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D.氢气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解答】解: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
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故选:D。
【点评】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化石燃料方面的知识,是简单题目,很易做好.3.(1分)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电性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叙述来分析与判断.【解答】解:A.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B.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C.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物质的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问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1分)草木灰是农家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它是一种()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1分)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符号中,表示3个氧原子的是()A.3O2B.O3C.3O D.2O3解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原子可表示为3O。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符号的书写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变质的饭菜,加热后继续食用B.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C.食用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D.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使馒头更松软解析:A、根据变质的饭菜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吸烟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变质的饭菜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后易得肠胃炎,不能加热后继续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使馒头更松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吸烟的危害、盐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1分)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A.NO B.NO2C.N2O3D.NH3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B.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y,根据近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y+(﹣2)×2=0,解得y=+4;C.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z,根据近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2z+(﹣2)×3=0,解得z=+3;D.氢元素显+1价,设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m+(+1)×3=0,则m=﹣3价;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由图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等于8D.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故A正确;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B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 =16﹣2﹣6=8,故C正确;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1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就是碱的溶液C.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验纯解析:A、根据带负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理变化中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阴离子带负电,但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也可能是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碱的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D、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验纯,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1分)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B.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C.折线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D.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液是无色溶液,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结束后稀硫酸过量,两种金属均没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锌、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Zn+H2SO4═ZnSO4+H2↑,65 2Fe+H2SO4═FeSO4+H2↑,56 2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锌、铁完全反应时,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折线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该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不相等,因此所得溶液的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16分)11.(2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经常出现在我们视线中的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H2O5H。
(1)酒精是一种有机物(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配制酒精溶液时,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少于100mL,这主要是因为B(填字母序号)。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解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解答。
(2)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酒精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少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故答案为:(1)有机物;(2)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有机物的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4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请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填名称),它通常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等。
(2)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修建的火神山医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防止污水渗入地下。
HDPE 防渗膜属于合成(选填“天然”“合成”或“金属”)材料。
(3)牙膏的pH约为9,说明牙膏显碱(选填“酸”“中”或“碱”)性。
(4)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加入的水与发热包中的生石灰接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