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法硕法制史讲义

2019法硕法制史讲义

导学课程——中国法制史
问题一 为什么要学法律
问题二 法考、司考和法律硕士
问题三 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
问题四 名校、法学强校和法律硕士点
1
2
问题五 讲义、真题和考试分析
3
问题六 老师、押题和骗子
问题七 填空、默写和翻译题
4
第一章 夏商西周法律制度
礼与刑
6
第二章
第一:春秋成文法公布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
第二:战国魏国李悝《法经》
第三:战国秦国商鞅变法
7
第三章 秦代法律制度
秦代主要立法
1975 年 12 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 1155 支秦简,简称“云梦秦简” 云 梦 秦 简 1.律 2.法律答问 3.封诊式 4.为吏之道 《秦律十八种》 、 《效律》 、 《秦律杂抄》等 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 司法机关有关审判原则、治狱程式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法 律规定和文书程式 官吏应遵循的为官准则和要求
11
第八章 明代法律制度
明代主要立法
立法思想 大明律 “明刑弼教” ,最早出自《尚书》 “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背景 体例 内容 背景 明大诰 体例 内容 问刑条例 大明会典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取消宰相制度 7 篇:名例+吏、户、礼、兵、刑、工 律首附有《服制图》 《六赃图》 朱元璋亲自审理的案例,对臣民的训导以及新颁布的重刑法令,要求户户有此一本, 成为考试科目,朱元璋死后, 《大诰》被束之高阁 《御制大诰》 《大诰续编》 《大诰三编》 《大诰武臣》 对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锋芒直接指向贪官污吏
明律以外的单行法规, “律者万世之常法,例者一时之旨意” ,附于《大明律》开律例合编的先 例并影响了清朝 明代行政法规汇编
第九章 清代法律制度
清代主要立法
立法思想 《大清律例》 “详译明律,参以国制” 乾隆年间正式颁行,前承顺治《大清律集解附例》 、雍正《大清律集解》 名例律+吏、户、礼、兵、刑、工 清朝各级国家机关的职掌、事例、活动规则与有关的制度,在编纂上遵循“以典为纲,以 《大清会典》 则例为目”原则 五朝会典分《康熙会典》 《雍正会典》 《乾隆会典》 《嘉庆会典》 《光绪会典》 ,最后一部《光 绪会典》 ,增设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和权限 清朝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是规范各部院政务活动、保障 其正常运转的行政规则 则例 一般则例: 《刑部现行则例》 《钦定吏部则例》 《钦定户部则例》 《钦定礼部则例》 《理藩院则 例》 《钦定台规》 特别则例: 《钦定八旗则例》 《兵部督捕则例》 《六部处分则例》 《吏部处分则例》 少数民族聚 居区法规 《蒙古律例》 《理藩院则例》 《回疆则例》 《苗汉杂居章程》 《湘苗事宜》 《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钦定西藏章程》 《西藏禁约十二事》 《台湾善后事宜》
第二:唐代主要立法
10
第七章 宋元法律制度
第一:宋代主要立法
第二:元代法律制度汇总
立法思想 主要 立法 《大札撒》 《至元新格》 《大元通制》 《元典章》 “祖述变通,附会汉法” “因俗而治, 蒙汉异制, 分而治之” 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蒙古人早期习惯法 元世祖颁布,是元朝统一中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元英宗颁布,成文法和判例法的结合,标志着元法典定型 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 地方官对元世祖以来的条例汇编,并非政府颁布制度
第一:汉代法律形式
第二:汉律六十篇
8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一:曹魏“新律”
第二: 《晋律》 、 “泰始律” 、 “张杜律”
9
第三:南北朝时期主要立法
第六章 隋唐法律制度
第一:隋代《开皇律》
背景 体例 《开皇律》 内容 隋文帝时制定,以《北齐律》为蓝本 (1)确立 12 篇,500 条体例 (2)确立“新五刑” :笞杖徒流死 (3) “十恶”入律(北齐律“重罪十条” ) (4)完善“议、请、减、赎、当” ,保护官僚贵族特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