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题专题训练
锌铁
例题一.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注入相
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右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粒和
铁片,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可能指向是()
①分度盘的左边②分度盘的右边③分度盘的中间
A.仅①
B.仅②
C.①③
D. ②③
~
总结:有关相等质量金属与相等质量酸反应的天平平衡问题:
情况一:酸过量:
情况二:金属过量
练习题一:
1.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等质量、邓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
如果分别将下列四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的是()。
A、等质量的锌和铜
B、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内酸都有剩余)
C、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中两种金属都有剩余)
D、等质量的锌和铁(锌反应完,铁有剩余,两烧杯内的酸均完全反应)
>
2.在天平托盘两边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
向左边烧杯中加入M 克的锌,向右边烧杯中加入M克的铁,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反应物中一定有剩余的的物质是,一定无剩余的物质是,可能有剩余的物质是。
3.在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只盛有4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盐酸的烧杯,将天平调整平衡,然后在左盘上的烧杯中加入7克铁,在右盘上的烧杯中加入7克锌,充分反应后,天平将()A.仍然平衡 B.向左偏转 C.向右偏转 D.无法判断
4.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调节至平衡。
然后向一支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向另一支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两烧杯中反应恰好完全,且天平仍平衡。
则铜铝合金中,铜和铝的质量比()
∶3 ∶2 C.3∶4 ∶3
5.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
现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6.5g表面锈蚀的铁钉,同时向右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指针偏转的情况可能是()
A.始终向左偏转
B.不发生偏转
C.始终向右偏转
D.最初向左偏转,然后向右偏转
例题二: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100g%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放生偏转,下列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在左盘上放4g砝码
B、在左盘上放6g砝码。
C 、移动游码至 3.4g 刻度
D 、移动游码至7.6g 刻度
总结:酸的质量相等,加入的物质的质量不同,天平要达到平衡必须 。
练习题二:
1.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稀盐酸(足量)的烧杯,调至平衡,然后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5.6g 铁,欲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应向右边烧杯中加入( )
A.6g 镁
B.5.6g 铜
C.5.4g 氧化钙
D.10g 碳酸钙
2.(青岛2009)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
A 、1.8g 铝粉和1.8g 铁粉
B 、4.2g 碳酸镁和2g 硝酸银
C 、5.6g 铁粉和5.6g 锌粉
D 、10g 碳酸钙和氧化钙
】
3.(青岛2010)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 .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 .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 稀盐酸
C .在右盘上放4.8g 镁
D .在左盘上放7.2g 碳酸钠固体
检测题:
1.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 ,烧杯中盛有溶液B,请回答:
(1)若A 为铁块,B 为稀硫酸,则将A 放入B 中,过一会儿,
弹簧秤的读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若A 为铁块,B 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 放入B 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 。
,
2.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大小相同的烧杯,调整天平平衡。
在烧杯中个加入100克%的盐酸溶液,然后在左盘烧杯中放入mg 碳酸钙粉末,在右盘烧杯中放入mg 碳酸钠粉末,反应停止后,天平仍平衡。
则m 的质量可能是( )
A.10克
B.10.6克
C.8克 克
作业:
1.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
、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橡皮块状烧
不饱和
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第(填序号)项因素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和。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