟的饲料吸收转化率是目前家畜中最高的物种。
鸵鸟饲养过程中精饲料供应可划为七个阶段,即雏鸵鸟(0-2月),小鸵鸟(2-4月),生长鸵鸟(4-6月),育肥鸵鸟(6-9月),后备鸵鸟(9-14月),维持(14-开产及休产)和产蛋鸵鸟。
各阶段的营养水平要求不同,饲料的配比也不同。
但都以食草为主。
鸵鸟的食性较广,对各种牧草饲料和多种块根块茎类、蔬菜等均可采食。
日粮。
通常按种鸵鸟对钙和磷的需要配制饲料(雌鸵鸟产蛋期对钙、磷的需要量很高),种鸵鸟最易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和碘、铁、锌等微量元素。
但不宜过多饲喂含脂肪高的饲料,这是因为鸵鸟无胆囊,对脂肪的吸收能力差之故。
特别是能量的供给量不能过多,防止种鸵鸟肥胖体重增加而致使产蛋率下降,甚至停止产蛋。
(2)饲养管理方法:种鸵鸟饲养管理应以提高产蛋量以繁殖更多的优质雏鸵鸟为目的。
饲养非洲鸵鸟可按一雄多雌一起混饲。
种鸵鸟舍面积以每只10~12米2为宜。
鸟栏面积一般以每只种鸵鸟250~300米2为宜,鸟栏的长宽比一般以7:3为宜。
种鸵鸟使用的饲饮工具要用水泥制成坚固的水泥槽,防止被种鸵鸟采食或饮水时被踩翻砸
坏鸟脚或弄湿种鸵鸟的腹部而生病。
通常饲喂种鸵鸟日喂4次为宜,每日第一次饲喂于6:30~7:30,每次饲喂间隔做到基本相等,饲喂顺序是先青粗后精料或精、青粗料混饲,饲喂量1.5千克左右,并要保持经常有清洁的饮水(冬季饮25℃的温水)。
为了使种鸵鸟有规律的运动,每天上、下午最少要驱赶运动各1~2小时。
此外,种鸟舍栏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卫生,随时消除舍栏内的粪便。
饲饮工具和鸟栏最好每周能消毒1次。
鸵鸟饲料来源:
(植物饲料有:苜蓿、红三叶、柱花草、象草、皇草、甘薯藤、苦荬菜、胡萝卜、黑麦草、墨西哥玉米、槐树叶等。
配合饲料品种:玉米、小麦、豆粕、麸皮、进口鱼粉、苜蓿草粉、食盐、碳酸氢钙、贝壳粉、骨粉、蛋氨酸、赖氨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
)
饲料方面,冬季成鸟精料同夏季精料。
可加用冻白菜、萝卜、芥菜叶等冻菜,用冻菜时最好不要化开再切碎饲喂,因为化开后送到外面饲喂时又会重新冻结,影响鸵鸟进食。
四、鸵鸟常见疾病及防治
鸵鸟由于驯化时间不长,抗病能力极强,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不当造成的疾病。
首先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防止鸵鸟因食用霉变食物而感染霉菌中毒。
养殖鸵鸟饲料品质要求很高,霉变食物以及霉变原料对
鸵鸟都是有害的。
其次要注意青饲料纤维木质化问题,由于青饲料木质化严重,容易造成鸵鸟消化系统疾病。
最后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鸵鸟外伤发生的可能性。
袋或干净毛巾。
二、通知饲养员对开产期的鸟进行观察一般开产鸟在前10天左右雄鸟邦助母鸟在圈内“扒窝”,母鸟常在坑边转圈,鼻孔发红,开产当开进食量减少,特别是产前母鸟在圈内来回走动焦燥不安,这时饲养员要把手用消毒液洗干净,准备好塑料袋或毛巾,静候在鸵鸟不易发现的地方进行观察。
(鸵鸟产蛋一般是在下午2点~7点左右)。
三、产蛋前2分钟左右,母鸟会蹲下,口流黏液,扇动双翅,发出震颤志声,开始产蛋。
此时接蛋人员要立即轻跑过去,一手拿毛巾接蛋量一只手轻提鸟的尾羽,防止尾羽沾上鸟蛋而受污染。
接蛋时人要蹲下防止雄鸟对你的功击。
四、接下的蛋是干净潮湿的,饲养员要及时送交种蛋熏蒸室,孵化员接管进行消毒立档储存。
消毒时要等蛋表面水份风干后才能进行。
(雨天接蛋要用塑料袋,防止雨水污染)。
五、熏蒸或储存鸟蛋应把有气室的一头朝上放好。
鸟产蛋时有气室的一头先出来,接蛋时只要注意一下,告知孵化员便行了,接蛋能
解决气室方向认定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