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卫生服务背景知识

社区卫生服务背景知识

社区卫生服务背景知识05-04-08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集防、治、保、康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它主要是以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深入社区,走入居民家庭,为居民提供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医护人员充当的是居民“保健医”的角色。

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在国外由来已久,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且发展越来越快。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的产生和发展虽然始于80年代,但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速度。

一、社区及其基本内容社区一词源于德国腾尼斯(F.Tonnis)在1887年的《社区与社会》一书,腾尼斯认为社区是社会的理想类型。

目前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理解主要基于地域性观点,即社区是指由若干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一定地域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在中国,城市社区一般指街道和居委会,在农村指乡镇。

二、构成社区的要素1. 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是构成社区的主体,他们既是社会产品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2. 一定的地域条件:地域条件是指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交通、经济等,是社区各种活动的自然基础,是影响社区人群活动的性质及特点的重要因素。

3. 生活服务设施:提供社区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社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4. 特有的文化背景、认同意识和生活方式: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条件,形成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社区人群具有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及其对社区的归属感。

5. 一定的制度和管理机构:社区有一定的制度和管理机构,能起到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作用。

三、社区卫生服务及其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1)预防服务: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即社区的一级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的预后康复预防;非传染病预防即一级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突发事件的预防是指对隐藏在“健康人群”内的、且能突然发生严重卫生问题的临床预防。

(2)医疗服务:除在医院开展门诊和住院服务外,重要的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家庭治疗、家庭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

(3)康复服务:对社区慢性病人进行医院、社区和家庭康复工作。

(4)保健服务:对社区居民进行保健合同制管理,并定期进行健康保健管理。

(5)健康教育服务:健康教育是实施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预防的重要手段,很多卫生问题要通过健康教育工作得以纠正。

(6)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对社区育龄人群的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进行指导工作。

四、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一)社区卫生服务的起源与在国外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40年代的英国。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争的影响,主张实行国家统一的全民医疗保健制度的意见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1945年英国议会正式批准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卫生服务法”,在这部被美国著名学者林赛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法律中明确提出在英国实行由政府税收统一支付的医院专科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生制度。

1948年“国家卫生服务法”正式实施,并建立了被学术界称为“福利国家皇冠上的钻石”的国家卫生服务(NHS)体系,英国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

最初的社区卫生是相对医院而言的,人们把非住院服务称为社区卫生服务。

50年代后期,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精神病患者治疗有可能不必再以住院的方式来进行,在家接受医疗康复服务的方法既有利于精神病人本人及家属,又可以节省国家医疗费用支出,于是社区卫生服务首先在这一领域中发展起来,以后又逐步扩大到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残疾人医疗卫生服务领域。

到了60年代,英国进入老年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达到全部人口的10%以上),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医疗费用和医院床位被老年人占用,政府和社会不堪负担,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和限制医院中老年人床位数量,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将NHS中一部分资金转移到地方政府进一步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

70年代以来,无论是英国工党政府还是保守党政府执政期间,都针对卫生资源供应总量不足而需求不断上升矛盾采取有限资源向脆弱人群倾斜政策,给予老人、精神病患者、孕产期妇女和儿童优先服务,这些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得到医疗保健照顾的对象,不同的政党、社会舆论在这方面的意见是一致的,人们把这一倾斜政策称之为“灰姑娘”服务,“灰姑娘”服务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最有代表性的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府文件是,在1976年工党政府发表的“英格兰卫生服务与个人社会服务的优先权”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是在国家财政危机时期公布的,表明了政府在资金不足的状况下使医疗卫生有效运作的政策选择。

白皮书提出了用低成本的方式满足社会脆弱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的战略,十分强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

在1976/1977年~1986/1987年的11个财政年度中卫生总费用仅增长11%,而社区卫生服务费用实际增长44%。

1986年英国国家审计委员会的“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现实”的报告中指出将预防保健服务从医院转移到社区,一部分甚至转移到家庭中,使社区卫生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包括救护车、学校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社区接生、母婴保健、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访问、传染病预防、疫苗接种、公共环境卫生服务等等,这样使得医院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之间实行新的平衡。

由于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低成本地给予社会脆弱人群优先、综合和连续的服务,使得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控制卫生费用上效果显著,自1948年建立NHS 50年来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从5%左右上升至7%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平均期望寿命男性达到72岁,女性达到78岁,而1931年仅为58岁和62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全世界最低国家之一,各类疾病死亡率都比40年代有非常大的下降,因而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英国各届政府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致的发展目标。

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到全人口,所有居民免费享有相关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生育技术服务,尤其对老年人进行家庭照顾的社区规划,保证了老年服务的公平性、持续性和经济性。

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8%,故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残疾人分发《保健手册》,实施住院、日托、护理和社区康复等服务项目。

荷兰、德国、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等国家为了减少医院床位,增加门诊病人的医疗,节约医疗经费,已经将医疗服务的重点转移到家庭,社区家庭保健服务的对象包括出院后的病人、控制较好的慢性病病人、高危病人、失能老人和6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内容有医疗服务和由家庭护理机构、护理院、日间治疗所提供的护理服务。

所有这些国家的实践均已经证明,开展“以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强调家庭医学和健康促进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不仅大大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服务效率,而且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方面起到卓有成效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研究探索而形成的较理想的基层卫生服务模式。

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8年要求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以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二)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内的开展和发展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81年中美两国专家在上海市上海县进行的卫生服务调查。

但直到1988年,Dr.Rajakumar建议中国开展全科医学后,我国的卫生服务工作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提出在全国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是在199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1997年底,国家在济南召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全面拉开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序幕;1999年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讨论和制定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对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准则、内容、政策等进行了界定;1999年底国家十部委出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同时卫生部组织了4个考察组对全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2000年初,卫生部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规定,从而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全新局面。

五、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1. 体现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社区群众意愿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历来十分重视人群众的健康。

而当今的社区卫生服务的以健康为中心,着眼于群众,服务于群众,顺应于民心,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保健规划,不仅有利于保障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而且是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

经验表明:社区卫生服务是省钱、省力、省心、省人的便民利民工程。

天津的老年患者如是说: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在家门口,送医送药上门,随叫随到服务,特别方便,这是我们活了60年来从未遇到的好事。

2.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促进区域卫生规划的日趋完善目前,我国卫生改革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卫生总费用有限。

其次存在着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严重问题,基层医院人员素质低,工作量小,卫生资源闲置太多,而大医院70%的病人是“常、普、多”患者,高精类的仪器设备治疗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实际上是“大马拉小车”,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

如何在卫生资源总量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投资效益,是当前急待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功能合理的、方便群众的区域卫生服务网络,才能克服这些弊端。

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为合理分流病员提供条件,而合理分流病员必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为前提。

3.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国外经验业也证明: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保障人们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我国在建立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构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我国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所制订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