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径运动会裁判法

田径运动会裁判法

田径比赛裁判法径赛:一、检录检录处裁判员的任务是完成全部比赛项目的赛前检录工作。

(一)工作职责:一般比赛时,由检录员按比赛分组分跑道的顺序点名,并排好运动员的队列;4X100米接力比赛时,应先后带各棒运动员入场,除将第一棒运动员带到起点外,还要将二、三、四棒运动员交各接力区检查员处。

二,起点起点裁判工作是关系到各径赛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田径竞赛规则的规定和运动会的比赛日程,组织各径赛运动员合理的,机会均等的起跑,准时开始比赛。

(一)人员设置及工作职责1,发令员(执行发令,有权对起跑犯规运动员提出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2,召回发令员(1)协助发令员检查参赛运动员起跑时是否符合规则规定(2)如遇有运动员起跑时犯规跑出,应立即鸣枪召回,并向发令员说明该运动员犯规情况。

判罚起跑犯规时,以发令员的决定为最终决定。

(3)发令员未鸣枪时,如发现运动员犯规,不能鸣枪召回,可用声音召回。

3,助理发令员(1)从引导处接受参赛运动员,根据检录表,安排运动员上道,并核对运动员的组次,道次,号码,当采用终点摄影计时时,还应检查小号码。

(2)起跑时,组织运动员在起跑线后3米的地方排好,并向发令员示意准备就绪。

(3)检查运动员“各就位”“预备”动作是否正确;如不符合规则要求,应立即纠正,如符合要求,应立即向发令员举手示意。

(4)为接力跑第一棒运动员分发接力棒。

(5)记录犯规运动员,填写起跑犯规情况登记表。

(6)有接力项目时,助理发令员准备接力棒。

三,计时计时裁判的主要任务是准确的计取径赛运动员的比赛时间,确定比赛成绩,在长跑比赛中协助终点裁判组作好记圈工作。

(一)计时员的工作位置1,计第1道的裁判员坐在最上面的台阶,计第6道的裁判员坐在最下面的台阶。

(二)赛中工作计时裁判长:1,按规定时间带领计时员入场,按顺序就坐。

2,检查秒表,接收并审核终点成绩记录表,无误后分发给各组计时员。

3,各项比赛开始前3分钟,向计时员宣读本单元的比赛项目及顺序。

4,当听到比赛即将开始的铃声或其他信号时,提示计时员“回表”并用简练语言(如“上道”,“举枪”等)提示计时员注意。

5,每项比赛开始前或更换项目后,应立即提示起点烟屏位置6,比赛中,若计时员秒表或计时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指示后备计时员替补。

7,每项比赛后迅速收齐成绩记录表,核对后交于终点记录组。

8,计时长计取每组第一名的成绩,破记录时,及时检查秒表,同时请径赛裁判长和总裁判审核签字(不能回表)。

计时员:1,回表当听到主裁判“回表”口令提示后,及时回表,并立即注意起点,辨认所计道次运动员特征。

2,开表当听到“上道”提示后,注意起点发令员动作,听到“举枪”提示后,立即将秒表置于腰腹部稳定,注意力集中,做好开表准备,当看到枪烟或闪光后立即开表。

3,查表开表后先看秒表走动是否正常(如发生故障立即报告主裁判)并再次查看本计时道内运动员特征,号码,邻近运动员相对位置变化。

4,停表当运动员离终点25米时,计时员眼睛的主光仍继续看运动员,余光看终点线,离终点10米时,眼睛主光看终点线,余光看运动员;当所计运动员的躯干任何部分触及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瞬间时停表。

此时目光继续跟踪观察本道次运动员的号码特征是否与成绩记录卡上的号码相同。

5,读表将秒表放置胸前,按时,分,秒的顺序仔细观看,如破记录,应立即报告计时主裁判。

6,记录每一名计时员所计成绩按1 %秒填在分表栏中(注意书写格式)3人取中间成绩。

(2人取慢)7,传递计时员填好成绩卡后迅速往下传于计时长,待其审核无误(无破记录,无较大差异)后,听其“回表”提示,进行下一组次计时。

特殊情况:如遇运动员“串道”,则先抵达的运动员应由本道次计时员记,后到者由空道计时员记,最后按运动员号码调整计时表并将此情况填在卡片相应备注栏里。

不分道跑的径赛项目一般采用“人盯人”的计时,记圈方法,每名计时员分工负责1~2名运动员的计时,记圈,记名次,并兼报脱圈工作。

当所负责的运动员脱圈后,计时员应立即站到终点处,及时给脱圈运动员报圈。

四终点终点裁判员的任务是,准确,迅速地判定各项径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并担任中,长距离跑比赛的记圈工作。

(一)工作职责主裁判:1,领导终点裁判员判定径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

如遇到裁判员判定名次不一致时,主裁判可做出裁决。

如遇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径赛裁判长。

2,负责终点裁判员的分工,明确每名裁判员的职责。

3,与计时裁判组共同研究协调配合问题,并领导裁判员完成中长距离的记圈工作4,每组比赛结束后收齐名次报告表,审核后交与终点记录处。

裁判员:1,准确、迅速地判定自己所认看的运动员名次。

通常每人主看一个名次,兼看一个名次。

2,如遇名次判定不清时,应及时、实事求是地向主裁判报告。

3,担任中长距离的记圈工作。

终点记录员1,认真检查收到的径赛运动员检录表,核实组别,运动员号码和道次。

2,认真核实计时员、终点裁判员的成绩、名次记录表,当发现运动员的成绩与名次不符时,应及时向终点裁判长和径赛裁判长报告。

(二)赛中工作分道跑项目的裁判方法采用按名次分工法(每名裁判员主看一个名次,同时兼看一个与主看名次相邻的名次)部分分道跑项目的裁判方法按道次分工“人盯人到底”(每名裁判员只看一个道次的运动员名次。

当运动员上道时,立即核实号码,牢记其特征,注意跑进过程中的名次变化,如4*400米,800米)不分道跑项目的裁判方法担任总记圈和报圈工作(五)工作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要解决好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的错判名次,错记圈数的问题短距离比赛项目的名次判别1,在每项比赛前,核实终点主裁判宣读的检录内容,将运动员的组别、项目、赛次、组次分别填入“终点名次报告表”中。

2,运动员上道后,看清参赛运动员的道次、号码、服装、体形、发型等特征,以便辨别。

3,运动员出发后,采用“点、面、线”相结合的方法判定名次。

“点”是指各运动员的服装、体型等特征;“面”是指各道运动员跑进相对位置的变化;“线”指终点线后沿垂直面。

重点抓住面和线的关系!当运动员距终点30米左右时,重点观察其前后差距,所在道次名次的大致情况,当距离终点10米时,观察运动员名次。

当跑进5米线区时,扩大视野,注意力高度集中,采用“盯线视点”的方法,最后以运动员的躯干触及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确定到达终点的名次4,当认看的运动员撞线后,应首先准确认定其所在道次,再辨认号码,再填“名次报告表”四检查(一)工作职责1,按主裁判分配的位置和区域负责检查工作。

2,发现犯规情况,应立即记录犯规运动员号码,准确标明犯规地点,迅速通知检查主裁判及时填写检查报告表。

3,4*100米接力比赛时,负责第2、3、4棒运动员上道。

(三)赛前工作裁判员:1,在主裁判的领导下学习有关规则,规程2,现场实习,统一裁判方法。

区分犯规是主动还是被动,有意还是无意,有利还是无利,是否影响了他人。

3,熟悉工作位置,换位路线,旗示及表格的填写方法。

4,在跨栏项目中,及时检查栏位,栏高,即将比赛信号发出时,检查主裁判向径赛裁判长报告准备就绪。

旗示的联络方法:1,检查主裁与裁判员之间的旗示预备旗示:主裁判将绿旗直臂侧平举。

询问旗示:主裁判将绿旗直臂侧平举经体前屈臂举直头上不动,检查员面向主裁判也将黄旗上举,表示准备就绪。

犯规旗示:检查员将黄旗上举左右摆动。

换位旗示:主裁判将绿旗上举左右摆动。

集合旗示:主裁判将绿旗上举在头顶上画圈。

准备就绪旗示:检查员面向主裁判将黄旗由直臂侧平举经体前屈臂举在头顶不动,待主裁判,旗放下时,再快速放下至体侧。

2,检查主裁与终点主裁,径赛裁判长的联络旗示准备就绪旗示:检查主裁先举预备旗后经体前屈臂将旗举至胸前,面对终点主裁,表示就绪。

犯规旗示:面对径赛裁判长将旗在体前左右摆动,提示该组有犯规情况。

田赛(一)、成绩认定1、田赛远度项目:跳远、三级跳、铅球、垒球项目比赛以6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l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高成绩(包括第l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

田赛远度项目中,如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

如次优成绩仍相等,则以第三较优成绩判定,余类推。

如仍相等,并涉及第l名者,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的一轮试跳(掷)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2、.田赛高度项目:跳高项目比赛以每名运动员最后试跳成功的高度(包括第l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然后排列名次。

田赛高度项目成绩相等时采用如下方法处理:(l)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2)如成绩仍然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3)如成绩仍然相等并涉及第l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共同失败的高度上或在失败高度中的最低高度上(在免跳情况下),每人再试跳l次。

如仍不能判定则横杆应升高或降低,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

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l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

涉及其他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二)田赛主要规则1、田赛远度项目试跳(掷)次数及顺序: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如超过8人,每人可试跳(掷)3次,有效试跳(掷)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

倘第8名出现成绩相等,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均可再试跳(掷)3次。

如果只有8人或不足8人参赛,则每人均可试(掷)6次。

后3轮和最后1轮比赛前均需根据前面的成绩优劣进行倒排序。

2、有关跳高的一些规定:(1)、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2)、运动员可以在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一高度上开始起跳,也可在以后任一高度上决定是否免跳。

(3)提升计划:高度项目比赛中每轮横杆提升的幅度不得少于2厘米,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当比赛中只剩下l名运动员,并且他己获得该项比赛冠军时,应征求该运动员意见,然后确定横杆提升的幅度。

3、跳高项目犯规情况判定:(1)双脚起跳;(2)试跳后由于运动员在试跳时的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3)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立拄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者。

运动员在试跳中,倘一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

4、在跳远比赛中,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1)、在未做起跳的助跑或在跳跃动作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起跳线以前的地面;(2)、从起跳板两端之外起跳,无论是否超过起跳线的延长线;(3)、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外地面,而区外触点较区内最近触点离起跳线近者;(4)、触及起跳线和落地区之间的地面;(5)、完成试跳后,向后走出落地区;注:下列情况不为犯规:运动员在任意位置跑出助跑道白色标志线不算犯规;如果运动员的脚或鞋的一部分触及起跳板两端以外起跳线后面的地面,不算犯规;如果运动员在落地过程中其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了落地区以外的地面,不算犯规,除非第一触地点同本款(3)的情况;如果运动员以正确方式离开落地区后,再向后穿过落地区,不算犯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