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灯谜谜格小结

灯谜谜格小结

灯谜谜格小结灯谜谜格小结本打算不自量力拉扯一番,今天却找到一篇很好的材料,所以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现将此文收录在下,以供参考。

带格谜是灯谜中的特殊部分。

谜格是充分利用汉字、汉语的独有特点而形成的有关制谜、猜谜的特殊方法。

它进一步扩大了灯谜的取材范围,丰富了灯谜的内容,增强了灯谜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在每一条带格谜中,谜格的提出等于是制谜者对该条谜语所运用的某种特定技巧条件的说明,也是对猜谜者的猜射方法所作出的一种暗示或约束。

所以,可以说带格谜是灯谜中的谜中之谜,猜射尤须动脑费心,尤富情趣。

“格”是格律、规则的意思,所以“谜格”无非是有关灯谜猜制的某种格律、规则。

其实,灯谜的格律、规则在灯谜本身中已有所存在,谜格的提出不过是人们对文义谜某些特殊规律的总结和扩充罢了。

它的作用,是为了充分运用汉语言文字材料来制作灯谜,以使谜面与谜底能贴切地相扣合。

根据特点和要求,谜格的设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移字类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的单音节性和汉语是孤立语的特点,要求将谜底某些文字的位置加以移动调换,以求扣合谜面。

移字类谜格,包括:秋千格、卷帘格、上楼格、下楼格、上下楼格、掉首格、掉尾格、双钩格、辘轳格、蕉心格、垂柳格、螺旋格等。

秋千格:又名转珠格、颉颃格。

谜底限定为两字,互相掉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1.玉(秋千格,国名一)——中国2.今天(秋千格,外国名一)——日本卷帘格:又名倒读格。

谜底至少为三字,取“珠帘倒卷”之意,倒读与谜面相扣。

例:岛(卷帘格,世界地名一)——地中海上楼格:又名登楼格、踢斗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把最后一个字放在最前面才能扣合谜面。

例:放眼全球(上楼格,哲学名词一)——世界观下楼格:又名低头格、落雁格、落帽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将谜底第一个字移到末一字后面从而与谜面相扣。

例 1.玉田(下楼格,艺术品名一)——中国画2.来信收到(下楼格,外国科学家一)——达尔文3.第三代赢了第一代(下楼格,《水浒传》人名一)——公孙胜上下楼格:谜底为四字以上,谜底首尾两字互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1.三代人都很好(上下楼格,红楼梦人物二)——良儿、孙绍祖2.言(上下楼格,成语一)——人而无信(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互换,读成“信而无人”便切题意。

)掉首格:又名调首格、乙上格、掉头格、睡鸭格、低首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将最前面二字调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1.一决雌雄(掉首格,数学名词一)——公分母(按格法读成“分公母”)。

2.蜃楼(掉首格,中国地名一)——上海市(按格法读成“海上市”)。

掉尾格:又名调尾格、乙下格、掉足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将最后面二字调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例:1.腹透(掉尾格,成语一)——肝胆相照2.林教头雪夜上梁山(掉尾格,物理学名词二)——高压、反冲3.悬崖勒缰(掉尾格,国名一)——危地马拉”(读成“危地拉马”,即切谜面。

)双钩格:又名己巳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前一半与后一半互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满座皆曰去(双钩格,成语一)——言行一致(前两字与后两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辘轳格: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

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

例:1.冬至太阳生(辘轳格,词牌名一)——应天长慢2.长城南北”(辘轳格,人体穴位二)——内关,外关(按谜格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蕉心格:又名调首格、乙中格、卷心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1.京师(卷心格,成语一)——千军万马2.暴君”(卷心格,法律名词二)——元凶、首恶”(“凶”与“首”互换位,连续读成为“元首凶恶”,扣合谜面。

)垂柳格:谜底为五字以上,把前面的少数字(两字以上)顺移到最后,连读切合谜面。

例:太极拳操人不老(垂柳格,体育运动形式一)——少年运动会螺旋格:谜底为四字以上,字字旋转读,不能有字往下连续。

有“中向外旋”和“外向中旋”两种方法。

例:诊(螺旋格,成语一)——毁誉参半(参誉半毁)(2)减字类这类谜格,主要也是利用汉字的单音节性和汉语为孤立语的特点,要求将谜底(或谜面)中的某些文字删减而不读,以求扣合谜面。

减字类谜格包括, 落帽格、摘领格、折胫格、解带格、脱靴格等。

落帽格:又名脱帽格、免冠格、升冠格、滑头格、龙山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去掉第一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半(脱帽格,成语一)——本末倒置摘领格:又名折领格、折项格、射喉格、缩颈格、鹤颡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去掉第二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与这位兄长决斗(折领格,外国地名一)——格拉斯哥解带格:又名折腰格、掉胸格、挖心格、比干格、鸿沟格。

谜底是三字以上的奇数词,去掉中间一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黑衫(解带格,中药名一)——乌豆衣折胫格:又名缓带名、不胫格、脱袜格、蔽膝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去掉倒数第二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电话发明人思路古怪(折胫格,外国地名一)——贝尔法斯特脱靴格:又名弃履格、跣足格、力士格、无底格、无底囊。

谜底为三字以上,去掉末一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脱靴格,地名一)——莺歌海此外还有遗珠格(又名间珠格)、折柳格、双升冠(又名双脱巾)、双折腰等。

(3)加字类这类谜格,主要也是利用汉字的单音节性和汉语为孤立语的特点,要求在谜底的某处加上某一相关的字词,以求扣合谜面。

加字类谜格包括:加冠格、纳覆格、投影楚、藏珠格、藏格格等。

加冠格:又名加冕格、正冠格。

谜底大多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读,以补充谜底句文义的不足。

例:大江东去(加冠格,红楼梦词句一)——(东逝水,)无复向西流纳履格:又名加履格、进履格。

谜底大多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下句第一字,加至本句的句尾连读,以补充谜底句文义的不足。

例:党的号召(纳履格,《韩非子·显学》句一)——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簪花格:谜底为两字以上的词或成语,谜底第一字要加草字头或竹字头来与谜面扣合。

加草字头的又叫盖草格,加竹字头的又叫种竹格。

例:1.张苞(簪花格,成语一)——方(芳)兴未艾2.警车停了三小时(簪花格,成语一)——由(笛)来已久投影格:谜底为两字以上,其中有一字应重复读一次成两字(两字意思不同)来与谜面相扣。

例:一旦豁然贯通(投影格,俗语一)——天晓(晓晓)得藏珠格:又名嵌腰格。

谜底为偶数词,在中间嵌入一字来与谜面相扣。

例:鹏程展翅(藏珠格,经穴名二)——飞扬、(九)万里藏格格:又名暗附格、内附格。

谜底中含有格名,去掉格名后的部分,又要体现所藏谜格的格法,才能与谜面相扣。

例:1.奬(内附格,西游记人名一)——卷帘大将(“卷帘”为格名,“将大”之反,体现“卷帘格”之意)2.心不在焉(内附格,杂技节目一)——空中秋千(“秋千”为格名,按秋千格之义,“空中”应为“中空”扣合谜面)此外还有曹娥格、重头格、金钟格、叠腰格、宝塔格、双尾格等。

(4)谐读类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多同音字(包括音近字)的特点,要求将谜底中某些文字谐音成读(读成音同或音近之他字),以求扣合谜面。

常见的有:梨花格、白头格、玉颈格、玉带格、粉胫格、粉底格、丹顶格、丹颈格、丹心格、丹胫格、榴裙格、双皓首格、赤足格,以及围棋格、蝴蝶格等。

梨花格:又名飞白格、谐声格、谐音格、全谐格、全白格、玉冰格。

谜底至少两字,且全部读成别字(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1.大海怒潮(梨花格,电器元件一)——扬(洋)声(生)器(气)2.高射炮一再命中(梨花格,外国地名一)——洛 (落) 杉 (三) 矶(机)围棋格:又名阴阳格、黑白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双数字,上半截字正读、下半截字读谐音,或下半截字正读、上半截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围棋格,成语一)——心腹(新妇)之患玉带格:又名素心格、素腰格、夹雪格、玉腰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数词,中间一字需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1.食品厂工作(玉带格,军事术语一)——制高(糕)点2.统一语言(玉带格,清代名人一)——谭嗣(词)同白头格:又名皓首格、素冠格、戴雪格、粉面格、粉头格、寿星格、白首格、望月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规定谜底中第一个字读谐音,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例:1.十(白头格,成语一)——成(乘)千成万2.废品(白头格,水浒人名一)——吴(无)用粉颈格:又名玉颈格、鹅项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以第二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免刑(玉颈格,成语一)——不乏(罚)其人粉腿格:又名素胫格、鹤膝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以倒数第二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乡村四月闲人少(粉腿格,节气名二)——夏至、芒(忙)种粉底格:又名立雪格、踏雪格、履雪格、履霜格、素履格、粉尾格、白足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以末一个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1.十个世纪才相逢(粉底格,中药名一)——千年健(见)2.垂钓(粉底格,数学名词一)——等于(鱼)赤颈格:谜底为四字以上,除第二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伤心细问儿夫病(赤颈格,成语一)——杯(悲)盘狼(郎)藉(疾)丹顶格:又名正冠格、朱颜格、鹤顶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除第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刚刚收到赠品(丹顶格,外国地名一)——新德(得)里(礼)丹心格:又名红中格、朱腰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单数字,除中间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询问学位最高的人(丹心格,中国地名一)——淄(咨)博市(士)榴裙格:又名丹胫格、烧尾格。

读底为四字以上,除倒数第二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父亲常在动脑筋(榴裙格,外国地名一)——巴(爸)巴(爸)多斯(思)朱履格:又名红鞋格、正履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除末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一唱雄鸡天下白(朱履格,明代人名一)——文(闻)征(正)明双皓首格:又名双白头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前两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兄长为信子比赛获第一激动不已(双皓首格,外国地名一)——圣(胜)菲(飞)波哥大此外还有穿花格(又名蛱蝶格)、别字格等。

(5)变读类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中的多音字的特点,要求将谜底中某一多音字变读其另一种音,义随音变,以求扣合谜面。

常见的有:系铃格、解铃格、移铃格等。

因为灯谜的“生命”在于“别解”,而利用某些汉字多音多义性的特点来改变其音义关系,自为“别解”的手段之一,所以现在设制灯谜时,对这类谜格一般情况下已不再在谜目中特意标示出来。

(6)白读类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中的形近字的特点,要求将谜底中某一文字白读成与之形近的另一字,以求扣合谜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